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77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U形设置,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呈十字形状,所述转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管,所述传动管顶部贯穿转动板和安装板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管侧壁上套设有竖管,所述传动管内设置有升降杆,通过竖管、竖杆、螺旋叶片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升降杆和竖管下降时,使得螺旋叶片和密封块下降,这样能够将出料管底部打开,并且通过竖管带动竖杆和螺旋叶片转动,达到输送混凝土的作用,可有效的解决了因为混凝土较为粘稠,所以出料时容易出现堵塞或出料较慢的现象。出料较慢的现象。出料较慢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相关
,具体为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在对混凝土搅拌时需要使用混合装置。
[0003]经过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CN107263710B,提出了种桥梁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板、搅拌箱、第一下料斗、搅拌装置和下料装置,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设有支板,两个支板的顶部之间设有搅拌箱,搅拌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下料斗,搅拌箱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箱的底部设有下料装置。该装置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搅拌装置构造复杂,操作繁琐,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陷:
[0005]1、在对混凝土搅拌时,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会粘在搅拌罐内壁上,当使用完成后需要将黏附在搅拌罐内壁上的混凝土清洗下来,防止混凝土硬化影响搅拌装置下次使用,部分搅拌装置使用水管直接对搅拌罐内壁进行冲洗,这样清洗时间较慢并且不够方便,从而导致清理不便捷的问题;
[0006]2、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排出搅拌罐,因为混凝土较为粘稠,所以出料时容易出现堵塞或出料较慢的现象,从而造成其出料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在对混凝土搅拌时,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会粘在搅拌罐内壁上,当使用完成后需要将黏附在搅拌罐内壁上的混凝土清洗下来,防止混凝土硬化影响搅拌装置下次使用,部分搅拌装置使用水管直接对搅拌罐内壁进行冲洗,这样清洗时间较慢并且不够方便,从而导致清理不便捷的问题,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排出搅拌罐,因为混凝土较为粘稠,所以出料时容易出现堵塞或出料较慢的现象,从而造成其出料效率低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U形设置,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呈十字形状,所述转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管,所述传动管顶部贯穿转动板和安装板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管侧壁上套设有竖管,所述传动管内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与竖管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板上方,所述转动板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活动开口,所述活动开口下方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顶部延伸至活动开口内,所述L形板前后侧壁分别与活动开口前后内壁滑动连接,所述L形板与竖管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L形板与竖管之间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活动连接有固定块,位于罐体内中心处的所述固
定块与竖管固定连接,位于罐体内边缘处的所述固定块与相邻近的L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传动管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底部靠近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罐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防堵塞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固定连接在传动管侧壁上,所述安装板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升降杆与活动块底部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竖管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传动管外壁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竖杆,所述竖杆一端延伸至罐体内与竖管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出料管下方活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竖杆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竖管侧壁上靠近底部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L形板前后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活动开口前后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顶部呈锥形设置,所述出料管底部内壁呈锥形设置。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罐体、安装板、转动板、L形板、电机、电动伸缩杆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电机带动L形板转动的同时,L形板可以向外和向内运动,使得向外运动的L形板使得第一刮板与罐体内壁接触,达到对罐体内壁清理的作用,可有效的解决了使用水管直接对搅拌罐内壁进行冲洗,这样清洗时间较慢并且不够方便的问题;
[0017](2)本技术通过竖管、竖杆、螺旋叶片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升降杆和竖管下降时,使得螺旋叶片和密封块下降,这样能够将出料管底部打开,并且通过竖管带动竖杆和螺旋叶片转动,达到输送混凝土的作用,可有效的解决了因为混凝土较为粘稠,所以出料时容易出现堵塞或出料较慢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截面示意图;
[0019]图2为转动板的立体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1]图4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0022]图5为图1中的C处放大图。
[0023]图中:1、罐体;2、安装板;3、转动板;4、传动管;5、竖管;6、升降杆;7、L形板;8、活动开口;9、连接板;10、固定块;11、第一刮板;12、斜板;13、第二刮板;14、第一伞形齿轮;15、电机;16、第二伞形齿轮;17、出料管;18、竖杆;19、螺旋叶片;20、密封块;21、壳体;22、电动伸缩杆;23、活动块;2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呈U形设置,安装板2内设置有转动板3,转动板3呈十字形状,转动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管4,传动管4顶部贯穿转动板3和安装板2并与安装板2活动连接,传动管4侧壁上套设有竖管5,传动管4内设置有升降杆6,升降杆6一端与竖管5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板2上方,转动板3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活动开口8,活动开口8下方设置有L形板7,L形板7顶部延伸至活动开口8内,L形板7前后侧壁分别与活动开口8前后内壁滑动连接,L形板7与竖管5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11,L形板7与竖管5之间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一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0,位于罐体1内中心处的固定块10与竖管5固定连接,位于罐体1内边缘处的固定块10与相邻近的L形板7固定连接,安装板2顶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传动管4固定连接,罐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呈U形设置,所述安装板(2)内设置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呈十字形状,所述转动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管(4),所述传动管(4)顶部贯穿转动板(3)和安装板(2)并与安装板(2)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管(4)侧壁上套设有竖管(5),所述传动管(4)内设置有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一端与竖管(5)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板(2)上方,所述转动板(3)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活动开口(8),所述活动开口(8)下方设置有L形板(7),所述L形板(7)顶部延伸至活动开口(8)内,所述L形板(7)前后侧壁分别与活动开口(8)前后内壁滑动连接,所述L形板(7)与竖管(5)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11),所述L形板(7)与竖管(5)之间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一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0),位于罐体(1)内中心处的所述固定块(10)与竖管(5)固定连接,位于罐体(1)内边缘处的所述固定块(10)与相邻近的L形板(7)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顶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传动管(4)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底部靠近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4),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与罐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管(17)内设置有防堵塞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吕东明李伟波崔国元何铁宏宋文湘程绍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栖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