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态碘-129连续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55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态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
,具体涉及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电站动力堆乏燃料的燃耗深,放射性碘的裂变产额高,因此核燃料元件后处理场所工艺管道内气载排出物中,会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碘。它们能通过呼吸道和食物迅速、高度地富集在人体的甲状腺造成病变,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其中
129
I半衰期为1.57
×
107年,对人体和环境具有长期的危害,因此对
129
I的放射性活度监测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由于裂变气体中
85
Kr的活度比
129
I高106量级,因此监测
129
I的放射性活度时,需要剔除
85
Kr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0003]目前在核燃料元件后处理场所工艺管道内测量
129
I的方式为:分两路交替进行待测气体取样及Kr

85吹洗并测量,即先将待测气体通过管路通入碘盒1中,一段时间后将待测气体通过管路通入碘盒2中,再将清洁空气通入碘盒1中吹洗管路中的Kr

85,吹洗完毕后,使用探测器对碘盒1内的
129
I进行测量,将清洁空气通入碘盒2中吹洗管路中的Kr

85,吹洗完毕后,再将探测器通过步进电机移到碘盒2部位,对碘盒2内的
129
I进行测量,最后通过多道分析器根据能量范围获取
129
I的剂量。
[0004]然而,若管路内的
129
I超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预警的设备需要经过T时间冲洗Kr

85后,才能测量到
129
I,时效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包括:
[0006]第一气管,用于通入含碘

129的待测气体;
[0007]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其与第一气管连通;
[0008]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其与第一气管连通,并与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沿着混合气体流动的方向串联;
[0009]电气接线箱,与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和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连接;
[0010]就地显示装置,与电气接线箱电连接。
[0011]进一步,第一气管的进气端与冲洗管路接口端连接,冲洗管路上设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之间依次设有第二截止阀和过滤阀,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与第一气管的出气端之间依次设有流量计、取样泵和第三截止阀。
[0012]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压差计和第二压差计,第一压差计并联设于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两端,第二压差计并联设于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两端。
[0013]进一步,电气接线箱与第一压差计、第二压差计、流量计、取样泵电连接。
[0014]进一步,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和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均包括:
[0015]铅室,其包括铅室上板,铅室上板底部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底部设有铅室下
板;
[0016]铅室闷盖,其固定设于铅室上板顶部;
[0017]铅室支架,其固定设于铅室下板的底部;
[0018]探测器固定装置,其设于铅室上板上,探测器固定装置底部位于环形空腔内,探测器固定装置侧壁设有与底部的第一通孔连通的气体接入管,探测器固定装置顶部设有探测器,探测器与第一通孔连通;
[0019]碘盒升降装置,其设于铅室下板上;
[0020]碘盒,其设于探测器固定装置和碘盒升降装置之间。
[0021]进一步,探测器固定装置包括内胆,内胆顶部设有环形盖板,底部设有第一通孔,环形盖板顶部设有探测器,环形盖板底部与内胆之间设有浮空套,浮空套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内胆的侧壁设有气体接入管,气体接入管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另一端伸出环形空腔。
[0022]进一步,碘盒升降装置包括:
[0023]“T”型螺母,其固定设于铅室下板上;
[0024]螺杆,其中部螺接于“T”型螺母上,螺杆顶部通过单向浮动轴承1803与浮动台转动连接;
[0025]手轮,其与螺杆底部固定连接。
[0026]进一步,探测器包括:
[0027]硅酸钇晶体;
[0028]硅光电倍增管,与硅酸钇晶体通过光导耦合;
[0029]运放电路板,与硅光电倍增管输出端连接;
[0030]模数转换器,与运放电路板输出端连接;
[0031]FPGA电路板,与模数转换器输出端连接,FPGA电路板第一输出端与就地显示装置连接,FPGA电路板第二输出端与数模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数模转换电路输出端与硅光电倍增管连接。
[003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气管,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与第一气管连通,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与第一气管连通,并与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沿着混合气体流动的方向串联,就地显示装置与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和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连接。通过对核燃料元件后处理场所工艺管道内气载排出物中的放射性
129
I进行连续监测的同时,扣除Kr

85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需要经过冲洗Kr

85所需要的时间即可测量
129
I,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关系图。
[003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36]图3为本技术的碘

129探测装置立体图。
[0037]图4为本技术的碘盒、探测器固定装置及碘盒升降装置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
[0039]第一气管1,用于通入含碘

129的待测气体;
[0040]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其与第一气管1连通;
[0041]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3,其与第一气管1连通,并与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沿着混合气体流动的方向串联;
[0042]流量计9,设于所述第一气管1上,并与所述第二碘

129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管(1),用于通入含碘

129的待测气体;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其与所述第一气管(1)连通;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3),其与所述第一气管(1)连通,并与所述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沿着混合气体流动的方向串联;流量计(9),设于所述第一气管(1)上,并与所述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3)沿着所述混合气体流动的方向串联;电气接线箱,与所述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所述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3)和所述流量计(9)电连接;就地显示装置(4),与所述电气接线箱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1)的进气端与冲洗管路(5)接口端连接,所述冲洗管路(5)上设有第一截止阀(6),所述第一气管(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之间依次设有第二截止阀(7)和过滤阀(8),所述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3)与所述第一气管(1)的出气端之间依次设有流量计(9)、取样泵(10)和第三截止阀(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差计(12)和第二压差计(13),所述第一压差计(12)并联设于所述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两端,所述第二压差计(13)并联设于所述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3)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接线箱与所述第一压差计(12)、第二压差计(13)、流量计(9)、取样泵(10)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态碘

129连续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碘

129探测装置(2)和所述第二碘

129探测装置(3)均包括:铅室(14),其包括铅室上板(1401),所述铅室上板(1401)底部设有环形空腔(1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王学诚屈弋翔杨博元常剑王晖冯东山汤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