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19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装置,具体涉及抛光装置领域,包括手握把,所述手握把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远离连接盘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个旋转盘,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五连接柱远离连接盘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装置,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三个旋转盘,使在抛光工作时可以达到有凸起物也可以全方位包裹打磨,不限于平面,通过旋转组件里的三个第一弹簧使碰到凸起物的时候可以伸缩自如,在平面上也可以恢复原样进行平面抛光。上也可以恢复原样进行平面抛光。上也可以恢复原样进行平面抛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
[0003]一般抛光装置只能抛光平面的一些地方,并不能抛光那些有凹凸面的或者凸起和不规则图形的表面,从而导致抛光不到客户的理想效果,因此为了解决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新型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抛光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抛光不规则物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型抛光装置,包括手握把,所述手握把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远离连接盘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个旋转盘,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五连接柱远离连接盘的一端,所述第五连接柱靠近连接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外表面套有第一弹簧,所述旋转盘与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处设有通孔,所述相邻转盘之间设有连接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卡扣,所述第二活动卡扣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二活动卡扣通过第四连接柱与卡盘固定连接,所述卡盘滑动连接于容纳仓内部,所述卡盘与容纳仓接近第二活动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容纳仓远离第二活动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固定连接于第一活动卡扣的下端,所述第一活动卡扣通过固定柱与第三固定块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另一端固定在旋转盘背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在没有受到工作挤压的情况下加上旋转盘的厚度等于第二连接柱的长度。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的组件有三组第一固定板、第二连接柱、第一弹簧第二固定板,所述旋转组件有三组呈圆形阵列排布。
[0011]优选的,所述旋转盘通过第二连接柱为转动轴于第五连接柱。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柱、第一活动卡扣、第三连接柱、容纳仓、第二弹簧、
卡盘、第四连接柱、第二活动卡扣、活动柱是一组,一个连接组件由两组组成,呈镜像。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三个转盘的缝隙之中固定于侧表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装置,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三个旋转盘,使在抛光工作时可以达到有凸起物也可以全方位的包裹,使在抛光工作时可以达到有凸起物也可以全方位包裹打磨,不限于平面,通过旋转组件里的三个第一弹簧使碰到凸起物的时候可以伸缩自如,在平面上也可以恢复原样进行平面抛光。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抛光头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旋转盘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旋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旋转盘;2、旋转组件 ;3、连接盘;6、驱动电机;7、手握把;8、连接组件;11、通孔;201、第一固定板;202、第二连接柱;203、第一弹簧;204、第二固定板;205、第五连接柱;801、第三固定块;802、固定柱;803、第一活动卡扣;804、第三连接柱;805、容纳仓;806、第二弹簧;807、卡盘;808、第四连接柱;810、第二活动卡扣;811、活动柱;812、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如图1

6所示,一种新型抛光装置,包括手握把7,手握把7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3,连接盘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组件2,旋转组件2远离连接盘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个旋转盘1,旋转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板201,固定板201固定连接于第五连接柱205远离连接盘3的一端,第五连接柱205靠近连接盘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04,第一固定块201与第二固定块20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02,第二连接柱202外表面套有第一弹簧203,旋转盘1与第二连接柱202转动连接处设有通孔11,相邻转盘1之间设有连接组件8。
[0025]连接组件8包括活动杆812,活动杆8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柱811,活动柱811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卡扣810,第二活动卡扣810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808,第二活动卡扣810通过第四连接柱808与卡盘807固定连接,卡盘807滑动连接于容纳仓805内部,卡盘807与容纳仓805接近第二活动卡扣8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06,容纳仓805远离第二活动卡扣8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柱804,第三连接柱804固定连接于第一活动卡扣803的下端,第一活动卡扣803通过固定柱802与第三固定块801转动连接。
[0026]由此可以得出第一弹簧203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04另一端固定在旋转盘1背面,通过旋转组件2里的三个第一弹簧203使碰到凸起物的时候可以伸缩自如,在平面上也可以恢复原样进行平面抛光。
[0027]由此可以得出第一弹簧203在没有受到工作挤压的情况下加上旋转盘1的厚度等于第二连接柱202的长度。
[0028]由此可以得出旋转组件2的组件有三组第一固定板201、第二连接柱202、第一弹簧203第二固定板204,旋转组件2有三组呈圆形阵列排布。
[0029]由此可以得出旋转盘1通过第二连接柱202为转动轴连接于第五连接柱205。
[0030]由此可以得出第三固定块801、固定柱802、第一活动卡扣803、第三连接柱804、容纳仓805、第二弹簧806、卡盘808、第四连接柱808、第二活动卡扣810、活动柱811是一组,一个连接组件8由两组组成,呈镜像。
[0031]由此可以得出连接组件8连接于三个转盘1的缝隙之中固定于侧表面,使在抛光工作时可以达到有凸起物也可以全方位包裹打磨,不限于平面。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旋转盘表面使用魔术贴把抛光海绵贴至旋转盘1表面,通过驱动电机6发电使连接盘3旋转带带动旋转组件2与旋转盘1,放置在打磨物品表面进行打磨抛光,遇到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抛光装置,包括手握把(7),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把(7)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3),所述连接盘(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组件(2),所述旋转组件(2)远离连接盘(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个旋转盘(1),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板(201),所述第一固定板(201)固定连接于第五连接柱(205)远离连接盘(3)的一端,所述第五连接柱(205)靠近连接盘(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04),所述第一固定板(201)与第二固定板(20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02),所述第二连接柱(202)外表面套有第一弹簧(203),所述旋转盘(1)与第二连接柱(202)转动连接处设有通孔(11),所述旋转盘(1)之间设有连接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活动杆(812),所述活动杆(8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柱(811),所述活动柱(811)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卡扣(810),所述第二活动卡扣(810)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808),所述第二活动卡扣(810)通过第四连接柱(808)与卡盘(807)固定连接,所述卡盘(807)滑动连接于容纳仓(805)内部,所述卡盘(807)与容纳仓(805)接近第二活动卡扣(8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06),所述容纳仓(805)远离第二活动卡扣(8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德富宗华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天源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