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道闸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03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道闸及其应用方法,包括道闸控制机箱,道闸控制机箱驱动连接连杆,连杆外端开设连接槽,连接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道闸杆一端的旋转拉杆,旋转拉杆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减速止动机构,道闸杆下端面安装落杆雷达,道闸杆的前后侧面设置撞击检测雷达,连杆侧面设置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的锁舌插接在旋转拉杆上,撞击检测雷达电性连接伸缩气缸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伸缩气缸的伸缩;该智能道闸及其应用方法,在道闸杆受到撞击时可以旋转,避免道闸杆折断,且设置减速止动机构,使道闸杆旋转时通过线圈产生磁力进行主动减速,并通过刹车片进行制动,避免道闸杆因撞击力度过大导致摆动速度过快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次伤害的问题。次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道闸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闸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道闸,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智能道闸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合,用于管理车辆通行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上述场合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电动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即IC刷卡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直杆道闸的道闸杆是一根直杆,其闸杆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时均为直杆状,其在道闸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进行起杆和落杆。对于现有的道闸,其闸杆通常也是以固定的方式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的,其只能在垂直方向进行转动以起杆或落杆。而当驾驶员驾车不小心时,车辆便有可能会碰撞上闸杆。而闸杆与驱动机构是固定连接的,当撞杆发生时,其便可能对车辆或道闸造成损伤。而现有的道闸,均未考虑到撞杆时的防护设计以及撞杆后道闸杆横向摆动造成的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3]申请号为201710886441.X的道闸闸杆的防碰撞结构,虽然在受到撞击时具有保护道闸杆和减少二次伤害的问题,但是其通过闸杆固定座及阻挡件减少二次伤害的能力有限,不能根据撞击后道闸杆的摆动速度进行主动降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道闸及其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道闸,包括道闸控制机箱,所述道闸控制机箱驱动连接连杆,所述连杆外端开设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道闸杆一端的旋转拉杆,所述旋转拉杆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减速止动机构,所述道闸杆下端面安装落杆雷达,所述道闸杆的前后侧面设置撞击检测雷达,所述连杆侧面设置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的锁舌插接在旋转拉杆上,所述撞击检测雷达电性连接伸缩气缸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伸缩气缸的伸缩;
[0006]所述减速止动机构包括转轮、线圈架和线圈,所述转轮转动设置在道闸控制机箱内,所述钢丝绳绕在转轮上,所述转轮上还设置磁铁,线圈绕在线圈架上,线圈通电后产生与磁铁方向相反的磁力,所述转轮上还设置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线圈的电流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线圈的电流输入,转速传感器检测的转轮旋转后电流控制器输出电流,使线圈产生磁力。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轮一侧还连接刹车盘,所述刹车盘边缘设置位置可调的开关触控块,所述刹车盘一侧设置启动开关和刹车片,且启动开关与控制刹车片的刹车控制器相连,当开关触控块触碰到启动开关,刹车控制器控制刹车片夹紧刹车盘。
[0008]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一侧且位于道闸控制机箱内设有俯仰电机,俯仰电机驱动连杆进行俯仰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落杆雷达与俯仰电机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道闸控制机箱的内部且位于转轮右侧设置导轮。
[0011]优选的,所述转轮还连接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位于转轮一侧,且涡卷弹簧的中心端连接在转轮中心轴上。
