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08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套设在检测机构外侧的保温箱、以及套设在保温箱外的加热箱,且加热箱和保温箱间填充有高沸点加热液,所述保温箱板壁内开设有内置低沸点保温液的中空腔,且中空腔内设置有带活塞推板的调节箱,且保温箱内壁安装有鼓风机和开关组件,且保温箱外壁安装有电加热件和滑动变阻器,所述活塞推板与开关组件、滑动变阻器滑动接电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沸点加热液对低沸点保温液进行加热,再利用低沸点保温液对检测机构进行保温,并通过调节箱内的活塞推板对鼓风机工作与否、电加热件发热效率进行调节,使得检测机构在恒温环境下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路气体检测
,具体为一种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大气中的污染成分主要有CO2,NO2,SO2,CO,NO等气体,对多种气体同时监测能够形成更好的环境评价体系;实时监测流程工业过程中的关键气体,能够保障生产的可靠运行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会产生CH2,C2H2,H2,CO和CO等气体,根据规范的判定标准可以判断出变压器的安全状况和故障原因;在医疗领域,人体呼出的多种气体都可以作为医疗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多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对多组分气体进行同时检测已经成为未来气体检测的发展趋势。
[0003]气体检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方法和原理,从本质来分类主要包括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光干涉法、热导法、差分吸收光谱法、傅里叶变换光谱法和非分散红外法等,化学方法比较常用的就是电化学法,相比之下,非分散红外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测量组分多、测量精度高等优点,是工业污染源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的理想监测设备。
[0004]但现有非分散红外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如温度波动会导致:1)红外光源芯片的输出电压产生波动、从而导致红外光源的光照强度发出波动;2)影响气室内部体积以及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吸收率下降;3)红外探测器稳定性下降,难以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由此可见温度波动会对非分散红外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内置多个光路通道的检测机构以及对检测机构进行加热保温的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
[0008]保温箱,套设在检测机构外侧的保温箱板壁内开设有内置低沸点保温液的中空腔,且中空腔内设置有调节箱,且保温箱内壁安装有串联的鼓风机和开关组件,且保温箱外壁安装有串联的电加热件和滑动变阻器;
[0009]所述调节箱内滑动设置有在低沸点保温液汽化膨胀推动下滑动的活塞推板,且活塞推板连接有推动其反向滑动复位的弹性拉块,所述活塞推板与开关组件、滑动变阻器滑动接电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且在低沸点保温液汽化膨胀推动下滑动的活塞推板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使得开关组件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以及
[0010]加热箱,套设在保温箱外侧的所述加热箱内壁和保温箱外壁间填充有高沸点加热液。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抛面镜、连接筒、光

气混合筒和检测座;
[0012]所述抛面镜焦点处安装有红外光源,且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照经抛面镜反射后形成依次经过连接筒、光

气混合筒并照入检测座中的平行光;
[0013]所述光

气混合筒内开设有两个光路通道,且光路通道首尾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且光路通道上间隔连通有位于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之间的进气管、出气管;
[0014]所述检测座内设置有两组与两个光路通道一一对应的检测机构,且检测机构包括对平行光进行滤光的滤光片、以及对经滤光后平行光进行检测的探测器。
[0015]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由上下设置、且之间通过拧紧螺栓可拆卸连接的两个保温半箱组成,所述加热箱由上下设置、且之间通过拧紧螺栓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加热半箱组成,所述保温半箱和加热半箱均开设有供进气管、出气管上下朝向穿过的插槽,且插槽内壁安装有弹性密封环。
[0016]优选的,所述抛面镜、连接筒、光

气混合筒和检测座间依次通过拧紧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调节箱固定连接有调节箱安装板,且调节箱安装板可拆卸安装地镶嵌在保温箱内壁上,且第一连接杆滑动伸出调节箱安装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盖板,且弹性拉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盖板和调节箱安装板之间。
[0018]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通过导线与鼓风机、鼓风机驱动电源形成串联电路,且开关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固定接电块以及滑动设置的滑动接电块,且第一连接杆盖板和滑动接电块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接电块连接拉杆。
[0019]优选的,所述固定接电块通过固定接电块绝缘连板固定安装在保温箱内壁上,且滑动接电块通过滑动接电块绝缘连板与滑动接电块连接拉杆固定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电加热件通过导线与滑动变阻器、电加热件驱动电源形成串联电路,且第二连接杆通过绝缘连杆与滑动变阻器滑动接电端固定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外壁可拆卸安装有防护箱,且电加热件驱动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均安装在防护箱内部,且电加热件通过电加热件连块固定安装在防护箱外侧。
[0022]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在加热箱内壁和保温箱外壁之间的隔液挡板,且加热箱外壁连通有两个分别位于隔液挡板两侧的排液管、进液管,且排液管和进液管分别安装在循环泵的排液端和进液端上。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的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通过高沸点加热液对低沸点保温液进行加热,再利用气液共存的低沸点保温液对检测机构进行保温,使得检测机构处于恒温环境,并通过调节箱内的活塞推板对鼓风机工作与否、电加热件发热效率进行调节,避免低沸点保温液在气压升高时沸点提高、导致破坏检测机构恒温环境的问题,从而保证检测机构工作时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检测机构分解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温箱分解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活塞推板、鼓风机和电加热件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活塞推板及其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6为图4中电加热件及其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7为图4中鼓风机及其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箱分解示意图。
[0033]图中:1检测机构、11抛面镜、111红外光源、12连接筒、13光

气混合筒、131进气管、132排气管、133第一透光板、134第二透光板、14检测座、141滤光片、142探测器、2保温箱、21保温半箱、22中空腔、23调节箱、231调节箱安装板、24活塞推板、25弹性拉块、26鼓风机、27开关组件、271固定接电块、272滑动接电块、273固定接电块绝缘连板、274滑动接电块绝缘连板、28第一连接杆、281第一连接杆盖板、282滑动接电块连接拉杆、29电加热件、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内置多个光路通道的检测机构以及对检测机构进行加热保温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套设在检测机构外侧的保温箱板壁内开设有内置低沸点保温液的中空腔,且中空腔内设置有调节箱,且保温箱内壁安装有串联的鼓风机和开关组件,且保温箱外壁安装有串联的电加热件和滑动变阻器;所述调节箱内滑动设置有在低沸点保温液汽化膨胀推动下滑动的活塞推板,且活塞推板连接有推动其反向滑动复位的弹性拉块,所述活塞推板与开关组件、滑动变阻器滑动接电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且在低沸点保温液汽化膨胀推动下滑动的活塞推板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使得开关组件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以及加热箱,套设在保温箱外侧的所述加热箱内壁和保温箱外壁间填充有高沸点加热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抛面镜、连接筒、光

气混合筒和检测座;所述抛面镜焦点处安装有红外光源,且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照经抛面镜反射后形成依次经过连接筒、光

气混合筒并照入检测座中的平行光;所述光

气混合筒内开设有两个光路通道,且光路通道首尾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且光路通道上间隔连通有位于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之间的进气管、出气管;所述检测座内设置有两组与两个光路通道一一对应的检测机构,且检测机构包括对平行光进行滤光的滤光片、以及对经滤光后平行光进行检测的探测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光路多组分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由上下设置、且之间通过拧紧螺栓可拆卸连接的两个保温半箱组成,所述加热箱由上下设置、且之间通过拧紧螺栓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加热半箱组成,所述保温半箱和加热半箱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陈庆华陈汇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聚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