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11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面板、机箱、蒸发器、室内风扇、冷凝器、室外风扇、压缩机和底盘,空调器的室外风扇为轴向垂直于底盘的离心风扇,一体成型而成的离心风扇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轮毂分为上离心风扇和下离心风扇,围绕离心风扇设置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引导涡壳,使离心风扇通过引导涡壳上设置的空气入口由垂直方向吸入空气,并且将空气从水平方向设置的引导涡壳的空气出口中排出,冷凝器设置在空气出口处并且包围空气出口;风扇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底盘相固定。室外风扇出风的面积扩大降低了空调器室外侧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进风和出风的气流之间发生相互干扰的可能性降低,提高了冷凝器的热交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式空调器
,具体说是一种使用一体成型的离心风扇作 为室外风扇,驱动风扇的风扇电机固定在底盘上,将冷凝器围绕离心风扇设置,从而提高室 外侧部分热交换能力的一体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对于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由此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机器, 大致上分为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虽然相同,但是一体式空调器在同一个机 壳内设置了制冷、散热的零部件,穿墙设置在墙面或者设置在窗户上,窗式空调器是最常见 的一体式空调器,而分体式空调器在室内机上设置了制冷装置,在室外机上设置了散热以 及压缩装置,室内机和室外机利用冷媒导管连接。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体式空调器由形成外表的机箱2 ;安装机件的底盘3 ;设置 于底盘室内侧的室内面板4 ;室内面板4下侧形成有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器内部空间的进气 口 4a ;其上侧形成将空调器内部调节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的排气口 4b ;室内面板4的内侧 依次设置蒸发器6 ;室内风扇7及空气引导装置8 (8a.8b.8c);空气引导装置8包括安装室 内风扇的空气引导板8a ;在空气引导板8a前面安置有挡板8b ;挡板8b上有将通过蒸发器 6流动的空气引导到室内风扇7的通孔,安装在挡板8b上侧及空气引导板8a上端前方,引 导空气流向室内面板上的排气口 4b的导风罩Sc。空气引导板8a将一体式空调器分为室内 部分和室外部分,隔断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空气引导板8a后面的室外部分 设置有风扇电机14;引导架10 ;室外风扇11、冷凝器12、压缩机16及具有进、排风口的室外 面板(未图示);底盘3上设计有聚集、排出蒸发器流下来的冷凝水的接水盘电机14的旋转 轴向相反方向伸出机壳外并延伸一定距离,分别连接室内风扇7及室外风扇11。当接入电 源时压缩机16和电机14运转,冷媒经压缩机16压缩后通过冷凝器12、膨胀阀(未图示)、 蒸发器6后回到压缩机从而完成循环,随着风扇电机14的运转,室内风扇7和室外风扇11 开始转动,室内空气通过室内面板4的进气口 4a进入空调机,与蒸发器6进行热交换,变为 冷气后,由室内面板4的排气口 4b排回室内;室外空气由室外面板的进气格栅进入空调器 的室外部分,经室外风扇11、冷凝器12进行热交换后变为热空气由室外面板排气口排出到 空调器外的室外大气环境中。但是,如上所述的已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不足点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一体式空调器中,空调器的室外风扇所产生的空气流向具有明 确的方向性,空气流过冷凝器时只在风扇对应大小的范围内具有高效的散热能力,室外风 扇产生的风量较小,无法充分利用冷凝器的整体换热面积;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室外风扇在 安装时需要占用室外侧机箱内部的大部分空间,导致机箱内的各部件的分布不够合理,机 箱的空间利用率不足,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空调器中排出空气的速度比较低,导致经过热交换的热空气由出风口流出后容易再次被空调机箱两侧进气隔 栅吸入到机箱中,从而会导致空调器的冷凝器与空气间的换热不够充分,空调整机的热交 换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一体成型的离心风扇作为室外风扇,驱 动风扇的风扇电机固定在底盘上,将冷凝器围绕离心风扇设置,从而提高室外侧部分热交 换能力的一体式空调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面板,设置在空调器朝向室内侧的前端,形成 有进气口、排气口和控制部;机箱,形成空调器的外观,并且容纳空调器的各个部件,机箱内 部分为室内侧部分和室外侧部分;蒸发器,设置在一体式空调器的室内侧部分,与室内空气 