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47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包括电弧喷嘴,所述电弧喷嘴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有偶数个磁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电弧增材时单个熔池中只能熔化单一一种金属焊丝的局限,实现多种金属丝材共熔池的增材效果。的增材效果。的增材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钨极氩气保护焊TIG、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等在单个熔池中只能熔化单种金属焊丝。由于电弧具有扩散性,中间能量集中的部分尺寸有限,无法将多个伸入熔池的金属焊丝同时熔化,而双丝MIG需要通过建立了两个熔池,才可以同时熔化两种不同的焊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0005]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包括电弧喷嘴,所述电弧喷嘴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有偶数个磁极组件。
[0006]进一步地,每个磁极组件由钕铁硼磁铁构成。
[0007]进一步地,每个磁极组件由铁芯与电磁线圈组成。
[0008]进一步地,每个磁极组件中电磁线圈的电压为200

380V,频率为50

50000Hz,电流为0.001

500A。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弧喷嘴的圆周方向上且位于所有磁极组件的内侧设有水冷流道。
[0010]进一步地,磁极组件的数量为4

12套,均匀分布于电弧喷嘴的圆周方向上。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突破传统电弧增材时单个熔池中只能熔化单一一种金属焊丝的局限,实现多种金属丝材共熔池的增材效果。r/>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5]图3为分别在电弧喷嘴四周布置4组、6组、8组和12组磁极组件的结构图。
[0016]图4为电弧喷嘴圆周方向设置水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至图4,本技术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包括电弧喷嘴1,所述电弧喷嘴1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有4

12个且为偶数个磁极组件2。
[0019]本技术中的磁极组件2可采用强力钕铁硼磁铁构成。也可以采用铁芯和电磁
线圈组成。采用用铁芯和电磁线圈组成时,电磁线圈为铜导线,紧密缠绕在铁芯上,通过线圈的缠绕方向以及电流的流向控制电磁的方向。
[0020]各组电磁线圈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频率、电压、电流大小及方向。电磁线圈的电压为200

380V,频率为50

50000Hz,电流为0.001

500A。控制系统由PLC及电脑上位机组成。各磁极组件连接PLC及电脑控制系统,由PLC及电脑控制系统进行各电参数的下达,如图2。
[0021]在电弧喷嘴1的圆周方向上且位于所有磁极组件2的内侧设有水冷流道3,水冷流道3为水冷环,通过冷却水循环,防止电弧工作时电磁线圈过热。各磁极组件通过连接板与喷嘴外侧的水冷管连接在一起。所有的磁极组件及水冷环全部固定在焊枪外侧的机器人手臂或焊枪移动装置上。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弧喷嘴(1),所述电弧喷嘴(1)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有偶数个磁极组件(2);所述电弧喷嘴(1)的圆周方向上且位于所有磁极组件(2)的内侧设有水冷流道(3);所述水冷流道(3)为水冷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磁极组件(2)由钕铁硼磁铁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磁极组件(2)由铁芯与电磁线圈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捷王克鸿王波彭勇黄勇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