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28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连接器包括:插座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形成有功率插孔和信号插孔;插头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设在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一配合部上设有功率插针和信号插针,且第一配合部位于容纳腔内,功率插针位于功率插孔内,信号插针位于信号插孔内;第一密封件套设在第一配合部上,且第一密封件位于第一配合部和容纳腔的侧壁之间;浮动衬套设在第一安装部上,第二紧固件穿过浮动衬套和第一安装部与电子设备的第二面板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可以调整插座和插头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且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插头损坏,提高了插头和插座的对插位置处的密封性。位置处的密封性。位置处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连接器通常由插座和插头两个部分构成,且插头直接插接在插座上。然而,由于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设备机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均存在加工误差,使得插头和插座对插连接时,插头和插座的对插位置存在偏差,不易将插头插接在插座上,降低了连接器的装配效率,且会损坏插头,导致连接器的损坏率较高,同时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可以调整插座和插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提高装配效率,且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插头损坏,同时提高了插头和插座的对插位置处的密封性。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插座,所述插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有功率插孔和信号插孔,所述插座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一面板相连;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上设有功率插针和信号插针,且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功率插针位于所述功率插孔内,所述信号插针位于所述信号插孔内;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上,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之间;浮动衬套,所述浮动衬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浮动衬套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面板相连。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通过将浮动衬套设在插头的第一安装部上,插头的第一配合部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密封件。由此,与传统的连接器相比,可以调整插座和插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提高装配效率,且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插头损坏,同时提高了插头和插座的对插位置处的密封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浮动衬套为多个,多个所述浮动衬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多个拐角处。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浮动衬套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所述容纳腔;
[0011]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一面板之间。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率插针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感温器,所述感温器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感温器用于测量所述功率插针的温度。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率插针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中线轴线偏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所述安装孔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邻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侧表面。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间隔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所述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功率插针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信号插针相对。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间隔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所述另一侧,所述第三支撑部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功率插孔相对,所述第四支撑部形成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信号插孔相对。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头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所述插座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连。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插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配合在所述定位孔内。
[0018]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局部剖面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所示的连接器的插头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3中所示的连接器的插头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6]图6是图3中所示的连接器的插座的示意图;
[0027]图7是图3中所示的连接器的插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8]图8是图3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功率插针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0:连接器;
[0031]1:插座;11:第二安装部;111:第三配合槽;12:第二配合部;121:容纳腔;13:第一凸起;131:功率插孔;14:第二凸起;141:信号插孔;15:第三密封件;16:第三支撑部;161:第三通孔;17:第四支撑部;171:第四通孔;18:第二加强筋;19:第三凸起;191:定位孔;2:插头;21:第一安装部;211:第二配合槽;22:第一配合部;221:凹槽;222:第一配合槽;23:功率插针;231:安装孔;232:第一连接段;233:第二连接段;24:信号插针;25:第一支撑部;251:第一通孔;26:第二支撑部;261:第二通孔;27:第一加强筋;28:定位柱;3:第一密封件;4:浮动衬套;5:第二密封件;
[0032]200:第一紧固件;201:第二紧固件;202:第一面板;203:第二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参考图1

图8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100。
[0034]如图1

图8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包括插座1、插头2、第一密封件3和浮动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所述插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有功率插孔和信号插孔,所述插座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一面板相连;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上设有功率插针和信号插针,且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功率插针位于所述功率插孔内,所述信号插针位于所述信号插孔内;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上,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之间;浮动衬套,所述浮动衬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浮动衬套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面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衬套为多个,多个所述浮动衬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多个拐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衬套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所述容纳腔;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一面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插针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感温器,所述感温器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感温器用于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涛郑贺韩凌锐罗泽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闻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