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出针模块以及注射手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22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出针模块,包括:注射针头,其包括针头外壳和出针组件,出针组件沿前后方向活动设置在针头外壳内,出针组件设有向前延伸的若干个空心针和向后延伸的连接部,针头外壳设有若干个与空心针一一对应的出针孔;电动出针机构,其包括第一电机、齿条和推杆,第一电机驱动有啮合于齿条的齿轮,齿条的移动方向被限定为上下方向,齿条的顶部设有斜楔,推杆连接于针头外壳,推杆设有与斜楔进行匹配连接的斜孔。由于空心针的出针长度与第一电机的旋转角呈正相关,而第一电机的旋转角则可通过电机驱动器进行精准控制,因此自动出针模块能够提供精确的出针长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自动出针模块的注射手具。手具。手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出针模块以及注射手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自动出针模块以及注射手具。

技术介绍

[0002]水光嫩肤是一种微创无痛、无需住院、不留疤痕的综合面部抗衰老技术,其主要是通过皮肤注射手具将营养物(玻尿酸、VC、PRP等)注射至皮下1mm

2mm的真皮层,使皮肤充满水分、改善皱纹、恢复弹性,以达到抗衰老的功效。
[0003]现有的皮肤注射手具,一般是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进行转动,而转动的丝杠带动螺母块进行前移,并以此来推进注射器的活塞,从而达到自动注射的目的。但对于不同的客户,其真皮层的深度各不相同,有些人比较浅,而有些人则比较深,医护人员往往是根据个人经验来进行下针,缺乏统一的下针深度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出针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出针模块,包括:
[0006]注射针头,其包括针头外壳和出针组件,所述出针组件沿前后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针头外壳内,所述出针组件设有向前延伸的若干个空心针和向后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注射器进行可拆连接,所述针头外壳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空心针一一对应的出针孔;
[0007]电动出针机构,其包括第一电机、齿条和推杆,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有啮合于所述齿条的齿轮,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被限定为上下方向,所述齿条的顶部设有斜楔,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针头外壳,所述推杆设有与所述斜楔进行匹配连接的斜孔。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出针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进行转动时,由于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因此所述齿条也随之而上下移动,在所述斜楔与所述斜孔的作用下,所述推杆能够跟随所述齿条的上下移动而前后移动,继而带动所述针头外壳相对于所述出针组件进行前后移动,以此来自动调节所述空心针的出针长度;由于所述空心针的出针长度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角呈正相关,而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角则可通过电机驱动器进行精准控制,因此所述自动出针模块能够提供精确的出针长度,从而建立统一的下针深度标准,以提升美容效果并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避免所述空心针与所述出针孔发生错位,所述出针组件与所述针头外壳无相对转动地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针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主体部设有若干个所述空心针,所述连接部内设有连通于所述空心针的导流孔,使得注射器中的营养物能够通过所述导流孔进入至所述空心针中。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针头外壳内设有隔板,所有的出针孔均设在
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的设置,能够将所述针头外壳的内腔分为两个区域。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限制所述空心针的最大出针长度,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隔板分别设有相互正对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将所述针头外壳的内腔分为前腔和后腔,所述针头外壳设有第一负压气嘴,所述第一负压气嘴与所述前腔连通。在注射时,客户的皮肤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于所述针头外壳,以解决由于皮肤的弹性而导致注射不便的技术问题。
[00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注射手具,包括自动注射模块和上述的自动出针模块,所述自动注射模块包括手具外壳和电动推进机构,所述手具外壳设有用于安装注射器的卡扣部,所述电动推进机构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推块,所述推块用于向前推进注射器的活塞,所述注射针头位于所述推块的前方,所述电动出针机构位于所述手具外壳的内部,所述手具外壳内设有用于限定所述齿条进行上下移动的限位条。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手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所述自动注射模块安装有注射器后,医护人员可首先通过所述自动出针模块来调节所述注射针头的出针长度,然后将所述空心针刺入客户的皮肤内,并由所述自动注射模块控制注射器的注射量;由于整个美容过程均可通过程序进行关键参数的控制,因此可有效排除人为误差,美容效果更佳。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暂时固定所述注射针头的位置,所述连接部设有限位台,所述手具外壳在所述卡扣部的正前方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有可容纳所述限位台的限位槽。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对客户皮肤的负压吸附,所述手具外壳设有第二负压气嘴,所述手具外壳的内部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负压气嘴的负压气管,所述手具外壳的外部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负压气嘴的连接软管。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推块的电动控制,所述电动推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丝杠和所述推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进行转动,所述推块设有匹配于所述丝杠的内螺纹。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手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所示的注射手具的俯视图;
[0023]图3是图2所示的注射手具沿A

A剖面线的剖视图;
[0024]图4是图3所示的注射手具在出针时的剖视图;
[0025]图5是图3所示的注射手具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针头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7是图1所示的注射手具在去除防护罩后的俯视图。
[0028]附图中:100

注射针头、200

电动出针机构、110

针头外壳、120

主体部、130

连接部、140

端盖、111

隔板、101

前腔、102

后腔、112

出针孔、113

保护套、114

外延部、115

安装孔、122

针套、121

空心针、123

第一限位柱、116

第二限位柱、103

出针组件、131

导流孔、210

第一电机、220

推杆、230

齿条、211

齿轮、231

斜楔、117

第一负压气嘴、10

自动出针模块、20

自动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出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针头,其包括针头外壳和出针组件,所述出针组件沿前后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针头外壳内,所述出针组件设有向前延伸的若干个空心针和向后延伸的连接部,所述针头外壳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空心针一一对应的出针孔;电动出针机构,其包括第一电机、齿条和推杆,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有啮合于所述齿条的齿轮,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被限定为上下方向,所述齿条的顶部设有斜楔,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针头外壳,所述推杆设有与所述斜楔进行匹配连接的斜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组件与所述针头外壳无相对转动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出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主体部设有若干个所述空心针,所述连接部内设有连通于所述空心针的导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出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外壳内设有隔板,所有的出针孔均设在所述隔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出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隔板分别设有相互正对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出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良莫广生黎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敏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