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损标胎法评价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的方法和程序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83716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轮胎性能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轿车轮胎在使用极限情况下湿地抓着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产品。一种磨损标胎法评价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打磨后的标准胎作为评价轮胎在使用极限情况下湿抓能力的标准胎,可以有效解决水漂现象对试验结果造成的较大误差,也可以减少水膜深度的测量误差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并使用与磨削后标准胎湿地抓着能力的差值法计算磨削后试验胎的湿地抓着能力,相较于比值法,试验结果相关性更好,也更准确的反应出磨损试验胎的湿地抓着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最终得到的试验结果,大幅度减小试验车辆、试验场地(试验温度和试验路面)等试验条件造成的影响,具有可比性。具有可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损标胎法评价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的方法和程序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性能评价
,涉及一种轿车轮胎在使用极限情况下湿地抓着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轮胎的湿地抓着能力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安全性能。我国关于轮胎的湿地抓着能力的试验标准GB

T 21910

2017《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以及判定标准GB

T 39971

2021《汽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指数限值和等级》,即将被轮胎强制性标准GB 9743《轿车轮胎》和GB 9744《载重汽车轮胎》所引用,这表明我国对轮胎的湿地抓着能力的重视。随着轮胎的使用,轮胎的花纹深度逐渐减小,轮胎的湿地抓着能力也会下降,而且不同的轮胎,湿地抓着能力下降幅度不一样。轮胎出厂的时候均有磨耗标记,其高度一般为1.6mm至2mm,其表示轮胎最多可以使用到磨耗标记处,但是由于轮胎湿地抓着性能的显著下降,大量消费者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会提前更换轮胎。因此,轮胎在使用极限情况下的湿地抓着性能同样应予以重视。
[0003]目前湿地抓着性能试验标准都是针对新轮胎而制定的,对于使用极限条件下的轮胎并不适用,需要对原标准胎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损标胎法评价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大幅度减小试验车辆、试验场地(试验温度和试验路面)等试验条件造成的影响,具有可比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磨损标胎法评价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0007]1)将需要评价极限磨损状态下湿地抓着能力的试验轮胎和GB

T 21910

2017《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要求的标准胎进行磨削,磨削至轮胎主花纹沟沟深保留2mm,其余沟深保留0mm至2mm,并保持自然过渡;
[0008]2)参考GB

T 21910

2017《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0009]3)测量并记录试验湿路面的平均构造深度;
[0010]4)磨削后的试验轮胎湿地抓着指数WGI计算公式如下:
[0011]WGI=μ
T
―a(μ
R
―μ
R0
)+b(T―T0)+c(T―T0)2+d(MTD―MTD0)
ꢀꢀꢀ
公式1
[0012]其中:
[0013]μ
T
为根据GB

T 21910

2017中实测的磨削后试验轮胎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
[0014]μ
R
为根据每套试验轮胎对应的磨削后标准胎实测的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
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
[0015]T为试验湿路面温度;
[0016]T0为试验基准温度;
[0017]MTD为轮胎湿地抓着性能试验路面平均构造深度;
[0018]MTD0为MTD的基准值;
[0019]WD为轮胎湿地抓着性能试验路面水膜厚度;
[0020]WD0为WD的基准值;
[0021]a、b、c、d为为了减少不同测试条件对所测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造成差异的调整系数,由多组磨削后的试验胎和磨削后的标准胎,在多个试验场地进行试验;
[0022]5)根据湿地抓着指数WGI,WGI数值越大,极限湿地抓着能力越好。
[0023]作为优选,试验中所有磨削后的标准胎实测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的平均值作为μ
R0
;按公式(2)计算所有磨削后试验胎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的权重标准偏差σ
w
;最终可确定一组系数a、b、c、d,使σ
w
最小,该系数在标准胎不变的情况下长期有效;
[0024][0025]k为磨削后的试验胎总组数;
[0026]n
i
为第i组规格磨削后试验胎的总试验次数;
[0027]μ
Tij
为第i组磨削后试验胎第j次试验所得的μ
T

[0028]作为优选,T0普通轿车胎取值20℃,雪地轮胎取值10℃。
[0029]作为优选,MTD0取值0.8mm。
[0030]作为优选,WD0取值1mm。
[003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方法在评价轿车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中的应用。
[003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所述方法中的步骤4)和步骤5)。
[003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4)和步骤5)。
[0034]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4)和步骤5)。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使用打磨后的标准胎作为评价轮胎在使用极限情况下湿抓能力的标准胎,可以有效解决水漂现象对试验结果造成的较大误差,也可以减少水膜深度的测量误差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0037]2、本专利技术使用与磨削后标准胎湿地抓着能力的差值法计算磨削后试验胎的湿地
抓着能力,相较于比值法,试验结果相关性更好,也更准确的反应出磨损试验胎的湿地抓着能力。
[0038]3、本专利技术最终得到的试验结果,大幅度减小试验车辆、试验场地(试验温度和试验路面)等试验条件造成的影响,具有可比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磨损试验胎湿地抓着指数计算公式中的参数确定方法。以雪地轮胎进行拖车法湿地抓着性能试验为例:
[0040](1)挑选5个规格雪地轮胎(规格大小不一、湿地抓着性能有好有差)作为试验胎,具体规格见表1,每个规格各4条,将上述试验胎和GB

T 21910

2017所使用的标准胎以相同方法(轮胎主花纹沟沟深保留2mm,其余沟深保留0mm至2mm,并保持自然过渡)进行磨削;
[0041](2)选择4个试验场(代号:A、B、C、D)分别测量并记录试验湿路面的构造深度并进行上述5个规格各一条轮胎的GB

T 21910

2017拖车法湿地抓着性能试验;
[0042](3)每个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损标胎法评价轿车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需要评价极限磨损状态下湿地抓着能力的试验轮胎和GB

T 21910

2017《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要求的标准胎进行磨削,磨削至轮胎主花纹沟沟深保留2 mm,其余沟深保留0 mm至2 mm,并保持自然过渡;2)参考GB

T 21910

2017《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3)测量并记录试验湿路面的平均构造深度;4)磨削后的试验轮胎湿地抓着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
公式1其中:为根据GB

T 21910

2017中实测的磨削后试验轮胎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为根据每套试验轮胎对应的磨削后标准胎实测的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为试验湿路面温度;为试验基准温度;为轮胎湿地抓着性能试验路面平均构造深度;为MTD的基准值;为轮胎湿地抓着性能试验路面水膜厚度;为WD的基准值;a、b、c、d为为了减少不同测试条件对所测制动力系数(车辆法)或制动力峰值系数平均值(拖车法)造成差异的调整系数,由多组磨削后的试验胎和磨削后的标准胎,在多个试验场地进行试验;5)根据湿地抓着指数,数值越大,极限湿地抓着能力越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损标胎法评价轿车轮胎使用极限湿地抓着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中所有磨削后的标准胎实测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任春吕剑汪元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