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03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包括固定杆、设置于固定杆底部的培育模、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于培育模的驱动件,所述培育模由两个半模构成,两个所述半模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杆的底部外壁;所述传动件包括升降杆、连杆一、连杆二,所述连杆一固定安装于半模的侧壁,所述连杆二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一,连杆二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升降杆的侧壁,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固定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件,利用升降杆的升降,配合连杆一与连杆二可驱动半模相互打开和合拢,既能保证油茶苗塑形的可靠性,也能保证油茶苗与半模脱离的流畅性,从而解决了因脱离不顺畅或者无法脱离对移栽的影响。离不顺畅或者无法脱离对移栽的影响。离不顺畅或者无法脱离对移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移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茶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茶在种植时,需要在培养皿或者培养箱中培养幼苗,然后在将幼苗利用移栽装置移栽至农田中。
[0003]栽植器是移栽机的核心部件,接受分苗器或人工送来的秧苗,并将秧苗送到开沟器开出的沟内,具有送苗直立入沟的功能。
[0004]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16845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油茶苗移栽的栽植器,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安装有镶嵌头,所述把手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套,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限位架,所述苗油茶培育模的两侧安装有破土齿,所述苗油茶培育模的中部安装有第一铰链,所述苗油茶培育模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内槽,所述内槽的中部安装有第二铰链。
[0005]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其未设置用于驱动培育模和内槽相互打开的部件,使得在培育模插入土中后,油茶苗从培育模的脱离较为困难,严重还会导致脱离失败,移栽失效的情况。
[0006]为此,提出一种油茶移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油茶移栽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包括固定杆、设置于固定杆底部的培育模、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于培育模的驱动件,所述培育模由两个半模构成,两个所述半模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杆的底部外壁;所述传动件包括升降杆、连杆一、连杆二,所述连杆一固定安装于半模的侧壁,所述连杆二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一,连杆二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升降杆的侧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固定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踏板。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升降杆滑动连接于隔板的内壁。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台,限位台与隔板的相对一侧扣接有复位弹簧。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模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均匀的破土齿。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把手、驱动绳,所述驱动把手固定安装于把手的底部外壁,所述驱动绳的一端固定于驱动把手,驱动绳的另一端通过绳扣固定于升降杆的顶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阻尼轴,阻尼轴的外壁通过键连接有卷筒,卷筒的外壁卷绕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端部固定有配重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带有刻度的布尺。
[0016]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7]1.一种油茶移栽装置,通过设置传动件,利用升降杆的升降,配合连杆一与连杆二可驱动半模相互打开和合拢,既能保证油茶苗塑形的可靠性,也能保证油茶苗与半模脱离的流畅性,从而解决了因脱离不顺畅或者无法脱离对移栽的影响。
[0018]2.一种油茶移栽装置,通过利用驱动把手与驱动绳对升降杆的上升进行驱动,使得在手握把手把持装置时即可操作,从而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0019]3.一种油茶移栽装置,通过设置配重头、连接件以及卷筒,利用连接件的伸出长度可确定距离上移移栽位置的距离,从而可实现对移栽间距的大概把控,从而增加了移栽的效果。
[0020]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传动件剖视结构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驱动件剖视结构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剖视结构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
固定杆、2

培育模、3

传动件、4

驱动件、5

把手、6

踏板、7

半模、8

连杆一、9

连杆二、10

升降杆、11

绳扣、12

限位台、13

驱动把手、14

驱动绳、15

隔板、16

复位弹簧、17

配重头、18

连接件、19

卷筒、20

阻尼轴、21

破土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

5所示,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包括固定杆1、设置于固定杆1底部的培育模2、通过传动件3传动连接于培育模2的驱动件4。
[0034]所述培育模2由两个半模7构成,两个所述半模7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杆1的底部外壁。
[0035]所述传动件3包括升降杆10、连杆一8、连杆二9,所述连杆一8焊接于半模7的侧壁,所述连杆二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一8,连杆二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升降杆10的侧壁。
[0036]使用时,可将油茶苗放入半模7内,并填充土壤,驱动升降杆10下移,通过连杆二9驱动连杆一8转动,从而驱动半模7相互合拢,对油茶苗进行塑形,塑形后,插入土壤,随后驱动升降杆10上移,即可通过连杆二9与连杆一8驱动半模7打开,将塑形后的油茶苗和土壤移栽至农田土壤内。
[0037]本装置,通过设置传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包括固定杆(1)、设置于固定杆(1)底部的培育模(2)、通过传动件(3)传动连接于培育模(2)的驱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模(2)由两个半模(7)构成,两个所述半模(7)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杆(1)的底部外壁;所述传动件(3)包括升降杆(10)、连杆一(8)、连杆二(9),所述连杆一(8)固定安装于半模(7)的侧壁,所述连杆二(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一(8),连杆二(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升降杆(10)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5),固定杆(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踏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15),升降杆(10)滑动连接于隔板(15)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茶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0)的底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堂培夏飞翔钱波童清泉许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堂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