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57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所述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包括:K个激光器,K个光电转换器,K个波分解复用器,K组方位可调光延迟器,K个波分解复用器,K个1:N光功分器,K组俯仰可调光延迟器,K组波分解复用器,N组波分复用器,N组光电转换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架构设置利用光学编码特性,从架构上对多波束形成方法进行了优化,实现了灵活扫描的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克服了现有发射多波束在同时全孔径增益多波束、超宽带、宽空域覆盖、灵活扫描、资源开销小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资源开销小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资源开销小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波长编码的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适用于宽带雷达、电子战和通信等系统的信号发射。

技术介绍

[0002]多波束形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战及5G通信系统中,它是对不同方向到达的信号用不同的权系数矢量对各阵元的输出进行幅度和相位加权,使得同一目标信号同相相加,获得某一方向上的最大输出。其中,同时接收多波束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发射多波束方面,如何在不损失增益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具备独立、灵活扫描能力的同时多个发射波束,仍然是一个难题。
[0003]目前的技术体制中,能够实现发射多波束的主要有部分孔径发射多波束、Butler矩阵、发射DBF、发射透镜多波束和光学发射多波束[1

3]。其中,部分孔径方法即是将整个发射天线阵面划分为若干个发射阵面,每个阵面只占整个发射天线阵面的一部分,它们形成各自的波束,该方法的特点是形成的各发射波束独立可控,但明显的问题是各波束无法利用全阵列孔径,增益损失较大;Butler矩阵方法是增益无损的多波束形成方法,各波束均可利用整个阵面的天线孔径,获得全孔径增益,并且多波束之间具有正交性,每一个波束最大值方向均与其它波束的零值方向重合,具有较高的波束隔离度,但是该方法形成的波束不具备独立扫描能力;发射DBF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同时多波束形成能力,但由于受到A/D转换速率和信号处理能力以及实时性要求的限制,带宽比较窄(典型值400MHz);发射透镜多波束带宽大、成本低,但会出现覆盖角度较小(典型值
±
22.5
°
)、边缘波束增益下降严重(典型值7~10dB)等问题,尤其是透镜多波束的波位无法控制,通常按照3dB交叠(高频交叠更深),这种情况下对于最大干扰ERP的保持不利。而光学发射多波束采用的是光学波束合成方法,除了光固有的大带宽(同时覆盖6~18GHz甚至更宽)优点外,还具有灵活控制波束(可以以小于1
°
和低于1dB的交叠)连续精密跟踪目标的优点,且可以获得全孔径增益。
[0004]另一方面,目前的技术体制大多针对一维线阵波束形成,对于二维发射多波束网络,在增加一个维度后,阵元信息和覆盖空域倍增,波束形成网络规模显著增加,造成了规模、结构、成本增加的同时,性能发生了明显恶化。因此,必须从架构层面优化多波束形成方法,降低网络对器件性能及规模的要求,同时满足两个维度独立的波束扫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本专利技术系统架构设置利用光学编码特性,从架构上对多波束形成方法进行了优化,实现了灵活扫描的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克服了现有发射多波束在同时全孔径增益多波束、超宽带、宽空域覆盖、灵活扫描、资源开销小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所述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包括:K个激光器,分别为激光器1~激光器K,分别用于提供直流光载波,各激光器包含λ1~λ
M
的波长数,其中K对应波束个数,M对应阵元列数目;K个光电转换器,分别为光电转换器1~光电转换器K,分别用于将接收的各微波信号调制到各激光器发射的光载波上,形成微波光子信号;K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为波分解复用器01~波分解复用器0K,分别用于将接收的1路微波光子信号分成M路单波长信号;K组方位可调光延迟器,每组包含M个方位可调光延迟器,分别为方位可调光延迟器11~方位可调光延迟器KM,其中,各组M个方位可调光延迟器分别接收对应波分解复用器发出的M路单波长,并完成光延迟量调节,并改变方位维度的波束方向;K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为波分解复用器01~波分解复用器0K,各波分解复用器分别用于将K组方位可调光延迟器调节后的M个波长信号合为一路信号;K个1:N光功分器,分别为1:N光功分器1~1:N光功分器K,分别用于将K个波分解复用器发出的波分复用信号等分