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炉后烟道与支架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004 阅读:8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后烟道与支架一体化结构。它包括空预器出口至电除尘器入口烟道及支架、电除尘器出口烟道及支架、进烟囱水平烟道及支架;所述各烟道均为方形桁架式结构,所述方形桁架式结构由四片平面桁架及内衬钢板组合成封闭空间结构,前述各烟道由各自的支架支承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大跨度结构布置,将烟道本体作为结构体系的一部分,作为桁架梁与支架一起共同承担各种荷载。其结构体系布置简单明了,传力路线清晰,外观效果好。由于充分利用了烟道本体的强度,取消绝大部分烟道内撑杆,烟气阻力减小,降低了烟道内撑杆腐蚀带来的维修费用。通过对比得知采用本产品可节省钢材量25%,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产物或燃烧残渣的清除或处理;烟道,更具体地说涉及 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后烟道与支架一体化结构。技术背景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容量机组如600丽,1000丽等煤耗低,单位容量排 放低等优点,大容量机组已成为燃煤电厂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大容量机组火力发电厂的炉 后烟道的钢材使用量较大,如一个两台600丽机组的常规火力发电厂仅炉后烟道本身约使 用钢材2500吨左右,而烟道与支架的钢材使用量亦为2500吨,烟道与支架的钢材使用量比 例约为l : 1。 在现有的设计分工中,电厂炉后烟道系统的烟道本体通常由热机专业设计,土建 专业则将烟道本体视为一个设备,根据热机专业提供的荷载资料及烟道支座位置来设计支 架,二者结合才能完成炉后烟道系统的最终设计。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设计的现有炉后烟道 的缺点是烟道的结构仅考虑烟气流动对烟道本体的冲击造成的振动影响以及保证烟道本 体的刚度来决定烟道本体的钢板厚度、横竖向加固肋的规格和间距等,不考虑它直接作为 结构受力构件直接参与抵抗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作用,其结果是烟道钢结构的材料特性并 未充分发挥,是一种潜在浪费。在大力倡导创新发展和可持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力发电厂炉后烟道与支架一体化结构,它包括空预器出口至电除尘器入口烟道及支架、电除尘器出口烟道及支架、进烟囱水平烟道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空预器出口至电除尘器入口烟道、电除尘器出口烟道、进烟囱水平烟道为方形桁架式结构,所述方形桁架式结构由四片平面桁架及内衬钢板组合成封闭空间结构,前述电除尘器入口烟道、电除尘器出口烟道、进烟囱水平烟道与各自的支架支承连接,所述的各自的支架支承连接中至少有一个以上的连接为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单艳花马俊华陆卯生范德才栗树果程化南张栋苏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