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10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分相互联装置,该装置包括变流模块、分相互联开关模块、控制模块、分相功率测量模块,其中,变流模块与控制模块、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连接,变流模块包括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直流母线连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与控制模块、配电网台区连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用于通过接入不同数量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不同功率;分相功率测量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量互联台区中A、B、C三相电的功率,互联台区包括多个配电网台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互联台区中A、B、C三相功率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以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以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以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进,大量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台区,电源单相接入、输出功率不可控,且低压分布式光伏和家用负荷的时序不匹配,导致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问题极其突出。
[0003]现有阶段随着农业灌溉、“以电代柴”炒茶、养殖、旅游和季节性返乡等使得配变台区重过载、极端轻载问题更加严重。当前主要通过投切负荷、配变增容、安装换相开关等手段来解决重过载、极端轻载和三相不平衡问题,但缺乏系统性,以局部治理为主,问题解决不彻底,治理效果不佳,且存在停电操作影响供电可靠性、设备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申请能够根据功率调控需求,灵活分相输出互联台区所需功率,提升了装置的灵活性和利用效率,同时保证装置的可靠性。
[0005]一种柔性分相互联装置,装置包括变流模块、分相互联开关模块、控制模块、分相功率测量模块,其中,
[0006]变流模块与控制模块、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连接,变流模块包括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直流母线连接;
[0007]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与控制模块、配电网台区连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用于通过接入不同数量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不同功率;
[0008]分相功率测量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量互联台区中A、B、C三相电的功率,互联台区包括多个配电网台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互联台区中A、B、C三相功率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以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
[0009]一种柔性分相互联装置,装置包括变流模块、分相互联开关模块、控制模块、分相功率测量模块,其中,
[0010]变流模块与控制模块、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连接,变流模块包括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直流母线连接;
[0011]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与控制模块、配电网台区连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用于通过接入不同数量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不同功率;
[0012]分相功率测量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量互联台区中A、B、C三相电的功率,互联台区包括多个配电网台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互联台区中A、B、C三相功率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以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
[0013]可选地,变流模块还包括一个支撑电容,其中,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分别与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连接,支撑电容用于稳定变流模块的电压。
[0014]可选地,当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为三相三线制结构时,分相互联开关模块包括A相线、B相线、C相线,A相线、B相线、C相线均与配电网台区连接,变流模块中的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分别与A相线、B相线、C相线连接。
[0015]可选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还包括多个断路器,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通过三个断路器分别与A相线、B相线、C相线连接;当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处于功率调节状态时,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A相线、B相线、C相线之间的三个断路器只有一个处于闭合状态。
[0016]可选地,当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为三相四线制结构时,分相互联开关模块包括A相线、B相线、C相线、中性线,A相线、B相线、C相线与配电网台区连接,变流模块中的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中性线连接,剩余的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分别与A相线、B相线、C相线连接。
[0017]可选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还包括多个断路器,除去与中性线连接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剩余的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通过三个断路器分别与A相线、B相线、C相线连接;当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处于功率调节状态时,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A相线、B相线、C相线之间的三个断路器只有一个处于闭合状态。
[0018]可选地,根据互联台区中A、B、C三相功率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包括:
[0019]计算互联台区A、B、C三相功率与互联台区的平均功率的差值;
[0020]根据互联台区A、B、C三相功率与互联台区的平均功率的差值和互联台区偏离经济运行功率的最大差值计算变流模块的容量;
[0021]根据变流模块的容量和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总数量计算每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能够提供的功率;
[0022]根据每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能够提供的功率与互联台区A、B、C三相需求功率分别计算互联台区A、B、C三相需要接入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
[0023]根据计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通过闭合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A、B、C三相的断路器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
[0024]可选地,根据互联台区中A、B、C三相功率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包括:
[0025]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互联台区中每一个配电网台区的最大的A、B、C三相不平衡功率得到三相不平衡调节功率和偏离经济运行功率区间的最大差值;
[0026]根据三相不平衡调节功率和偏离经济运行功率区间的最大差值得到变流模块的容量;
[0027]根据变流模块的容量和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总数量计算每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能够提供的功率;
[0028]根据互联台区的A、B、C三相实时功率,计算配电网台区中三相不平衡调节需求功率;
[0029]根据三相不平衡调节需求功率对配电网台区进行调节,当调节后的配电网台区未处于经济运行功率区间时,计算配电网台区的三相偏离经济运行功率区间的最小差值;
[0030]根据三相不平衡调节需求功率和三相偏离经济运行功率区间的最小功率得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A、B、C三相的需求功率;
[0031]根据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A、B、C三相的需求功率计算每一相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通过闭合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中A、B、C三相的断路器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
[0032]一种柔性分相互联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柔性分相互联装置,方法包括:
[0033]获取互联台区A、B、C三相的实时功率,互联台区包括多个配电网台区;
[0034]根据互联台区A、B、C三相的实时功率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以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
[0035]可选地,根据互联台区A、B、C三相的实时功率控制接入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以向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具体包括:
[0036]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互联台区中每一个配电网台区的最大的A、B、C三相不平衡功率得到三相不平衡调节功率和偏离经济运行功率区间的最大差值;
[0037]根据三相不平衡调节功率和偏离经济运行功率区间的最大差值得到变流模块的容量;
[0038]根据变流模块的容量和功率调控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变流模块、分相互联开关模块、控制模块、分相功率测量模块,其中,所述变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变流模块包括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多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配电网台区连接,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用于通过接入不同数量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向所述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不同功率;所述分相功率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量互联台区中A、B、C三相电的功率,所述互联台区包括多个配电网台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互联台区中A、B、C三相功率控制接入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以向所述配电网台区分相输出可控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模块还包括一个支撑电容,其中,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分别与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支撑电容用于稳定所述变流模块的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为三相三线制结构时,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包括A相线、B相线、C相线,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均与所述配电网台区连接,所述变流模块中的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分别与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还包括多个断路器,所述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通过三个断路器分别与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连接;当所述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处于功率调节状态时,所述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之间的三个断路器只有一个处于闭合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为三相四线制结构时,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包括A相线、B相线、C相线、中性线,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与配电网台区连接,所述变流模块中的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中性线连接,剩余的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分别与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还包括多个断路器,除去与所述中性线连接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剩余的每一个功率调控支撑单元通过三个断路器分别与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连接;当所述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处于功率调节状态时,所述功率调控支撑单元与所述A相线、所述B相线、所述C相线之间的三个断路器只有一个处于闭合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柔性分相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互联台区中A、B、C三相功率控制接入所述分相互联开关模块的功率调控支撑单元的数量,包括:根据历史时间段内互联台区中每一个配电网台区的最大的A、B、C三相不平衡功率得到三相不平衡调节功率和偏离经济运行功率区间的最大差值;根据所述三相不平衡调节功率和所述偏离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东刘红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