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光伏接线盒以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23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于将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和光伏电池的至少一个电池子串并联连接;还包括振荡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旁路开关模块间歇性导通;旁路开关模块,用于将至少一个电池子串旁路,以及在振荡驱动模块的控制下间歇性导通以降低功率消耗;振荡驱动模块包括自激振荡单元和储能单元;自激振荡单元用于以自激振荡方式产生振荡信号,向储能单元充电;储能单元用于向旁路开关模块输出控制电压,在控制电压达到旁路开关模块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控制旁路开关模块导通;自激振荡单元包括变压器、三极管和第一电阻。在避免热斑效应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功率损耗,简化了电路结构,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光伏接线盒以及光伏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光伏接线盒以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热斑效应是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指在一定条件下,串联支路中被遮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将成为负载而发热,从而对太阳能电池造成损坏。现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都采用一个大功率旁路二极管,当组件被遮挡后,接线盒的电压被其他组件反向充电,旁路二极管变成正向导通,将本光伏组件旁路,这样就减缓了热斑效应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伤害。但现有旁路二极管的导通压降约为0.6V左右,造成太阳能电池组件损耗功率较大。
[0003]目前也有采用MOS管对电池串进行保护的旁路组件,但需结合电荷泵、比较器、基准信号源等部件,电路复杂且成本较高,旁路组件本身也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耗。
[0004]如何在避免热斑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旁路组件的功率损耗,简化旁路组件,进一步降低成本,是本领域一直致力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光伏接线盒以及光伏组件。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将所述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和光伏电池的至少一个电池子串并联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旁路电路还包括振荡驱动模块和旁路开关模块;所述振荡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模块间歇性导通;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子串旁路,以及在所述振荡驱动模块的控制下间歇性导通以降低功率消耗;所述振荡驱动模块包括自激振荡单元和储能单元;所述自激振荡单元用于以自激振荡方式产生振荡信号,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向所述旁路开关模块输出控制电压;在所述储能单元经充电使所述控制电压达到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模块导通;在所述储能单元经放电使所述控制电压未达到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模块未导通;所述自激振荡单元包括变压器、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变压器的原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变压器的副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0007]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包括原边第一
端和原边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副边包括副边第三端和副边第四端;所述原边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原边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所述副边第三端与所述电阻连接,所述副边第四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原边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第四端为同名端。
[0008]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二极管和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通过所述变压器的原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0009]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旁路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0010]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场效应管包括:寄生二极管,用于在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工作压降。
[0011]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旁路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场效应管;所述三极管的导通电压低于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的工作压降。
[0012]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电池旁路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旁路开关模块连接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的导通与否。
[0013]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旁路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场效应管;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上述任意一方面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方面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
[001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光伏接线盒以及光伏组件,通过采用具有间歇性导通功能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代替传统的旁路组件,在光伏电池旁路电路中的旁路开关模块导通的情况下,光伏电池旁路电路不消耗功率,在避免热斑效应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功率消耗。通过采用包括变压器和三极管的自激振荡单元实现上述间歇性导通功能,无需采用昂贵复杂的数字电路或芯片,大大简化了电路,降低了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功耗。
[0017]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的工作示意图二;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示意图三;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1]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电阻称为第二电阻,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电阻称为第一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者都是电阻,但其不是同一电阻。当描述“第一”时,并不表示必然存在“第二”;而当讨论“第二”时,也并不表明本申请必然存在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能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还应明白术语“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的存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将所述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和光伏电池的至少一个电池子串并联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旁路电路还包括振荡驱动模块和旁路开关模块;所述振荡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模块间歇性导通;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电池子串旁路,以及在所述振荡驱动模块的控制下间歇性导通以降低功率消耗;所述振荡驱动模块包括自激振荡单元和储能单元;所述自激振荡单元用于以自激振荡方式产生振荡信号,向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向所述旁路开关模块输出控制电压;在所述储能单元经充电使所述控制电压达到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模块导通;在所述储能单元经放电使所述控制电压未达到所述旁路开关模块的导通电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模块未导通;所述自激振荡单元包括变压器、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变压器的原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变压器的副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旁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包括原边第一端和原边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副边包括副边第三端和副边第四端;所述原边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原边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所述副边第三端与所述电阻连接,所述副边第四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原边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第四端为同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邰小俊蔡慧明李湘涛钱兴廖志雄张凡郎建军章翊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