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82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种植箱和植被层,种植箱内水平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将种植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种植区和存水区,支撑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灌溉孔,存水区内活动设置有承接板,承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灌溉腔,承接板的顶部连接有多个灌溉嘴,灌溉嘴能够插入相应的灌溉孔内,存水区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承接板竖直运动的驱动件,存水区内设置有抽水件,抽水件用于将存水区内的清水抽取至灌溉腔,并使清水通过多个灌溉嘴排出。通过将多个灌溉嘴分别插入相应的灌溉孔,当多个灌溉嘴同时排水时,可以对整个植被层进行均匀灌溉,无需工作人员定时调整水管的位置,既能方便对植被层的均匀灌溉,又能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


[0001]本技术涉及绿化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

技术介绍

[0002]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0003]相关技术中的绿化带通常包括种植箱和栽种于种植箱内的植被,种植箱埋入土地内或放置在地面上,并且种植箱的底部通常具有排水孔。
[0004]当炎热的夏季,工作人员需要对植被进行灌溉,灌溉过程中,通常将水管放在种植箱内,使得清水对种植箱内的植被进行灌溉。但是,工作人员需要定时移动水管的位置,才能保证所有植被均匀灌溉,如此一来,就会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具有方便对植被进行均匀灌溉的优点,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包括种植箱和植被层,所述种植箱内水平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种植箱的内部空间由上至下分隔为种植区和存水区,所述植被层位于所述种植区内,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灌溉孔,所述种植箱的底部连接有补水管,且所述补水管与所述存水区连通;
[0008]所述存水区内活动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灌溉腔,所述承接板的顶部连接有多个灌溉嘴,所述灌溉嘴能够插入相应的所述灌溉孔内,所述存水区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承接板竖直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存水区内设置有抽水件,所述抽水件用于将所述存水区内的清水抽取至所述灌溉腔,并使清水通过多个所述灌溉嘴排出。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植被层进行灌溉时,通过驱动件控制承接板向上运动,并使得多个灌溉嘴分别插入相应的灌溉孔。随后,通过抽水件将存水区内的清水抽取至灌溉腔内,然后清水通过多个灌溉嘴排出,即可实现对整个植被层的均匀灌溉。此设计无需工作人员定时调整水管的位置,既能方便对植被层的均匀灌溉,又能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不仅如此,当驱动件控制承接板向下运动,并使得多个灌溉嘴分别从相应的灌溉孔中脱出,当降雨时,种植区内多余的雨水即可通过灌溉孔回流至存水区内,从而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抽水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存水区内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连接有柔性的送水管,且所述送水管连接于所述承接板的底部,并与所述灌溉腔连通。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存水区内清水的快速抽取,进而提高灌溉效率。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种植箱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底部连接有收集管,且所述收集管与所述存水区连通。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时,收集斗能够对雨水进行收取,并使雨水通过收集管进入存水区内,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利用,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阻拦网。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阻拦网,实现对种植区内土壤颗粒的阻挡,从而降低灌溉孔堵塞的风险。
[0016]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区内竖直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于所述种植箱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种植区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种植空间。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分隔板将种植区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种植空间,便于工作人员在种植箱内栽种不同品种或颜色的植物,并使得各类植物或各种颜色的植物能够分隔开,提高观赏性。
[0018]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种植箱可拆卸连接。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分隔板能够进行拆卸,从而使得种植空间的尺寸能够进行调整,方便工作人员按照不同比例栽种各种植物,提高实用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燕尾条,所述种植箱的两侧内壁分别竖直开设有多个燕尾槽,多个燕尾槽沿所述种植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所述燕尾槽供相应的所述燕尾条滑入。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种植空间的尺寸能够快速进行调节,提高操作便利性。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通过将多个灌溉嘴分别插入相应的灌溉孔,当多个灌溉嘴同时排水时,可以对整个植被层进行均匀灌溉,无需工作人员定时调整水管的位置,既能方便对植被层的均匀灌溉,又能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
[0024]2.当降雨时,收集斗能够对雨水进行收取,并使雨水通过收集管进入存水区内,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利用,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施例中种植箱的俯视图。
[0027]附图标记:1、种植箱;2、植被层;3、支撑板;4、种植区;5、存水区;6、承接板;7、灌溉腔;8、灌溉嘴;9、驱动件;10、抽水件;101、抽水泵;102、送水管;11、补水管;12、收集斗;13、收集管;14、阻拦网;15、分隔板;16、燕尾条;17、燕尾槽;18、灌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照图1,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包括种植箱1和植被层2,种植箱1内水平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将种植箱1的内部空间由上至下分隔为种植区4和存水区5,植被层2位于种植区4内,支撑板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灌溉孔18。
[0030]参照图1,存水区5内活动设置有承接板6,承接板6的内部开设有灌溉腔7,承接板6的顶部连接有多个灌溉嘴8,灌溉嘴8能够插入相应的灌溉孔18内,并且存水区5内设置有用
于控制承接板6竖直运动的驱动件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9采用电动推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缸或气缸等其他驱动装置。
[0031]参照图1,存水区5内设置有抽水件10,抽水件10用于将存水区5内的清水抽取至灌溉腔7,并使清水通过多个灌溉嘴8排出。同时,种植箱1的底部连接有补水管11,且补水管11与存水区5连通,以便于工作人员向存水区5内补水。
[0032]当需要对植被层2进行灌溉时,通过驱动件9控制承接板6向上运动,并使得多个灌溉嘴8分别插入相应的灌溉孔18。随后,通过抽水件10将存水区5内的清水抽取至灌溉腔7内,然后清水通过多个灌溉嘴8排出,即可实现对整个植被层2的均匀灌溉。
[0033]参照图1,抽水件10包括设置于存水区5内的抽水泵101,抽水泵101的排水端连接有柔性的送水管102,且送水管102连接于承接板6的底部,并与灌溉腔7连通,从而实现对存水区5内清水的快速抽取,进而提高灌溉效率。
[0034]参照图1,种植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12,收集斗12的底部连接有收集管13,且收集管13与存水区5连通。当降雨时,收集斗12能够对雨水进行收取,并使雨水通过收集管13进入存水区5内,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利用。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包括种植箱(1)和植被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1)内水平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将所述种植箱(1)的内部空间由上至下分隔为种植区(4)和存水区(5),所述植被层(2)位于所述种植区(4)内,所述支撑板(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灌溉孔(18),所述种植箱(1)的底部连接有补水管(11),且所述补水管(11)与所述存水区(5)连通;所述存水区(5)内活动设置有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的内部开设有灌溉腔(7),所述承接板(6)的顶部连接有多个灌溉嘴(8),所述灌溉嘴(8)能够插入相应的所述灌溉孔(18)内,所述存水区(5)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承接板(6)竖直运动的驱动件(9),所述存水区(5)内设置有抽水件(10),所述抽水件(10)用于将所述存水区(5)内的清水抽取至所述灌溉腔(7),并使清水通过多个所述灌溉嘴(8)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件(10)包括设置于所述存水区(5)内的抽水泵(101),所述抽水泵(101)的排水端连接有柔性的送水管(102),且所述送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骏翔姚铖周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知水仁山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