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31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建施工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框,移动框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移动框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限位框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支撑柱、移动框、限位框、第一固定组件、调节杆、支撑板和第二固定组件,根据需求调节移动框在支撑柱上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方便对不同高度的基坑内壁进行支护。方便对不同高度的基坑内壁进行支护。方便对不同高度的基坑内壁进行支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土建施工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土建施工即土木建筑工程的建造,涵盖了地上、地下、陆地、水上和水下等范畴内的房屋、道路、铁路、机场、桥梁、水利、港口、隧道、给排水和防护等诸工程范围内的设施与场所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工程物的建设,其包括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等各项技术活动。
[0003]坑基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但是现有的坑基支护结构在对基坑内壁进行支撑时,由于支护结构不便于调节,在对不同高度的基坑内壁进行支撑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支护结构,增加了投入成本,另外大型支护结构也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移动框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所述限位框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05]可选地,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二加固杆与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座、第一转动块和第一螺纹杆,所述移动框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座,所述第一螺纹座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移动框右侧,且与移动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螺纹座、第二螺纹杆、第二转动块,所述限位框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座,所述第二螺纹座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限位框左侧,且与限位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
[0008]可选地,所述调节杆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与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调节杆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圆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支撑柱前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杆配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设置有支撑柱、移动框、限位框、第一固定组件、调节杆、支撑板和第二固定组件,根据需求调节移动框在支撑柱上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本技术支撑高度的目的,可对不同高度的基坑内壁进行支护;在调节好高度后,通过调节调节杆,使支撑板与基坑内壁接触,在支撑板与基坑内壁接触后,利用第二固定组件对调节杆进行固定,使支撑板能够稳定地对基坑内壁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工人安装支护设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板;2、支撑柱;3、移动框;4、第一固定组件;401、第一螺纹座;402、第一转动块;403、第一螺纹杆;5、支撑杆;6、调节杆;7、支撑板;8、第一加固杆;9、固定轴;10、限位框;11、第二固定组件;1101、第二螺纹座;1102、第二螺纹杆;1103、第二转动块;12、第二加固杆;13、卡槽;14、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参考图1

4,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进行说明。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框3,移动框3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4,移动框3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0,限位框10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11,限位框10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6,调节杆6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
[0020]具体为:将底板1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然后根据需求调节移动框3在支撑柱2上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支撑高度的目的,在移动框3移动到所需要的高度以后,利用第一固定组件4进行固定,使得移动框3稳定的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然后进行调节调节杆6,使得支撑板7与基坑内壁接触,在支撑板7与基坑内壁接触以后,利用第二固定组件11就可以将调节杆6固定在限位框10内,这样就可以使得支撑板7稳定地与基坑内壁接触,达到对基坑支护的目的,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安装支护设备。
[0021]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杆12,第二加固杆12与支撑柱2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加固杆12,这时就可以使得支撑柱2与底板1的连接更加稳定。
[0022]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螺纹座401、第一转动块402和第一螺纹杆403,移动框3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座401,第一螺纹座40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03,第一螺纹杆
403贯穿移动框3右侧,且与移动框3之间滑动连接,第一螺纹杆403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402,工作时,在移动框3移动到一定位置以后,通过转动第一转动块402,此时在第一螺纹座401的配合下,带动第一螺纹杆403进行移动,随着第一螺纹杆403的移动就可以对支撑柱2进行挤压,从而增加移动框3与支撑柱2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将移动框3稳定地固定在支撑柱2上,同时也便于调节移动框3的高度,以适用不同高度的基坑。
[0023]第二固定组件11包括第二螺纹座1101、第二螺纹杆1102、第二转动块1103,限位框10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座1101,第二螺纹座1101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02,第二螺纹杆1102贯穿限位框10左侧,且与限位框10之间滑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10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1103,工作时,通过移动调节杆6,使得调节杆6在限位框10内滑动,在支撑板7紧密与基坑内壁接触时,这时转动第二转动块1103,在第二螺纹座1101的配合下就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杆1102进行移动,随着第二螺纹杆1102的移动就可以对调节杆6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调节杆6稳定地固定在限位框10内,这样就方便支撑板7稳定的进行支撑。
[0024]调节杆6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杆8,第一加固杆8与支撑板7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加固杆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框(3),所述移动框(3)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4),所述移动框(3)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0),所述限位框(10)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11),所述限位框(10)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杆(12),所述第二加固杆(12)与支撑柱(2)之间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螺纹座(401)、第一转动块(402)和第一螺纹杆(403),所述移动框(3)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座(401),所述第一螺纹座(40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03),所述第一螺纹杆(403)贯穿移动框(3)右侧,且与移动框(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403)右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宇阳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