发生热交换;室内风扇,设置在机箱内部的室内侧部分,引导空气流过蒸发器;冷凝器,设 置在室外侧部分,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设置在机箱中的室外侧部分,将室外 空气吸入到机箱中并使空气流过冷凝器;风扇电机,通过电机轴与室外风扇连接,并驱动 室外风扇旋转;压缩机,将气态冷媒压缩为液态冷媒并驱使冷媒流动;底盘,与上述机箱组 合形成独立的空间,空调器的室外风扇为轴向垂直于底盘的离心风扇,一体成型而成的离 心风扇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轮毂分为上离心风扇和下离心风扇,围绕离心风扇设置用于引导 空气流动的引导涡壳,使离心风扇通过引导涡壳上设置的空气入口由垂直方向吸入空气, 并且将空气从水平方向设置的引导涡壳的空气出口中排出,引导涡壳与空调器的底盘相固 定,冷凝器设置在空气出口处并且包围空气出口 ;在机箱上对应于引导涡壳的空气入口和 空气出口的位置设置进气隔栅和排气隔栅;风扇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底盘相固定。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包围离心风扇的引导涡壳为一体成型而成,在引导蜗壳内部设置隔板将引 导蜗壳分隔开,形成与上、下离心风扇位置分别对应的上、下引导涡壳。离心风扇内部设置的轮毂将离心风扇平分为上离心风扇和下离心风扇两部分,使 上、下离心风扇成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的室外风扇的轮毂与引导蜗壳内部的隔板的位置相互对应。机箱上壁设置与上引导涡壳的空气入口位置相对应的进气隔栅,同时在空调器的 底盘上设置与下引导涡壳的空气入口位置相对应的进气隔栅。所述的引导涡壳的空气出口方向朝向机箱的后侧和侧壁,在机箱的后侧和侧壁上 分别设置和空气出口位置对应的排气隔栅。冷凝器围绕引导涡壳的空气出口处设置,冷凝器从俯视方向视为“L”形状。所述的引导涡壳背向空气出口一侧的内壁面为光滑的圆弧面。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窗式空调器中,采用一体成型、并且分为上离心风扇和下离心风扇两部 分的室外风扇和围绕室外风扇的引导涡壳作为空气导流结构,涡壳采用半包围结构,空调 器在工作时,离心风扇由引导涡壳上方或下方的空气入口从垂直方向分别将空气吸入,空 气经过离心风扇后流动方向变为沿风扇的切线方向发散,流动方向朝向空气出口的一部分气流直接由空气出口发散出去,另一部分气流沿引导涡壳的内壁流动,在引导涡壳的内壁 引导下,高速气流经空气出口排出,引导涡壳的空气出口对应于室外侧机箱的整个后壁和 侧壁,风扇出风的面积扩大,在室外风扇保持低转速时即可提高整体的出风量,从而降低了 空调器室外侧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室外风扇采用镜像设置的上、下离心风扇叠加的结构, 可实现垂向进风、多侧水平出风的风流道模式,使进风和出风的气流之间发生相互干扰的 可能性降低。另外,冷凝器与引导涡壳的空气出口对应设置,“L”型的冷凝器覆盖整个出风 面,在机箱的侧壁方向增大了冷凝器的面积,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热交换能力,因此也增大 了空调器整体的系统能效。室外风扇是离心风扇,整个室外风扇的垂直高度由离心风扇的 垂向跨度所决定,在保证总体换热能力的增强的条件下还可以减少离心风扇的高度,从而 使空调器室外侧机箱的高度减少,在安装时可以占用更小的空间。在安装时,将电机通过电 机支架固定在空调器的底盘上,再将室外风扇和引导蜗壳依次固定,采用一体成型的室外 风扇简化了安装的步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器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一体式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面板,设置在空调器朝向室内侧的前端,形成有进气口、排气口和控制部;机箱,形成空调器的外观,并且容纳空调器的各个部件,机箱内部分为室内侧部分和室外侧部分;蒸发器,设置在一体式空调器的室内侧部分,与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室内风扇,设置在机箱内部的室内侧部分,引导空气流过蒸发器;冷凝器,设置在室外侧部分,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设置在机箱中的室外侧部分,将室外空气吸入到机箱中并使空气流过冷凝器;风扇电机,通过电机轴与室外风扇连接,并驱动室外风扇旋转;压缩机,将气态冷媒压缩为液态冷媒并驱使冷媒流动;底盘,与上述机箱组合形成独立的空间,其特征在于:空调器的室外风扇为轴向垂直于底盘的离心风扇,一体成型而成的离心风扇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轮毂分为上离心风扇和下离心风扇,围绕离心风扇设置用于引导空气流动的引导涡壳,使离心风扇通过引导涡壳上设置的空气入口由垂直方向吸入空气,并且将空气从水平方向设置的引导涡壳的空气出口中排出,引导涡壳与空调器的底盘相固定,冷凝器设置在空气出口处并且包围空气出口;在机箱上对应于引导涡壳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位置设置进气隔栅和排气隔栅;风扇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底盘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柳闫小康高建忠李占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