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88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包括定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高模具固定在移动托盘上,定高模具的上方设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两侧设有肘夹,定高模具的下线位置的上方设有气缸下摆打开机构,下线位置的一侧设有下线推料气缸机构,下线位置的另一侧设有下线通道。同现有技术相比,整套产品下线为全自动完成,减少人工劳动力,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空气滤清器制造过程中,滤网和端盖需要用混合胶粘牢,混合胶需要较长的固化时间,在固化时间内需要用到定高模具固定,定型高度才能满足产品尺寸公差。以往通过人工把产品放进定高模具,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人工取出产品,效率低下。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自动下线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包括定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高模具固定在移动托盘上,定高模具的上方设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两侧设有肘夹,定高模具的下线位置的上方设有气缸下摆打开机构,下线位置的一侧设有下线推料气缸机构,下线位置的另一侧设有下线通道。
[0005]所述移动托盘的下方设有倍速链输送线,倍速链输送线在下线位置设有阻挡气缸。
[0006]所述上盖板的上方设有弹簧。
[0007]所述气缸下摆打开机构的气缸与圆杆连接。
[0008]所述气缸下摆打开机构包括支架、气缸和圆杆,所述支架为L形,支架固设在下线位置的斜上方,气缸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架上方的一端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圆杆的一端连接,圆杆中间通过销轴与支架下方的一端连接。
[0009]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整套产品下线为全自动完成,减少人工劳动力,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放大示意图。
[0012]参见图1,其中,1是移动托盘,2是定高模具,3是阻挡气缸,4是下线推料气缸机构,5是气缸下摆打开机构,6是下线通道,7是倍速链输送线,8是圆杆,9是肘夹,10是上盖板,11是弹簧,12是支架,13是气缸。
实施方式
[0013]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

图2所示,定高模具2固定在移动托盘1上,定高模具2的上方设有上盖板10,上盖板10的两侧设有肘夹9,定高模具2的下线位置的上方设有气缸下摆打开机构5,下线位
置的一侧设有下线推料气缸机构4,下线位置的另一侧设有下线通道6。
[0015]移动托盘1的下方设有倍速链输送线7,倍速链输送线7在下线位置设有阻挡气缸3。
[0016]上盖板10的上方设有弹簧11,弹簧11起到复位作用。
[0017]气缸下摆打开机构5包括支架12、气缸13和圆杆8,所述支架12为L形,支架12固设在下线位置的斜上方,气缸13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架12上方的一端连接,气缸13的活塞杆与圆杆8的一端连接,圆杆8中间通过销轴与支架12下方的一端连接。
[0018]本技术使用时,人工把产品放进定高模具2中,松开轴夹9,弹簧11将上盖板10压住产品。定高模具2固定在移动托盘1上,移动托盘1在倍速输送链7上移动。当产品定型冷却到一定时间后,阻挡气缸3顶升,挡下移动托盘1停在下线位置,气缸下摆打开机构5的气缸13收缩,将圆杆8拨动,圆杆8的一端向下压住肘夹9的手柄,肘夹9顶升上盖板10给出产品退出空间,下线推料气缸机构4推出产品到下线通道6。
[0019]整套产品下线为全自动完成,减少人工劳动力,提高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包括定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高模具(2)固定在移动托盘(1)上,定高模具(2)的上方设有上盖板(10),上盖板(10)的两侧设有肘夹(9),定高模具(2)的下线位置的上方设有气缸下摆打开机构(5),下线位置的一侧设有下线推料气缸机构(4),下线位置的另一侧设有下线通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高模具自动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托盘(1)的下方设有倍速链输送线(7),倍速链输送线(7)在下线位置设有阻挡气缸(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海斌申祥劭杨俊越李科研张红伟高升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峰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