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护用品
,具体是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些术后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常见胃肠动力较差、具有腹胀、无排气排便等症状,其病因多半是由于人体腹内器官,主要是消化吸收和排泄器官,包括胃、肠、肝、脾、胰、肾等,因为肠胃动力不足,蠕动不好,带来了胃肠的植物神经紊乱、微循环动力不足和肝胆胰内分泌系统失调所致,长此以往会影响的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康复的进度,目前主要通过医护人员用手按摩或外力辅助施压的方式,对患者腹部按揉以促进胃肠蠕动,现有的外力辅助施压按摩的装置通常采用电机带动若干个按摩球在患者腹部持续滚动,但这种通过按摩球对柔软的腹部进行反复按压会造成较强的不适感,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包括腰围带和气泵组件,所述腰围带对应人体下腹部位置设有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围带(1)和气泵组件(2),所述腰围带(1)对应人体下腹部位置设有气囊一(31),所述气囊一(31)上设有压力泄气阀一(32),所述气泵组件(2)通过气管与气囊一(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围带(1)包括包裹带(11),所述包裹带(11)一端设有连接带(12),所述连接带(12)通过魔术贴与包裹带(11)另一端连接使包裹带(11)闭合,所述包裹带(11)上还设有肩带(13)防止下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带(11)贴近人体的一侧设有亲肤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坤林,马超,郑修元,麦碧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