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分子测序的螺旋分子与无机氮化硅复合纳米通道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33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单分子测序的螺旋分子与无机氮化硅复合纳米通道的构建方法,将氮化硅纳米孔芯片预处理除掉表面杂质及电介质击穿形成氮化硅纳米孔后,将得到的氮化硅纳米孔装配在液体池中,flowcell一侧加入含正电或中性的螺旋分子的buffer 2缓冲溶液,另一侧加入空白Buffer 2缓冲液,然后在外加偏压下电泳力及电渗流合力驱动螺旋分子嵌插进入带负电的氮化硅纳米孔,在flowcell两侧电流突然大幅度下降时,形成复合纳米通道,螺旋分子与氮化硅通道以静电方式结合。增大电压并持续施加使嵌入的螺旋结构更牢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位电压驱动的方式将螺旋分子和氮化硅纳米通道进行组装,得到稳定、长寿命、高信噪比的手性纳米通道。道。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单分子测序的螺旋分子与无机氮化硅复合纳米通道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纳米通道构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分子测序的螺旋分子与无机氮化硅复合纳米通道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孔作为第三代测序技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以硅基及二维薄膜材料为主的固态纳米孔和以通道蛋白为主的生物纳米孔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固态纳米孔的低重现性和生物纳米孔的低稳定性一直是限制纳米孔技术规模化的重要因素。第三类纳米孔,即无机和有机纳米孔载体材料构建的复合纳米孔,结合了固态纳米孔和生物纳米孔的各自的优势,利于制造且相对稳定,为克服纳米孔载体材料各自的瓶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然而该类纳米孔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构建方法也比较有限。
[0003]最常见的复合纳米孔的构建方法是通过嵌孔的方式将蛋白纳米通道嵌入到硅基及二维材料通道中,但该方法中蛋白通道的尺寸和性能由蛋白的结构所决定,其可调控性受到限制。Cressiot等人将改性G20c门户蛋白嵌入到氮化硅薄膜中,构建了无脂杂化纳米孔,但其结构在特殊测试环境下的稳定性仍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分子测序的螺旋分子与无机氮化硅复合纳米通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氮化硅纳米孔芯片预处理除掉表面杂质及电介质击穿形成氮化硅纳米孔后,将得到的氮化硅纳米孔装配在flowcell中,flowcell一侧加入含螺旋分子的buffer 2缓冲溶液,另一侧加入空白Buffer 2缓冲液,然后在外加偏压下电泳与电渗合力驱动螺旋分子嵌插进入氮化硅纳米孔,在flowcell两侧电流突然大幅度下降时,形成复合纳米通道,增大电压并持续施加使嵌入的螺旋结构更牢固;所述螺旋分子与氮化硅纳米孔以静电方式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单分子测序的螺旋分子与无机氮化硅复合纳米通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分子为带正电的或中性螺旋分子,当选用中性螺旋分子且不溶于水时,需要采用表面活性剂助溶,将螺旋分子与表面活性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后用buffer2缓冲溶液稀释并加入flowcell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单分子测序的螺旋分子与无机氮化硅复合纳米通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旋分子为带正电的螺旋分子时,将螺旋分子预先溶于水或DMSO中预组装成螺旋结构,震荡均匀后用缓冲液Buffer 2稀释得到待嵌孔的含螺旋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媛甘泉秦富鹏廖思蓓王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