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51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管,且L型管的末端延伸至反应釜内部,所述L型管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L型管竖直段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柱,所述第二滑柱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柱,且第一滑柱与第二滑柱之间相距一定间隔,所述第一滑柱与第二滑柱均为导电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银热胀冷缩控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于接线端子的接触,同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有加热器和鼓风机,从而根据温度高低启动加热器或鼓风机,使其维持温度稳定。使其维持温度稳定。使其维持温度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主要用于进行物力、化学等反应的容器,对于一些物质反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防温度破坏反应物,而现有的反应釜控制温度主要由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查看温度表,判断温度偏高或偏低,并进行相应的散热或升温措施,此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同时长时间不观察容易降温不及时,使温度毁坏反应物质。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5]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管,且L型管的末端延伸至反应釜内部,所述L型管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L型管竖直段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柱,所述第二滑柱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柱,且第一滑柱与第二滑柱之间相距一定间隔,所述第一滑柱与第二滑柱均为导电材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管(6),且L型管(6)的末端延伸至反应釜(1)内部,所述L型管(6)末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7),所述L型管(6)竖直段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13),且第一活塞(1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柱(12),所述第二滑柱(12)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柱(10),且第一滑柱(10)与第二滑柱(12)之间相距一定间隔,所述第一滑柱(10)与第二滑柱(12)均为导电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柱(10)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1),且连接柱(11)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柱(12)的顶部,所述连接柱(11)直径小于第一滑柱(10)和第二滑柱(12)的直径,所述第一滑柱(10)与第二滑柱(12)的截面直径与L型管(6)的内壁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柱(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14),所述第二滑柱(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15),所述L型管(6)一侧开设有滑槽(8),且滑槽(8)的宽度与第一电极(14)和第二电极(15)厚度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管(6)与滑槽(8)位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浦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