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弧发生装置。 技术背景已有的电弧发生装置无法对产生电弧的弧道量化,同时对于电弧的贯 通过程缺乏有效控制,致使类似间隙性电弧在现有的电弧发生装置上很难 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弧发生装 置,它能够实现最小lcm精度的电弧,同时可以产生间隙性电弧。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弧发生装置,其中,它包括两 支撑绝缘子、两块分别连接于每一支撑绝缘子上端的铝板、以及连接于 两铝板之间的细铜丝,所述两铝板中的一块的另 一端通过一开关与三相 电的 一 相连接,所述两铝板中的另 一 块的另 一 端连接到底线。上述的电弧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的两铝板之间具有间隙以实现 间隙性电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调节铝板间隙,可以实现 最小lcm精度的电弧,同时对于细铜丝直径的控制以及开关的控制,可以 产生间隙性电弧,该装置可以用在对各类电弧的试验中,以及各种对于电 弧特性敏感的电气设备的研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弧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 步说明。请参阅图l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支撑绝缘子、两块分别连接于每一支撑绝缘子上端的铝板、以及连接于两铝板之间的细铜丝,所述两铝板中的一块的另一端通过一开关与三相电的一相连接,所述两铝板中的另一块的另一端连接到底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旭,高伟国,陈海昆,张君,戴军瑛,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南供电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