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式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19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在靠背部倾倒以及立起时适当调整前后方向上的臂部的载置位置的座椅式按摩机。座椅式按摩机的框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部,且将扶手部支承为能够前后滑动。扶手部具有载置部以及抵接部。在载置部载置被施疗者的臂部。抵接部在靠背部从倾倒的状态立起时与靠背部抵接而与载置部一起向前侧移动。在靠背部立起以及倾倒时,载置部与靠背部分离。部分离。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式按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式按摩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国特开2003

310683号公报所公开的座椅式按摩机中,扶手部(保持被施疗者的臂部的保持部)的后端安装于靠背部。通过这样的结构,扶手部与靠背部的躺倒动作连动而前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然而,根据被施疗者的体格、喜好等,存在与靠背部的躺倒动作相应的被施疗者的臂部的载置位置不适当的情况。尤其是,在靠背部倾倒时,若扶手部与靠背部连动而向后侧移动,则例如存在扶手部与被施疗者的喜好位置相比过于向后侧移动的情况。
[0005]鉴于上述的状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按摩机在靠背部倾倒以及立起时适当地调整前后方向上的臂部的载置位置。
[000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座椅式按摩机具备能够躺倒的靠背部、扶手部以及框架。所述靠背部支承被施疗者的躯干部。所述扶手部支承所述被施疗者的臂部。所述框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部,且将所述扶手部支承为能够前后滑动。所述扶手部具有载置部以及抵接部。在所述载置部载置所述被施疗者的臂部。所述抵接部在所述靠背部从倾倒的状态立起时与所述靠背部抵接而与所述载置部一起向前侧移动。在所述靠背部从倾倒的状态立起时以及所述靠背部从立起的状态倾倒时,所述载置部与所述靠背部分离。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而进一步明确。
[0009]技术效果
[0010]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座椅式按摩机,能够在靠背部倾倒以及立起时,适当地调整前后方向上的臂部的载置位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座椅式按摩机的概要立体图。
[0012]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内侧观察靠背部立起的状态下的左侧的扶手部而得到的立体图。
[0013]图3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内侧观察靠背部立起的状态下的左侧的扶手部而得到的侧视图。
[0014]图4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内侧观察靠背部倾倒的状态下的左侧的扶手部而得到的立体图。
[0015]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内侧观察靠背部倾倒的状态下的左侧的扶手部而得到
的侧视图。
[0016]图6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内侧观察靠背部立起的状态下的左侧的扶手部而得到的侧视图。
[0017]图7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内侧观察靠背部倾倒的状态下的左侧的扶手部而得到的侧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座椅式)按摩机
[0020]2ꢀꢀ
座部
[0021]3ꢀꢀ
靠背部
[0022]3A
ꢀꢀ
施疗单元
[0023]3B、3C
ꢀꢀ
导轨
[0024]31
ꢀꢀ
凹部
[0025]4ꢀꢀ
侧壁部
[0026]5ꢀꢀ
扶手部
[0027]51
ꢀꢀ
载置部
[0028]511
ꢀꢀ
罩部
[0029]52
ꢀꢀ
滑动部
[0030]521
ꢀꢀ
上滑动件
[0031]522
ꢀꢀ
下滑动件
[0032]53
ꢀꢀ
棒状的抵接部
[0033]53a
ꢀꢀ
抵接部
[0034]531
ꢀꢀ
长孔
[0035]54、54a
ꢀꢀ
覆盖部
[0036]6ꢀꢀ
操作部
[0037]7ꢀꢀ
缆线
[0038]8ꢀꢀ
支架
[0039]9ꢀꢀ
腿撑
[0040]10
ꢀꢀ
框架
[0041]11
ꢀꢀ
轨道部
[0042]111
ꢀꢀ
上轨道
[0043]112
ꢀꢀ
下轨道
[0044]12
ꢀꢀ
引导凸部
[0045]S
ꢀꢀ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47]<1.第一实施方式>
[0048]图1是一实施例的座椅式按摩机1(以下,称为“按摩机1”)的概要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就座于未放倒靠背部3的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前侧(正面侧)称
为“前侧”或“前方”,将从就座于未放倒靠背部3的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后侧(背面侧)称为“后侧”或“后方”。另外,将从就座于未放倒靠背部3的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上侧(头侧)称为“上侧”或“上方”,将从就座于未放倒靠背部3的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下侧(脚侧)称为“下侧”或“下方”。另外,将从就座于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右侧称为“右侧”或“右方”,将从就座于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左侧称为“左侧”或“左方”。
[0049]<1

1.座椅式按摩机1>
[0050]按摩机1具备座部2、靠背部3、侧壁部4、扶手部5、操作部6、缆线7、支架8以及腿撑9。
[0051]座部2支承被施疗者的臀部以及大腿部。
[0052]靠背部3支承被施疗者的躯干部(肩、腰以及脊背等)。靠背部3能够躺倒。即,靠背部3能够绕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躺倒旋转轴(省略图示)转动。靠背部3内置有按摩单元(未图示)以及沿着与被施疗者的肩及腰接触的面3A延伸的导轨3B及3C。该按摩单元被导轨3B以及3C引导而在靠背部3内升降。
[0053]侧壁部4立起设置于座部2的左右两侧。
[0054]扶手部5设置于座部2的左右两侧。扶手部5支承被施疗者的臂部(例如前臂)。
[005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部5内置有能够膨缩的气囊,并利用该气囊对被施疗者的前臂以及手进行施疗。即,扶手部5具备对被施疗者的前臂以及手进行施疗的施疗部。该施疗部例如配置于后述的载置部51。需要说明的是,对被施疗者的前臂以及手的施疗并不限定于由该气囊进行的施疗,只要是使用物理的手段进行的施疗即可。即,设置于扶手部5的施疗部对被施疗者的前臂以及手进行的施疗并不限定于对前臂以及手的按摩,例如也可以是对前臂以及手赋予热的施疗、对前臂以及手赋予电刺激的施疗等。因此,扶手部5也可以是具备如下施疗部的结构,该施疗部例如单独包括或以多个组合的方式包括施疗件、气囊、振动件、加热器、电极焊盘等。
[0056]另外,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例示,扶手部5也可以是不具备对被施疗者的前臂以及手进行施疗的施疗部的结构。
[0057]操作部6是用于被施疗者进行施疗模式的选择、施疗的强弱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式按摩机具备:靠背部,其支承被施疗者的躯干部且能够躺倒;扶手部,其支承所述被施疗者的臂部;以及框架,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部,且将所述扶手部支承为能够前后滑动,所述扶手部具有:载置部,其供所述被施疗者的臂部载置;以及抵接部,其在所述靠背部从倾倒的状态立起时与所述靠背部抵接而与所述载置部一起向前侧移动,在所述靠背部从倾倒的状态立起时以及所述靠背部从立起的状态倾倒时,所述载置部与所述靠背部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还具有能够沿着所述轨道部与所述载置部一起滑动的滑动部,所述抵接部安装于所述滑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配置于所述载置部的下侧,且在所述扶手部的下部向所述载置部的后侧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式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棒状,且具有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谷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医疗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