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84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麦水稻播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包括:种子箱,内部设置有筛网,且种子箱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下种板;槽轮壳体,内部设置有槽轮,槽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卡齿;盖板,设置在槽轮壳体的一侧,盖板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有益效果为:筛网可以把种子下落重量分散一下,然后种子自然流淌到下种板内部,自然流淌的种子密度基本一样,然后通过槽轮对种子进行播种,避免种子磕损,且改变播种数量时,只需要直接拆卸盖板,然后对槽轮进行更换即可。后对槽轮进行更换即可。后对槽轮进行更换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小麦水稻播种
,具体为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小麦和水稻是主要的粮食,因此会在合适的季节播种,播种是将播种材料按一定数量和方式,适时播入一定深度土层中的作业,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0003]现有的播种装置包括外槽轮,外槽轮和外孔型的轮与壳体之间会对种子进行磕碰,造成种子破坏比例比较大,破坏掉的种子落地后霉变,对好的种子发育的根系进行污染,引起腐烂,田间作业时种子的投入成本增加的同时,对好的苗进行病菌污染,也污染土地,降低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所述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包括:
[0006]种子箱,种子箱的内部设置有筛网,且种子箱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下种板;
[0007]槽轮壳体,槽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槽轮,槽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卡齿;
[0008]盖板,盖板设置在槽轮壳体的一侧,盖板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
[0009]优选的,所述种子箱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筛网设置在种子箱的内部中心位置,筛网的大小和种子箱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下种板与种子箱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下种板的端部与种子箱的内部相连通,且下种板呈倾斜状态,下种板的横截面呈“匚”型结构,下种板远离种子箱的一端端部与槽轮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下种板的另一端与槽轮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下种板的端部与种子箱的内部相连通,且下种板呈倾斜状态,下种板的横截面呈“匚”型结构,下种板远离种子箱的一端端部与槽轮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下种板的另一端与槽轮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槽轮的大小和槽轮壳体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槽轮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卡合槽,卡合槽的内部插接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大小和卡合槽的内部大小相匹配,第一连接轴远离槽轮的一端穿过槽轮壳体的侧壁并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槽轮壳体的外侧侧壁中心位置。
[0013]优选的,所述卡齿固定设置在槽轮的外表面,卡齿的大小和槽轮的大小相匹配,卡齿呈三角形结构,卡齿设置有多组,多组卡齿呈圆周状态均匀对称分布,且每组卡齿的侧壁均开设有种子口,种子口设置有多组,多组种子口均匀对称分布。
[0014]优选的,所述槽轮壳体远离转动电机的一侧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
一限位槽开设有四组,四组第一限位槽呈圆周状态均匀对称分布,且每组第一限位槽的端面均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二限位槽,两组第二限位槽以第一限位槽为中心进行对称分布,且其中两组第一限位槽之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开设在槽轮壳体的侧壁。
[0015]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大小和槽轮壳体的侧壁大小相匹配,且盖板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呈“T”型结构,限位块的大小和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的大小相匹配,限位块设置有四组,四组限位块分别对应四组第一限位槽,且盖板的侧壁中心位置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大小和卡合槽的大小相匹配。
[0016]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外侧侧壁插接设置有插杆,插杆贯穿盖板的侧壁,且插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固定设置在插杆的端部和盖板的侧壁之间,插杆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端部大小和固定孔的内部大小相匹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出的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筛网可以把种子下落重量分散一下,然后种子自然流淌到下种板内部,自然流淌的种子密度基本一样,然后通过槽轮对种子进行播种,避免种子磕损,且改变播种数量时,只需要直接拆卸盖板,然后对槽轮进行更换即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槽轮与卡齿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槽轮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盖板结构侧视图。
[0026]图中:种子箱1、筛网2、下种板3、槽轮壳体4、转动电机5、出种口6、盖板7、槽轮8、卡合槽9、卡齿10、种子口11、第一连接轴12、固定孔13、第一限位槽14、第二限位槽15、插杆16、复位弹簧17、限位块18、第二连接轴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请参阅图1

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包括:
[0030]种子箱1,种子箱1的内部设置有筛网2,且种子箱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下种板3;槽轮壳体4,槽轮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槽轮8,槽轮8的外表面设置有卡齿10;盖板7,盖板7设置
在槽轮壳体4的一侧,盖板7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8;
[0031]通过筛网2先对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完的种子通过下种板3流入到槽轮壳体4的内部,然后通过槽轮壳体4和卡齿10的配合,对种子进行播种,而盖板7的拆卸,可以随时对槽轮8进行更换。
[0032]实施例二
[003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槽轮8的转动,从而实现对种子的播种,种子箱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筛网2设置在种子箱1的内部中心位置,筛网2的大小和种子箱1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下种板3与种子箱1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下种板3的端部与种子箱1的内部相连通,且下种板3呈倾斜状态,下种板3的横截面呈“匚”型结构,下种板3远离种子箱1的一端端部与槽轮壳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下种板3的另一端与槽轮壳体4的内部相连通,槽轮壳体4的内部通过下种板3与种子箱1的内部相连通,且槽轮壳体4远离下种板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出种口6,出种口6贯穿槽轮壳体4,出种口6呈倾斜状态,槽轮8的大小和槽轮壳体4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槽轮8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卡合槽9,卡合槽9的内部插接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2,第一连接轴12的大小和卡合槽9的内部大小相匹配,第一连接轴12远离槽轮8的一端穿过槽轮壳体4的侧壁并与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5固定设置在槽轮壳体4的外侧侧壁中心位置,卡齿10固定设置在槽轮8的外表面,卡齿10的大小和槽轮8的大小相匹配,卡齿10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包括:种子箱(1),种子箱(1)的内部设置有筛网(2),且种子箱(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下种板(3);槽轮壳体(4),槽轮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槽轮(8),槽轮(8)的外表面设置有卡齿(10);盖板(7),盖板(7)设置在槽轮壳体(4)的一侧,盖板(7)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箱(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筛网(2)设置在种子箱(1)的内部中心位置,筛网(2)的大小和种子箱(1)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下种板(3)与种子箱(1)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板(3)的端部与种子箱(1)的内部相连通,且下种板(3)呈倾斜状态,下种板(3)的横截面呈“匚”型结构,下种板(3)远离种子箱(1)的一端端部与槽轮壳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下种板(3)的另一端与槽轮壳体(4)的内部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壳体(4)的内部通过下种板(3)与种子箱(1)的内部相连通,且槽轮壳体(4)远离下种板(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出种口(6),出种口(6)贯穿槽轮壳体(4),出种口(6)呈倾斜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水稻防破损播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8)的大小和槽轮壳体(4)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且槽轮(8)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卡合槽(9),卡合槽(9)的内部插接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2),第一连接轴(12)的大小和卡合槽(9)的内部大小相匹配,第一连接轴(12)远离槽轮(8)的一端穿过槽轮壳体(4)的侧壁并与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5)固定设置在槽轮壳体(4)的外侧侧壁中心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甡锋金立功温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