为N个光信号,其中N对应阵元行数目;K组俯仰可调光延迟器,每组包含N个俯仰可调光延迟器,分别为俯仰可调光延迟器11~俯仰可调光延迟器KN,其中,各组N个方位可调光延迟器分别接收对应1:N光功分器发出的N路光信号,用于完成俯仰维度的波束方向调节;K组波分解复用器,每组包含N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为波分解复用器11~波分解复用器KN,其中,各组的N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接受对应组的俯仰可调光延迟器光信号,并分别将1路波分复用信号分成N路单波长信号;N组波分复用器,每组包含M个波分复用器,分别为波分复用器11~波分复用器NM,其中,各组内每个波分复用器分别接收K组波分解复用器中相应编号的波分解复用器发出的单波长信号,并将接收的K各波长信号合为1路信号;N组光电转换器,每组包含M个光电转换器,分别为光电转换器11~光电转换器NM,各组光电转换器分别将对应组波分复用器的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
[0007]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波分解复用器01~波分解复用器0K,还被配置为对接收的波长信号进行波长滤波。
[0008]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波分解复用器01~波分解复用器0K的通道中心波长与各激光器中的各个波长相对应。
[0009]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K组方位可调光延迟器中各方位可调光延迟器通过进行光延迟量调节,实现方位维度的任意方向对齐。
[0010]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K组俯仰可调光延迟器中各俯仰可调光延迟器通过进行俯仰维度的波束方向调节,实现俯仰维度的任意方向对齐。
[00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经过俯仰可调光延迟器俯仰维度延迟调节后的信号再次通过波分解复用器将每个波长信号分离出来,然后再由波分复用器进行耦合,得到M*N个新的波分复用信号,最后,利用M*N个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成微波信号,实现了K个同时发射波束形成。
[0012]前述本专利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
专利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系统比以微波网络为主的波束形成、数字波束形成等技术得到的波束在宽带性、高速性、并行性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形成同时多个全阵增益波束时具有更低系统复杂度、更低处理资源、更低功耗以及实时处理等优点。此外,采用“光学波长编码+可调光延迟”体制的二维架构,从架构层面对二维光学发射多波束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显著降低波束网络规模,在保证每个波束获得全孔径增益的同时实现波束独立灵活扫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系统波束拓扑简化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统二维发射多波束形成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全孔径增益光学发射多波束形成系统包括:K个激光器,分别为激光器1~激光器K,分别用于提供直流光载波,各激光器包含λ1~λ
M
的波长数,其中K对应波束个数,M对应阵元列数目;K个光电转换器,分别为光电转换器1~光电转换器K,分别用于将接收的各微波信号调制到各激光器发射的光载波上,形成微波光子信号;K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为波分解复用器01~波分解复用器0K,分别用于将接收的1路微波光子信号分成M路单波长信号;K组方位可调光延迟器,每组包含M个方位可调光延迟器,分别为方位可调光延迟器11~方位可调光延迟器KM,其中,各组M个方位可调光延迟器分别接收对应波分解复用器发出的M路单波长,并完成光延迟量调节,并改变方位维度的波束方向;K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为波分解复用器01~波分解复用器0K,各波分解复用器分别用于将K组方位可调光延迟器调节后的M个波长信号合为一路信号;K个1:N光功分器,分别为1:N光功分器1~1:N光功分器K,分别用于将K个波分解复用器发出的波分复用信号等分为N个光信号,其中N对应阵元行数目;K组俯仰可调光延迟器,每组包含N个俯仰可调光延迟器,分别为俯仰可调光延迟器11~俯仰可调光延迟器KN,其中,各组N个方位可调光延迟器分别接收对应1:N光功分器发出的N路光信号,用于完成俯仰维度的波束方向调节;K组波分解复用器,每组包含N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为波分解复用器11~波分解复用器KN,其中,各组的N个波分解复用器分别接受对应组的俯仰可调光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敏慧李睿何梓昂崔岩周涛邹灵乐刘静娴陈智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