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31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网络转换芯片和蓝牙模块,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被采集数据的电力设备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两个通信端分别与网络转换芯片和蓝牙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与表类似的485接口进行有线数据通信,另外配有以太网可进行与对口的以太网终端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也可通过近端无线蓝牙通讯进行指令或数据转换,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按时控制和协调,调节485通信和以太网通信之间的数据转换,集成本地数据采集、有线通信、数据存储分析,数据采集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数据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在各类低压配电数据采集现场需要一种安装方便、简单可靠、即装即用的微型数据采集装置,但现有技术用电现场对数据传输存在仅能通过有线网络进行传输的要求的特殊地点,采集极为不便,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5]本技术包括数据采集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网络转换芯片IC4和蓝牙模块,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被采集数据的电力设备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两个通信端分别与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和所述蓝牙模块连接。
[0006]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型号STM32F101C8T6封装单片机IC2,电源正极同时与所述封装单片机IC2的第1、9、24、36、48引脚、电阻R1、R4、R3的第一端、电容C4、C31、C5、C6、C28、C31、C29、C33、C3、C30的第一端、接线器CON1的第5引脚、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同时与电容C4、C31、C3、C30、C29、C33、C31的第二端、电阻R61的第一端、接线器CON1的第2引脚、封装单片机IC2的第23引脚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的第5引脚同时与振荡器G1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2的第二端同时与振荡器G1的第二端和封装单片机IC2第6引脚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7引脚同时与电阻R1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容C5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封装单片机IC2第8引脚同时与电容C5、C6、C28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封装单片机IC2第10、11、12、13、45、46引脚与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19、21、22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30、31引脚与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20引脚与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23、35、47引脚接地,封装单片机IC2第34引脚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37引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0007]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型号为W5500,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的第32、33、34、35、36、37引脚分别与所述封装单片机IC2的第13、12、11、10、46、45引脚连接。
[0008]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采用型号ISL3152E的电平转换芯片IC1,电源正极同时与电平转换芯片IC1的第8引脚、电阻R6、R5、R9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同时与电阻R3、R10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二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TS1、TVS2的第一端连接,电平转换芯片IC2第1引脚与电阻R6的第二端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平转换芯片IC2的第2引脚同时与电平转换芯片IC2第3引脚、电阻R5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平转换
芯片IC2的第5引脚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与封装单片机IC2的第30引脚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电阻R3的第二端和封装单片机IC2的第31引脚连接,电平转换芯片IC1的第6引脚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电平转换芯片IC1的第7引脚与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同时与电阻R9的第二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TS1的第二端、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第一端和接线器CON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同时与电阻R10的第二端、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TVS3的第二端和接线器CON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线器CON5与被采集数据的电力设备信号输出端连接。
[0009]所述蓝牙模块采用型号doBT

M02的蓝牙芯片IC3,所述蓝牙芯片IC3的第1引脚同时与电容C7、C37的一端连接,电容C7、C37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蓝牙芯片IC3的第2引脚与电源负极连接,蓝牙芯片IC3的第3、4引脚分别通过电阻R17、R18与封装单片机IC2的第22、21引脚连接,蓝牙芯片IC3的第5引脚同时与电阻R19、R2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9的第二端与封装单片机IC2的第19引脚连接,电阻R20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是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与表类似的485接口进行有线数据通信,另外配有以太网可进行与对口的以太网终端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也可通过近端无线蓝牙通讯进行指令或数据转换,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按时控制和协调,调节485通信和以太网通信之间的数据转换,集成本地数据采集、有线通信、数据存储分析,数据采集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电路结构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数据处理模块电路结构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电路结构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蓝牙模块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数据采集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网络转换芯片IC4和蓝牙模块,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被采集数据的电力设备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两个通信端分别与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和所述蓝牙模块连接。
[0018]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型号STM32F101C8T6封装单片机IC2,电源正极同时与所述封装单片机IC2的第1、9、24、36、48引脚、电阻R1、R4、R3的第一端、电容C4、C31、C5、C6、C28、C31、C29、C33、C3、C30的第一端、接线器CON1的第5引脚、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同时与电容C4、C31、C3、C30、C29、C33、C31的第二端、电阻R61的第一端、接线器CON1的第2引脚、封装单片机IC2的第23引脚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的第5引脚同时与振荡器
G1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2的第二端同时与振荡器G1的第二端和封装单片机IC2第6引脚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7引脚同时与电阻R1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网络转换芯片IC4和蓝牙模块,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被采集数据的电力设备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两个通信端分别与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和所述蓝牙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型号STM32F101C8T6封装单片机IC2,电源正极同时与所述封装单片机IC2的第1、9、24、36、48引脚、电阻R1、R4、R3的第一端、电容C4、C5、C6、C28、C31、C29、C33、C3、C30的第一端、接线器CON1的第5引脚、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同时与电容C4、C31、C3、C30、C29、C33、C31的第二端、电阻R61的第一端、接线器CON1的第2引脚、封装单片机IC2的第23引脚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的第5引脚同时与振荡器G1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2的第二端同时与振荡器G1的第二端和封装单片机IC2第6引脚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7引脚同时与电阻R1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容C5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封装单片机IC2第8引脚同时与电容C5、C6、C28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封装单片机IC2第10、11、12、13、45、46引脚与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19、21、22与所述蓝牙模块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30、31引脚与所述数据采集通信模块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20引脚与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23、35、47引脚接地,封装单片机IC2第34引脚与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封装单片机IC2第37引脚与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有线网络线通信的电力末端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型号为W5500,所述网络转换芯片IC4的第32、33、34、35、36、37引脚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邹双洪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立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