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多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3713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具多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刀具多层涂层包括沉积的结合层、支撑层和功能表层;功能表层由耐磨层和高硬度自润滑层交替叠加而成;耐磨层为TiCN层,高硬度自润滑层为DLC层;结合层为Me层;支撑层为MeC层;Me为Cr、Ti或W中的任意一种。该涂层材料在PCB微钻刀具环境下具有高硬度、耐磨损、长寿命协同的一体化多功能集成特点。采用磁控溅射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复合制备,可将该涂层材料作为PCB微钻刀具的表面防护,可大幅度提高PCB微钻刀具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化应用前景。化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具多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刀具多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为各项元器件之间提供连接,并具有绝缘、隔热的作用。在印刷电路板的加工成本中,钻孔占总成本的30

40%。目前,应用于加工PCB的微钻刀具主要利用数控钻床实现高速切削,通常采用硬质合金的定柄刀具,要求切削速率快、排屑速率高、孔位精度高、孔壁品质好,同时也要保证刀具寿命长。
[0003]目前对于微钻刀具综合性能的提升方式主要有:改进微钻材料、钻孔方式、微钻槽型、使用微钻表面强化技术。其中,微钻表面强化技术的研发是一项最有前景的技术,即在PCB刀具上涂覆各类润滑涂层,以解决微细加工过程中刀具易快速磨损或粘附工件材料的问题。目前在PCB微钻上应用的涂层包括金刚石涂层,类金刚石碳(Diamond

Like Carbon Films,DLC),WC,TiAlN等。DLC作为固体润滑剂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保护涂层。其高硬度和耐磨性可长时间保持刀具的锋利度和完整性,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粘附效应有利于切屑的顺利排出,同时,其具有制备设备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而适用于各类钢铁、有色金属、硬质合金等材料,且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零部件、生物医用材料等各个领域。然而,目前DLC涂层与金属表面的结合倾向较低,若将其应用于钻孔工艺下,薄膜易产生脱落,从而导致钻孔质量低、刀具寿命短。且微钻刀具的尺寸细小,结构上存在大量的尖刃、沟槽等,更加导致了涂层与钻刀间结合力差等问题。通常,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力差是由于高内应力问题,而涂层内应力与硬度呈正比关系。因此协调涂层与钻刀间的结合力与硬度,同时保证涂层具有良好的切削质量、较长的切削寿命,已成为DLC涂层应用于机械保护涂层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PCB刀具表面涂层还存在硬度低,耐磨性差,摩擦系数大,结合力差,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
[0005]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多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微钻刀具存在的硬度低,耐磨性差,摩擦系数大,结合力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刀具多层涂层,该涂层包括沉积的结合层、支撑层和功能表层;
[0009]上述功能表层由耐磨层和高硬度自润滑层交替叠加而成;耐摩擦层为TiCN层,高硬度自润滑层为DLC层;
[0010]上述结合层为Me层;上述支撑层为MeC层;Me为Cr、Ti或W中的任意一种。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表层的厚度为40~500nm。其中,TiCN层的单层厚度为20~200nm;DLC层的单层厚度为20~300nm。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TiCN层的单层厚度为50~150nm;DLC层的单层厚度为50~150nm。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TiCN层和DLC层交替叠加的周期数为1~4。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层的厚度为40~100nm。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层的厚度为40~100nm。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刀具多层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刀具基体表面依次沉积结合层、支撑层和功能表层,冷却后即完成涂层制备。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积结合层包括:在气体流量为80~200sccm的Ar气氛中,通过直流磁控溅射金属靶材,形成Me层;
[0018]其中,金属靶材功率为5Kw,偏压为

200~

800V,腔室温度为80~300℃,Me层的厚度为40~100nm;Me为Cr、Ti或W中的任意一种。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积支撑层包括:保持Ar流量不变,通过直流磁控溅射金属靶材和石墨靶材,其中金属靶材功率逐渐减小,石墨靶材功率逐渐增加,形成MeC层。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靶材功率由5Kw逐渐减小到0.5Kw,石墨靶材功率由0.5Kw逐渐增加到5Kw,偏压为

300~

800V,腔室温度为100~300℃,形成梯度MeC涂层;MeC涂层的厚度为40~100nm。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积功能表层包括交替沉积耐磨层和高硬度自润滑层。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积耐磨层包括:在N2气氛中,通过直流磁控溅射TiC靶,形成TiCN涂层,沉积在MeC层的表面。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积高硬度自润滑层包括:在C2H2气氛中,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技术形成DLC涂层,沉积在TiCN层的表面。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积耐磨层的工艺参数包括:溅射靶材功率调节为5Kw~25Kw,偏压

200~

500V,腔室温度在100~300℃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溅射,TiCN涂层的厚度为20~200nm。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积高硬度自润滑层的工艺参数包括:气体流量为100~600sccm的C2H2气氛,偏压

500~

900V,腔室温度在100~350℃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溅射,DLC涂层的厚度为20~300nm。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靶材中Cr靶的纯度高于99.98%,TiC靶的纯度高于99.8%,C靶的纯度高于99.5%。
[002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刀具多层涂层在PCB微钻刀具中的应用。
[002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的PCB微钻刀具多层涂层中TiCN//DLC功能表层的设置充分发挥了DLC涂层的高硬度、自润滑性能,以及TiCN涂层中的耐磨损性能。在TiCN//DLC功能表层与硬质合金表面间夹有Cr层CrC层作为结合层和支撑层,能够缓冲和消除硬质合金基体与涂层之间的残余内应力,提高涂层的抗冲击性能,PCB微钻刀具在摩擦时TiCN//DLC涂层不宜破裂和脱落,从而提高涂层的结合力,Cr结合层能够对硬质合金基体进行相容性调控,整体上能
够实现涂层高硬度、耐磨损、长寿命协同的一体化多功能集成特点。
[0030](2)本专利技术的PCB微钻刀具多层涂层大幅提高了PCB微钻刀具部件的高硬度、耐磨损、长寿命协同的一体化多功能性能。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层DLC涂层中,含有大量的sp3键,可以提高涂层的硬度,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0031](3)本专利技术采用梯度涂层设计,涂层由表及里,由高浓度区域TiCN//DLC涂层过渡到低浓度区域硬质合金基体表面,缓解了涂层与涂层以及涂层与基体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具多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依次沉积的结合层、支撑层和功能表层;所述功能表层由耐磨层和高硬度自润滑层交替叠加而成;所述耐磨层为TiCN层,所述高硬度自润滑层为DLC层;所述结合层为Me层;所述支撑层为MeC层;所述Me为Cr、Ti或W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多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表层的厚度为40~500nm;其中,所述TiCN层的单层厚度为20~200nm;所述DLC层的单层厚度为20~300nm;优选地,所述TiCN层和DLC层交替叠加的周期数为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多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层的厚度为40~1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多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40~100nm。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刀具多层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刀具基体表面依次沉积结合层、支撑层和功能表层,冷却后即完成涂层制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刀具多层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所述结合层包括:在气体流量为80~200sccm的Ar气氛中,通过直流磁控溅射金属靶材,形成Me层;其中,金属靶材功率为5Kw,偏压为

200V~

800V,腔室内的沉积温度为80~300℃。所述Me层的厚度为40~100nm;所述Me为Cr、Ti或W中的任意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所述的刀具多层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积所述支撑层包括:保持Ar流量不变,通过直流磁控溅射金属靶材和石墨靶材,其中金属靶材功率逐渐减小,石墨靶材功率逐渐增加,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任贝贝林松盛石倩娄嘉韦春贝代明江苏一凡唐鹏刘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