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36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1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张紧机构,包括:机架、压辊、机架包括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依次放置并连接,压辊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三压辊,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依次设置于机架上且三个压辊之间留有距离;第一压辊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第一机架包括第一传送板,第一压辊设置于第一传送板的末端,第一传送板的末端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压辊之间留有间距;第二压辊设置于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之间;第三压辊设置与第二机架上,第二机架包括第二传送板,第二传送板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第二压辊之间留有间距,可以解决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紧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张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口罩在生产时,会将无纺布对折后,进行热压,以形成可敞开式的口罩结构,契合人体面部轮廓,但口罩无纺布移动过程中,由于位置出现偏差输送过程中过于松垮或表面不平整,导致折叠热压时,热压出的形状出现偏差,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使得提高成品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张紧机构。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张紧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张紧机构,包括机架、压辊、机架包括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依次放置并连接,压辊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三压辊,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依次设置于机架上且三个压辊之间留有距离;
[0006]第一压辊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第一机架包括第一传送板,第一压辊设置于第一传送板的末端,第一传送板的末端向第一压辊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配合第一压辊的弧度设置,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压辊之间留有间距;
[0007]第二压辊设置于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之间;第三压辊设置与第二机架上,第二机架包括第二传送板,第二传送板向背离第二压辊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配合第二压辊的弧度设置,第二弯折部与第二压辊之间留有间距;三个压辊的外径不同且第二压辊与第一压辊、第三压辊的中心轴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从第一传送板经过第一压辊,无纺布置于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压辊之间的间距中,第一压辊压紧无纺布,无纺布经过第一压辊传送至第二压辊背离第一传送板的周侧上,无纺布经过第二压辊后传送至第三压辊,无纺布置于第三压辊靠近第二传送板的周侧,无纺布拉伸至第二传送板继续传送,经过第一压辊对无纺布对压实,使得无纺布能够更加平整,由于第二压辊与第一压辊的中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能够更好地对无纺布拉紧,使得无纺布更加平整,通过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能够更好地对无纺布进行张紧,使得无纺布更加平整与紧致,经过第二弯折部,无纺布在第三压辊与第二弯折部之间能够更加平整的被继续传送,以至于能够更好地提升成品质量。
[0009]可选的,还包括两连接杆,两连接杆分别连接于第一机架末端的两侧,连接杆远离第一机架的两端与第二机架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对两个机架进行连接,机架能够更好地被固定,使得机架能够更好地对无纺布进行传送。
[0011]可选的,还包括两连接板,两连接板与两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均设置于两连接板之间且与两连接板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对压辊进行固定。
[0013]可选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三压辊均可调节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调节设置的压辊,可以调节压辊与机架之间的间距,使得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厚度以及不同层数的无纺布。
[0015]可选的,还包括紧固件,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两组穿孔,每组穿孔均对应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三压辊,三个压辊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穿孔与连接板连接,通过紧固件对压辊进行固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穿孔能够方便地对应三个压辊需要放置的高度,使得能够方便地对不同层数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张紧。
[0017]可选的,一个压辊对应两个紧固件,紧固件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三压辊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紧固件螺纹连接于压辊的两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件与压辊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能够方便地对压辊进行安装与拆卸。
[0019]可选的,还包括第四压辊,第四压辊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第四压辊与第一传送板之间留有间距,第四压辊与第一压辊之间留有距离。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在第四压辊压实后再经过第一压辊,使得无纺布在第一传送板上能够更加平整地被拉伸。
[0021]可选的,还包括两调节块、固定件,两调节块连接于第一机架的两侧,调节块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穿槽,第四压辊的两端穿入至穿槽内且并抵接于调节块上,第四压辊通过固定件与调节块固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块上穿槽的设置,能够使得第四压辊适应不同厚度与层数的无纺布。
[0023]可选的,固定件设置有内螺纹,第四压辊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固定件螺纹连接于第四压辊上且抵接于调节块上。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接的方式能够方便第四压辊的安装与拆卸。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6]1.无纺布从第一传送板经过第一压辊,无纺布置于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压辊之间的间距中,第一压辊压紧无纺布,无纺布经过第一压辊传送至第二压辊背离第一传送板的周侧上,无纺布经过第二压辊后传送至第三压辊,无纺布置于第三压辊靠近第二传送板的周侧,无纺布拉伸至第二传送板继续传送,经过第一压辊对无纺布对压实,使得无纺布能够更加平整,由于第二压辊与第一压辊的中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能够更好地对无纺布拉紧,使得无纺布更加平整,通过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能够更好地对无纺布进行张紧,使得无纺布更加平整与紧致,经过第二弯折部,无纺布在第三压辊与第二弯折部之间能够更加平整的被继续传送,以至于能够更好地提升成品质量;
[0027]2.通过连接杆对两个机架进行连接,机架能够更好地被固定,使得机架能够更好地对无纺布进行传送。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以及第三压辊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01、第一机架;102、第二机架;2、第一压辊;3、第二压辊;4、第三压辊;5、第一传送板;6、第一弯折部;7、第二传送板;8、第二弯折部;9、连接杆;10、连接板;11、穿孔;12、紧固件;13、调节块;14、固定件;15、穿槽;16、第四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张紧机构。参照图1和图2,张紧机构包括机架1、压辊、机架1包括第一机架101与第二机架102,第一机架101与第二机架102依次放置并连接,压辊包括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以及第三压辊4,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依次设置于机架1上且三个压辊之间留有距离;第一压辊2设置于第一机架101上,第一机架101包括第一传送板5,第一压辊2设置于第一传送板5的末端,第一传送板5的末端向第一压辊2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6,第一弯折部6配合第一压辊2的弧度设置,第一弯折部6与第一压辊2之间留有间距;
[0033]第二压辊3设置于第一机架101与第二机架102之间;第三压辊4设置与第二机架102上,第二机架102包括第二传送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压辊、机架(1)包括第一机架(101)与第二机架(102),第一机架(101)与第二机架(102)依次放置并连接,压辊包括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以及第三压辊(4),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依次设置于机架(1)上且三个压辊之间留有距离;第一压辊(2)设置于第一机架(101)上,第一机架(101)包括第一传送板(5),第一压辊(2)设置于第一传送板(5)的末端,第一传送板(5)的末端向第一压辊(2)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6),第一弯折部(6)配合第一压辊(2)的弧度设置,第一弯折部(6)与第一压辊(2)之间留有间距;第二压辊(3)设置于第一机架(101)与第二机架(102)之间;第三压辊(4)设置于第二机架(102)上,第二机架(102)包括第二传送板(7),第二传送板(7)向背离第二压辊(3)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8),第二弯折部(8)配合第二压辊(3)的弧度设置,第二弯折部(8)与第二压辊(3)之间留有间距;三个压辊的外径不同且第二压辊(3)与第一压辊(2)、第三压辊(4)的中心轴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连接杆(9),两连接杆(9)分别连接于第一机架(101)末端的两侧,连接杆(9)远离第一机架(101)的两端与第二机架(1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连接板(10),两连接板(10)与两连接杆(9)一一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与第三压辊(4)均设置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蒙尹红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焱达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