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31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菌菇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排出管道、泵体、加热室和加热结构,排出管道和主体相通连接,泵体和主体固定连接,加热室位于主体内部,加热结构位于加热室底部,泵体设置为真空泵,配套设置抽送管道,抽送管道嵌入加热室中,加热室顶部配套设置有湿度和温度传感器。锥形设置的加热室在受到热量的时候能够将其均匀的向四周表面分散,从而达到有效均热加热的效果,加热室在受热过程中,通过夹层腔室有效的达到储存热量的效果,通过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使得加热室达到保温的效果,避免热量的快速流失,而集热腔的设置便于热量集中供给至加热室对其进行加热。于热量集中供给至加热室对其进行加热。于热量集中供给至加热室对其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菌菇种植的
,具体涉及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菌菇中含有多种种类,其营养价值各不同,如草菇和猴头菇等,菌菇是饮食中一道非常美味可口的食材,市场上的菌菇形形色色,有多种种类,菌菇有生长在山间的野生的新鲜菌菇,也有人工培植的菌菇。
[0003]菌菇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此时菌丝组织化,最后形成子实体。生长发育条件:野生菇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20℃左右的环境条件。
[0004]而在对菌菇进行人工培育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的菌菇进行对应的温度以及其他条件的控制,如在猴头菇的生长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其生长环境的湿度,否则便会导致菌菇整体的生长速度会十分缓慢,甚至难以存活,在对其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控制的时候,就会使用到对应的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0005]如申请号为201820020407.4的中国技术,提出了一种猴头菇种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下端装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装有加热线圈,所述筒体上端装有压力显示表,所述筒体上端装有出气阀,所述筒体上端装有温度显示表,所述筒体一侧装有进水口,所述筒体一侧装有液位显示计,所述筒体一侧装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另一端装有真空泵。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而且可减少燃料使用的猴头菇生物质蒸汽产生装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种植户赢得更多的利润。
[0006]上述装置在实际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其中的加热线圈对整个加热室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装置产生能蒸汽,但上述装置中的加热室首先为和装置主体为一体化设置,两者结构之间并未设置导热室以及导热结构,加热线圈在对其进行加热的时候,只能从其底部位置进行单一位置的加热处理,整个加热过程缓慢且耗能较大,整体实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在进行加热处理的时候,通过其中的导热腔室配合导热结构,使得热量聚集至加热室四周位置,热量对其进行包围,大大提高加热效果和速度,同时节省能源,且产生热量之后通过其中的夹层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蒸汽快速流失。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排出管道、泵体、加热室和加热结构,排出管道和主体相通连接,泵体和主体固定连接,加热室位于主体内部,加热结构位于加热室底部,泵体设置为真空泵,配套设置抽送管道,抽送管道嵌入加热室中,加热室顶部
配套设置有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同时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加热结构包括有支撑座、固定侧板、支撑架和第二加热盘,支撑座和固定侧板固定连接,支撑架和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二加热盘和支撑架固定连接,加热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盘,加热室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之间设置为夹层腔室,第二保温夹层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集热腔。
[0010]进一步的,加热室整体设置为锥形腔室,外侧表面通过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包围设置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之间腔室设置为夹层腔室。
[0011]进一步的,集热腔呈梯形腔室内凹设置在第二保温夹层的表面。
[0012]进一步的,导热板整体嵌入设置在夹层腔室中。
[0013]进一步的,第一加热盘和第二加热盘分别位于加热室的底部居中位置和两侧位置,两者均设置为电加热盘,第二加热盘同时位于集热腔位置。
[0014]进一步的,加热结构整体设置两组,分布在主体的内部端角位置,支撑架设置为金属架体,倾斜设置,对第二加热盘进行支撑。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锥形设置的加热室在受到热量的时候能够将其均匀的向四周表面分散,从而达到有效均热加热的效果。
[0017]本技术,加热室在受热过程中,通过夹层腔室有效的达到储存热量的效果,通过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使得加热室达到保温的效果,避免热量的快速流失,而集热腔的设置便于热量集中供给至加热室对其进行加热。
[0018]本技术,通过第一加热盘和倾斜设置的第二加热盘产生热量,达到对加热室的四周均进行加热处理的效果,倾斜设置的支撑架使得第二加热盘贴合加热室的两侧倾斜表面,在进行加热的时候,能够有效提高加热室的受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加热室连接结构正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加热结构连接正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主体,2

排出管道,3

泵体,4

加热室,5

加热结构,6

第一加热盘,7

集热腔,8

夹层腔室,9

第一保温夹层,10

第二保温夹层,11

导热板,12

支撑座,13

固定侧板,14

支撑架,15

第二加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参阅图1

4所示,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1、排出管道2、泵体3、加热室4和加热结构5,排出管道2和主体1相通连接,泵体3和主体1固定连接,加热室4位于主体1内部,加热结构5位于加热室4底部,泵体3设置为真空泵,配套设置抽送管道,抽送管道嵌入加热室4中,加热室4顶部配套设置有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同时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加热结构5包括有支撑座12、固定侧板13、支撑架14和第二加热盘15,支撑座12和固定侧板13固定连接,支撑架14和支撑座12固定连接,第二加热盘15和支撑架14固定连接,加热室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盘6,加热室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夹层9和第二保温夹层10,第一保温夹层9和第二保温夹层10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菇种植用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1)、排出管道(2)、泵体(3)、加热室(4)和加热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道(2)和主体(1)相通连接,所述泵体(3)和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室(4)位于主体(1)内部,所述加热结构(5)位于加热室(4)底部,所述泵体(3)设置为真空泵,配套设置抽送管道,所述抽送管道嵌入加热室(4)中,所述加热室(4)顶部配套设置有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同时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加热结构(5)包括有支撑座(12)、固定侧板(13)、支撑架(14)和第二加热盘(15),支撑座(12)和固定侧板(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4)和支撑座(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盘(15)和支撑架(14)固定连接,加热室(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盘(6),所述加热室(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夹层(9)和第二保温夹层(10),所述第一保温夹层(9)和第二保温夹层(10)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1),所述第一保温夹层(9)和第二保温夹层(10)之间设置为夹层腔室(8),所述第二保温夹层(10)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芬黄良文史亮亮于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