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3479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发光分析技术领域的一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其通过检测待测样品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受体微球与活性氧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来分析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包含待测目标分子和/或待测目标分子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既有超高的灵敏度,又有很宽的检测量程。另外,由于小粒径发光微球的反应速度快,因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免疫分析方法进行检测时还能缩短检测时间,反应速度得到提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744763X、申请日为2019年8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发光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3]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物质发射的光波进行检测的方法。化学发光物质作为标记应用于核酸检测与免疫检测中。例如,可通过多种途径将特异结合对中的某一分子与发光物质结合形成发光微球组合物。该微球组合物可与样品中被检测物(特异结合对中的另一分子)反应,分配于固相与液相中,且分配比例与检测物的量相关。通过测定固相或液相中发光量,即可得出样品中检测物的相应浓度。
[0004]目前随着检测行业的进步,对超敏试剂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但对灵敏度要求极高,而且线性范围又要求非常宽,现有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很难满足上述检测条件。
[0005]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既能满足灵敏度要求、又能满足线性范围要求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其通过检测待测样品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受体微球与活性氧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来分析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包含待测目标分子和/或待测目标分子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不同粒径的受体微球的粒径差值不低于100nm;优选不低于150nm;更优选不低于200nm;和/或所述两种不同粒径的受体微球的粒径比选自1:(1.1

10);优选选自1:(2

8);更优选选自1:(3

6);和/或所述受体微球的使用浓度为1ug/mL

1000ug/mL;优选为10ug/mL

500ug/mL,更优选为10ug/mL

250ug/m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均相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测样本与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受体微球的试剂a混合后,再与包含供体微球的试剂b混合,从而得到待测样品;S2,利用能量或活性化学物与步骤S1中得到的待测样品接触,激发供体产生活性氧;S3,通过检测待测样品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粒径的受体微球与活性氧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来分析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包含待测目标分子和/或待测目标分子的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波长为520~620nm;和/或采用600~700nm的红色激发光进行激光照射。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包括发光组合物和基质,所述发光组合物填充于基质中和/或包被于基质表面;优选地,所述发光组合物能够与活性氧反应产生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其包含化学发光化合物和金属螯合物;优选地,所述化学发光化合物选自烯烃化合物,优选选自二甲基噻吩、双丁二酮化合物、二氧杂环己烯、烯醇醚、烯胺、9

亚烷基苍耳烷、9

亚烷基

N

9,10二氢化吖啶、芳基乙醚烯、芳基咪唑和光泽精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更优选选自二甲基噻吩及其衍生物;优选地,所述金属螯合物的金属是稀土金属或VIII族金属,优选选自铕、铽、镝、钐、锇和钌,更优选选自铕;更优选地,所述金属螯合物包含选自下列的螯合剂:MTTA、NHA、BHHT、BHHCT、DPP、TTA、NPPTA、NTA、TOPO、TPPO、BFTA、2,2

二甲基
‑4‑
全氟丁酰
‑3‑
丁酮(fod)、2,2
’‑
联吡啶(b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康蔡俊刘宇卉李临
申请(专利权)人: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