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阻力高效换热的掺混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水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热流体与冷流体充分混合的掺混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冷却水系统中水位过低的时候,有时候采用掺混管结构混合冷水与热水,以此控制冷却水系统控制的出口温度。
[0003]传统的掺混管结构如图1,2,3所示,其由法兰一、二1,5、接管一、二2,4、前盖板3、隔板6、筒体7、肋板8及底板9组成。冷流体通过顶部进入掺混管、热流体通过一侧进入掺混管。热冷流体相遇后相互掺混,后经过5个半圆形隔板绕流后从掺混管另一侧流出。
[0004]传统掺混管掺混效果消耗,流体流过隔板时产生了较大的紊流,使得热流体与冷流体能够充分混合。但是传统掺混管的也因此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
[0005]因此基于上述的问题,需要提出一种低阻力高效换热的掺混管结构。该结构的使用能够使得掺混管内部掺混更为高效,掺混管内部产生的流动阻力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低阻力高效换热的掺混管结构,该结构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力高效换热的掺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管、前盖板、壳体、固定板、多孔板底板、隔板、底板,所棕壳体的前部上设有热流体入口,所述壳体的前盖板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多孔管,多孔管前端设有冷流体入口,后端设有多孔板底板,形成圆柱绕流与小孔射流的流动结构,能够使得掺混管内部的掺混能力增强;壳体的后部上设有混合流体出口;壳体的后部内焊接有两块隔板,后端焊接有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高效换热的掺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焊接于多孔管的尾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高效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阳,赵峰,杜晓东,李一兴,周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