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92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铁塔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线塔接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边坡和设置在其上的终端线塔;沿边坡坡面埋设有若干锚索和/或锚杆;终端线塔上电气连接有接地线,接地线还同时和锚索和/或锚杆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利用锚索和/或锚杆治理边坡的同时,还同时利用边坡上锚索和/或锚杆作为送出线路终端铁塔的接地装置。锚索埋深较深,类似于深井接地装置,锚杆类似于垂直接地极装置。每个锚索或锚杆接地电阻值在几欧姆到几十欧姆之间,接地电阻小,散流好,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接地电阻。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相比与铁塔常规的接地装置,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且避免了接地装置施工开挖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线塔接地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铁塔接地
,具体涉及一种终端线塔接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铁塔接地装置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敷设在铁塔周圈一定范围的地表及一定深度的土壤下。常规铁塔接地装置当在高电阻率地区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还采用增加接地模块、换土或采用降阻剂等措施。水电站送出线路终端铁塔所在位置多处于深山峡谷高陡坡地区,该地区一般情况下塔位所处的土壤电阻率高,铁塔接地装置若采用常规接地装置敷设具有以下问题:1.接地电阻通常不能满足规范要求;2.施工困难且还易破坏环境;3.当采用增加接地模块或换土或采用降阻剂等措施时,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成本低的终端线塔接地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包括边坡和设置在其上的终端线塔;沿边坡坡面埋设有若干锚索和/或锚杆;终端线塔上电气连接有接地线,接地线还同时和锚索和/或锚杆电气连接。
[0005]进一步的是:锚杆间间距为1

3米,锚杆长度为3

10米。
[0006]进一步的是:锚索间距为5

10米,锚索长度为20

40米。
[0007]进一步的是:锚索和/或锚杆朝向坡面端部焊接有接地导体,锚杆和/或锚索通过接地导体与接地线电气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在终端线塔下方的边坡坡面上设置有截水沟。/>[0009]进一步的是:边坡上部坡面设置有挂网,在挂网上设置有混凝土层。
[0010]进一步的是:在混凝土层上方设置框格梁。
[0011]进一步的是:在边坡坡面还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0012]进一步的是:排水孔包括浅排水孔和深排水孔,浅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4

6米,深度为4

6米,直径为40

60毫米,仰角为8

12度;深排水孔之间的间距为7

9米,深度为9

11米,直径为90

110毫米,仰角为8

12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锚索和锚杆是水电站边坡治理的常用技术手段,本技术在利用锚索和/或锚杆治理边坡的同时,还利用边坡上锚索和/或锚杆作为送出线路终端铁塔的接地装置。锚索埋深较深,类似于深井接地装置,锚杆类似于垂直接地极装置。每个锚索或锚杆接地电阻值在几欧姆到几十欧姆之间,接地电阻小,散流好,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接地电阻。采用本技术后,相比与铁塔常规的接地装置,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且避免了接地装置施工开挖对环境的破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终端线塔接地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中标记为:1

边坡,2

终端线塔,3

锚索,4

锚杆,5

接地线,6

截水沟,7

混凝土层,8

框格梁,9

排水孔,91

浅排水孔,92

深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以便对本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包括边坡1和设置在其上的终端线塔2;沿边坡1坡面埋设有若干锚索3和/或锚杆4;终端线塔2上电气连接有接地线5,接地线5还同时和锚索3和/或锚杆4电气连接。
[0019]在本技术中锚索3和锚杆4是水电站边坡1治理的常用技术手段。本技术在利用锚索3和/或锚杆4治理边坡的同时,还利用边坡上锚索3和/或锚杆4作为送出线路终端铁塔的接地装置。锚索3埋深较深,类似于深井接地装置,锚杆4类似于垂直接地极装置。每个锚索3或锚杆4接地电阻值在几欧姆到几十欧姆之间,接地电阻小,散流好,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接地电阻。采用本技术后,相比与铁塔常规的接地装置,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且避免了接地装置施工开挖对环境的破坏。本技术特别适用于位于高陡坡地区的终端线塔接地。
[0020]本技术中,边坡1坡面上可以仅设置有锚索3或锚杆4,也可以同时设置锚索3和锚杆4;终端线塔2上的接地线5可以仅与锚索3进行电气连接,或仅与锚杆4进行电气连接,也可以同时与锚索3和锚索4进行电气连接。由于水电站边坡1治理使用的锚索3和锚杆4的数量较多,在使用本技术时只需选择其中一部分锚索3和/或锚索4组成接地装置即可。
[0021]水电站送出线路终端线塔所在位置位于高陡坡地区,该地区一般情况下塔位所处的土壤电阻率高,铁塔接地装置若采用常规接地装置敷设具有以下问题。
[0022]优选的,锚杆4间间距为1

3米,锚杆4长度为3

10米。
[0023]优选的,锚索3间距为5

10米,锚索3长度为20

40米。
[0024]上述值是优选数值,其一方面能保证边坡1治理具有较好效果,边坡结构稳定;另一方面这样的设置也能使接地线5连接最少数量的锚杆4和/或锚索3以达到优良的接地性能。
[0025]为了便于锚索3和/或锚杆4与接地线5电气连接,且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锚索3和/或锚杆4朝向坡面端部焊接有接地导体,锚杆4和/或锚索3通过接地导体与接地线5电气连接。
[0026]为了防止边坡1上的水流过大冲垮边坡1,影响边坡1结构稳定性且影响终端线塔的接地性能,在终端线塔2下方的边坡1坡面上设置有截水沟6。
[0027]进一步的是,边坡1上部坡面设置有挂网,在挂网上设置有混凝土层7,以提高边坡
1的稳定性。
[0028]再进一步的是,在混凝土层7上方设置框格梁8,使边坡1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0029]再进一步的是,在边坡1坡面还设置有若干排水孔9,排出边坡1内部水流,提高其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排水孔9包括浅排水孔91和深排水孔92,浅排水孔91之间的间距为4

6米,深度为4

6米,直径为40

60毫米,仰角为8

12度;深排水孔92之间的间距为7

9米,深度为9

11米,直径为90

110毫米,仰角为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1)和设置在其上的终端线塔(2);沿边坡(1)坡面埋设有若干锚索(3)和/或锚杆(4);终端线塔(2)上电气连接有接地线(5),接地线(5)还同时和锚索(3)和/或锚杆(4)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锚杆(4)间间距为1

3米,锚杆(4)长度为3

10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索(3)间距为5

10米,锚索(3)长度为20

40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索(3)和/或锚杆(4)朝向坡面端部焊接有接地导体,锚杆(4)和/或锚索(3)通过接地导体与接地线(5)电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线塔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终端线塔(2)下方的边坡(1)坡面上设置有截水沟(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泽伟王心琦何建华黄凯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