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12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该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主栅线和第一细栅线,电池本体包括第一表面,主栅线设有多条,多条主栅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第一表面,且各条主栅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细栅线设有多条,多条第一细栅线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于第一表面,形成多列第一细栅线,每列第一细栅线分别与一条主栅线连接,且相邻两列第一细栅线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各第一细栅线在第二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本申请通过将各第一细栅线在第二方向的截面设为三角形,从而保证了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线的利用率,进而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的栅线总是不可避免地对入射光线造成遮挡。
[0003]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表面细栅线的横截面为半椭圆形,半椭圆形会将大部分入射光线反射出去而使大部分入射光线无法到达太阳能电池表面,不能很好地对入射光线进行利用,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进而严重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第一细栅线上的光线更多地反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
[0007]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包括第一表面;
[0008]主栅线,所述主栅线设有多条,多条所述主栅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各条所述主栅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
[0009]第一细栅线,所述第一细栅线设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细栅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多列所述第一细栅线,每列所述第一细栅线分别与一条所述主栅线连接,且相邻两列所述第一细栅线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各所述第一细栅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主栅线分别与对应列的各所述第一细栅线的中部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细栅线包括上边缘,所述上边缘的各点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距离相等;或者
[0012]所述上边缘的各点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距离由所述第一细栅线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细栅线的中部逐渐变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边缘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距离的范围为5微米~30微米。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细栅线还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各点与所述第二侧边各对应点的距离相等;或者
[0015]所述第一侧边的各点与所述第二侧边各对应点的距离由所述第一细栅线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细栅线的中部逐渐变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的各点与所述第二侧边各对应点的距离为13微米~40微米。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列所述第一细栅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分布,且相邻两列所述第一细栅线之间的所述预设间距为0.5毫米~5毫米。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主栅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分布,且相邻两条所述主栅线间的间距为13毫米~23毫米。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第一细栅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均匀分布,且在每列所述第一细栅线中,相邻两条所述第一细栅线间的间距为0.5毫米~2毫米。
[0020]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背板、胶膜层、玻璃板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一侧,所述玻璃板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背向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背板和所述太阳能电池之间设有所述胶膜层,所述玻璃板和所述太阳能电池之间设有所述胶膜层。
[002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主栅线和第一细栅线,所述电池本体包括第一表面,所述主栅线设有多条,多条所述主栅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各条所述主栅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细栅线设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细栅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多列所述第一细栅线,每列所述第一细栅线分别与一条所述主栅线连接,且相邻两列所述第一细栅线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各所述第一细栅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本申请通过将各第一细栅线在第二方向的截面设为三角形,在入射光线照射到第一细栅线的表面时,三角形的截面使得入射光线能够更多地被反射到太阳能电池的表面,从而保证了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线的利用率,进而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第一细栅线的截面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F

F的截面图。
[002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于主栅线一侧的第一细栅线轴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细栅线的端部沿第二方向的截面图。
[002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细栅线的中部沿第二方向的截面图。
[002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随L1变化的曲线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电池本体;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2、主栅线;3、第一细栅线;31、上边缘;32、第一侧边;33、第二侧边;4、第一电极;5、第二细栅线;6、第二电极;1'、电池本体;3'、第一细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多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4]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35]参照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第一细栅线的截面图。太阳能电池通常包括电池本体1'、主栅线和第一细栅线3',主栅线和第一细栅线3'分别分布于电池本体1'的表面,以通过第一细栅线3'收集太阳能电池表面的电流并汇集到主栅线,再通过主栅线将电流传导出去。但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细栅线3'的截面通常为半椭圆形,当太阳光照射到第一细栅线3'时,大部分照射在半椭圆形第一细栅线3'表面的光线会被反射出去,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进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降低,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0036]参照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包括第一表面;主栅线,所述主栅线设有多条,多条所述主栅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各条所述主栅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细栅线,所述第一细栅线设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细栅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多列所述第一细栅线,每列所述第一细栅线分别与一条所述主栅线连接,且相邻两列所述第一细栅线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各所述第一细栅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栅线分别与对应列的各所述第一细栅线的中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栅线包括上边缘,所述上边缘的各点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距离相等;或者所述上边缘的各点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距离由所述第一细栅线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细栅线的中部逐渐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缘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垂直距离的范围为5微米~3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栅线还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各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峰周静范汝晶张宁邱彦凯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