[0012]优选的,一种智能道闸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撞击检测雷达检测车辆靠近道闸杆,检测距离为5

15cm;
[0014]2)撞击检测雷达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使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的缩回;
[0015]3)当汽车撞击到道闸杆,道闸杆摆动通过钢丝绳拉动转轮旋转;
[0016]4)转速传感器检测转轮转速,设置三个转速阈值,控制线圈电流的的电流控制器输出三种大小的电流,电流大小递增,线圈的磁力与转轮上的磁铁相互作用对转轮进行减速;
[0017]5)当转轮继续旋转,开关触控块触碰启动开关,使刹车控制器启动,控制刹车片夹紧刹车盘,使转轮停止转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智能道闸及其应用方法,在道闸杆受到撞击时可以旋转,避免道闸杆折断,且设置减速止动机构,使道闸杆旋转时通过线圈产生磁力进行主动减速,并通过刹车片进行制动,避免道闸杆因撞击力度过大导致摆动速度过快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速止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道闸控制机箱;2、道闸杆;3、落杆雷达;4、撞击检测雷达;5、连杆;6、旋转拉杆;7、转轴;8、伸缩气缸;9、减速止动机构;91、转轮;92、刹车盘;93、线圈架;94、线圈;95、开关触控块;96、启动开关;97、刹车片;10、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2所示的一种智能道闸,包括道闸控制机箱1,道闸控制机箱1驱动连接连杆5,连杆5外端开设连接槽,连接槽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道闸杆2一端的旋转拉杆6,旋转拉杆6的一端通过钢丝绳10连接减速止动机构9,道闸控制机箱1的内部且位于减速止动机构9的转轮91右侧设置导轮,使进入转轮91的钢丝绳10经过转轮91后转轮91右侧的钢丝绳10保持水平状态,道闸杆2下端面安装落杆雷达3,连杆5的一侧且位于道闸控制机箱1内设有俯仰电机,俯仰电机驱动连杆5进行俯仰转动;落杆雷达3与俯仰电机电性连接,当落杆雷达3检测到,道闸杆2的前后侧面设置撞击检测雷达4,连杆5侧面设置伸缩气缸8,伸缩气缸8的输出端的锁舌插接在旋转拉杆6上,撞击检测雷达4电性连接伸缩气缸8的控制
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伸缩气缸8的伸缩;
[0024]减速止动机构9包括转轮91、线圈架93和线圈94,转轮91转动设置在道闸控制机箱1内,钢丝绳10绕在转轮91上,转轮91上还设置磁铁,线圈94绕在线圈架93上,线圈通电后产生与磁铁方向相反的磁力,转轮91上还设置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线圈94的电流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线圈94的电流输入,转速传感器检测的转轮91旋转后电流控制器输出电流,使线圈94产生磁力,对磁铁进行排斥,阻止转轮91旋转;当道闸杆2受到剧烈撞击,道闸杆2拍动速度很快时,通过液压系统的刹车盘92制动,减速止动机构9还包括刹车盘92,转轮91一侧还连接刹车盘92,刹车盘92边缘设置位置可调的开关触控块95,刹车盘92一侧设置启动开关96和刹车片97,刹车片97的开合由液压系统控制,刹车的液压系统较为常见在此不进行赘述,且启动开关96与控制刹车片97的刹车控制器相连,当开关触控块95触碰到启动开关96,刹车控制器控制液压系统进行刹车,刹车片97在液压的作用下夹紧刹车盘92,从而进行制动。
[0025]转轮91还连接涡卷弹簧,涡卷弹簧位于转轮91一侧,且涡卷弹簧的中心端连接在转轮91中心轴上,当转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道闸,包括道闸控制机箱(1),所述道闸控制机箱(1)驱动连接连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外端开设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道闸杆(2)一端的旋转拉杆(6),所述旋转拉杆(6)的一端通过钢丝绳(10)连接减速止动机构(9),所述道闸杆(2)下端面安装落杆雷达(3),所述道闸杆(2)的前后侧面设置撞击检测雷达(4),所述连杆(5)侧面设置伸缩气缸(8),所述伸缩气缸(8)的输出端的锁舌插接在旋转拉杆(6)上,所述撞击检测雷达(4)电性连接伸缩气缸(8)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伸缩气缸(8)的伸缩;所述减速止动机构(9)包括转轮(91)、线圈架(93)和线圈(94),所述转轮(91)转动设置在道闸控制机箱(1)内,所述钢丝绳(10)绕在转轮(91)上,所述转轮(91)上还设置磁铁,线圈(94)绕在线圈架(93)上,线圈通电后产生与磁铁方向相反的磁力,所述转轮(91)上还设置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线圈(94)的电流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线圈(94)的电流输入,转速传感器检测的转轮(91)旋转后电流控制器输出电流,使线圈(94)产生磁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91)一侧还连接刹车盘(92),所述刹车盘(92)边缘设置位置可调的开关触控块(95),所述刹车盘(92)一侧设置启动开关(96)和刹车片(97),且启动开关(96)与控制刹车片(97)的刹车控制器相连,当开关触控块(95)触碰到启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赵猛
申请(专利权)人:罗仕拿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