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程用高速公路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00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用高速公路防护栏,包括水泥桩、插杆及外护栏套,所述插杆呈上宽下窄的倒凸型结构,且其固定安装在水泥桩上端面中心处,且外护栏套活动安装在水泥桩上,所述外护栏套两侧面靠近上下端处固定安装有凹形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泥桩、插杆、外护栏套、卡位件一及若干组可拆卸的分支栏杆等,实现在外护栏套与水泥桩的快速稳定连接的基础上,解决传统的防护栏通过螺钉等工具固定在相应的水泥桩上而致对水泥桩损伤的情况,方便日常维护;通过设置卡位件二,其与卡位件一配合,实现外护栏套与水泥桩的快速分离,方便对主栏杆的修缮、更换,进一步优化防护栏的拆装结构。进一步优化防护栏的拆装结构。进一步优化防护栏的拆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程用高速公路防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栏
,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用高速公路防护栏。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公路车流量车速快,道路两侧均设置防护栏,以便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高速公路上的防护栏需要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公路护栏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0003]而传统的防护栏与水泥桩之间固定方式,一般是通过多组螺钉等工具固定在相应的水泥桩上,该种连接方式易造成防护栏与水泥桩之间拆卸较为麻烦,并且开槽打孔也易破坏水泥桩本体以及影响后续防护栏的固定效果,不利于防护栏的日常维护工作;另外,由于现有的防护栏大多是由一组主栏杆与若干分支杆体之间固定连接而合成的,然而在恶劣天气状况下或是由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主杆体或者部分分支杆体损坏的,则会影响防护栏整体防护效果,而主、支杆体连接方式直接造成对损坏的杆体更换难度增大,同样不利于日常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设置水泥桩、插杆、外护栏套、卡位件一及若干组可拆卸的分支栏杆等,实现在外护栏套与水泥桩的快速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程用高速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桩(1)、插杆(2)及外护栏套(3),所述插杆(2)呈上宽下窄的倒凸型结构,且其固定安装在水泥桩(1)上端面中心处,且外护栏套(3)活动安装在水泥桩(1)上,所述外护栏套(3)两侧面靠近上下端处固定安装有凹形卡座(4),且凹形卡座(4)前后内壁处均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外护栏套(3)一侧面的两组凹形卡座(4)内部均卡接有横杆(6),每组所述横杆(6)前端面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圆槽(7),所述横杆(6)一端卡接在凹形卡座(4)内部,其中一组所述螺纹槽(5)及圆槽(7)内部之间共同贯穿连接有螺纹杆,上下两组所述横杆(6)之间由左至右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分支栏杆(8),每组所述分支栏杆(8)上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筒(9),所述分支栏杆(8)上下端的套筒(9)分别套接在上下两组横杆(6)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用高速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栏套(3)底面呈开口结构,且外护栏套(3)内部开设有内槽(10),所述内槽(10)内部高度为外护栏套(3)高度的三分之二,且内槽(10)内部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卡位件一(11),所述内槽(10)内部位于卡位件一(11)上端处设置有卡位件二(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用高速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一(11)包括两组对称的夹杆一(111),所述夹杆一(111)呈L形结构设置,两组所述夹杆一(111)远离对方的一侧面均铰接有卡位框(112),两组所述卡位框(112)分别固定安装在内槽(10)两侧内壁处,两组所述夹杆一(111)对立面靠近底部位置分别呈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杨福云张葛朱晗李迎雪李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