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3476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原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改性片状氧化锌是将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原料制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涂抹于人体表面皮肤的防晒剂产品,与人体表面分泌的油脂和汗水混合后,会引起妆容的崩塌,因此防晒剂需要适应人体皮肤的变化情况,否则会出现色泽黯淡和油腻感等不良现象。氧化锌是化妆品中一种重要且广泛使用的物理防晒剂,除此之外,氧化锌还能对皮肤表面的油脂进行吸附。因此为了延长化妆效果,人们通常把氧化锌加入到化妆品粉体中或者在油相中加入经疏水化处理的氧化锌,来抑制油脂的分泌和妆容崩塌。
[0003]磷酸胆碱(PC)是人类细胞膜外层的主要脂质组成部分,具有高亲水性、无毒和在生理pH值下稳定等优异特性。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是一种含磷酸胆碱的有机单体,具有与人类细胞膜外层相似的性质,MPC聚合物对材料表面进行仿细胞膜外层结构修饰,可显著增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570)是一种硅烷偶联剂,常用于无机填料的表面处理,以提高对无机材料的粘结力,增加抗水性。
[0004]因此,近些年来,为了得到具有优良性质的改性氧化锌,一些专利描述了改性氧化锌的技术及其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中国专利CN110613625A“涂覆有天然物质的球形的氧化锌粉体、其制造方法及包含其的化妆品组合物”提供了一种涂覆有天然物质的球形的氧化锌粉体,在球形的氧化锌粉体的表面的TEOS涂覆层,以及均匀涂覆于TEOS涂覆层表面的卵磷脂天然物质涂覆层,制备得到的氧化锌粉体具有良好的紫外线隔离效果。中国专利CN112390282A“一种亲水性氧化锌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利用乙酸锌和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对氧化锌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氧化锌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抑菌效果,适合日用化妆品领域。中国专利CN108524309B“一种具有防水性的防晒化妆品及制备方法”利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氧化锌,然后将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3

(4

甲基苯亚甲基)樟脑负载于改性的氧化锌上制备得到复合防晒剂,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可用于水下环境,并且能实现紫外吸收效果。但是以上专利制得的改性氧化锌只适用于单一油相或者单一水相化妆品,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水相和油相化妆品组分,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改性氧化锌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该改性片状氧化锌表面同时接入了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处于不同相时,其表面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微观结构分布在热力学作用下会发生自转变,使得改性片状氧化锌自适应不同的相,在水相和油相中都有良好的分散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得的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的制备
方法。该方法通过自由基反应合成含有硅氧烷基团的共聚物,共聚物中的硅氧烷基团水解后的羟基与片状氧化锌表面的羟基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从而在片状氧化锌表面同时接枝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所述改性片状氧化锌将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和乙醇A混合,使用干氮气鼓吹所得到的溶液,在70~80℃搅拌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然后放入到去离子水中沉淀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得到磷脂

硅烷共聚物;将片状氧化锌、磷脂

硅烷共聚物、乙醇B、水和氨水的混合溶液超声处理,加入有机锡催化剂,在室温下搅拌;将所得产物过滤并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多次洗涤,在40~50℃下干燥过夜制得。
[0010]优选地,所述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和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8):(3~8);乙醇A的体积与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和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总质量比为(1~4)mL:1g;所述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500):1。
[0011]优选地,所述片状氧化锌和磷脂

硅烷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10):1;片状氧化锌、磷脂

硅烷共聚物、水和氨水的混合溶液的总质量和乙醇B的体积比为3g:(100~200)mL;所述水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与乙醇B的体积比为1:(10~20),水和氨水的体积比为(3~10):1;所述氨的浓度为25~50wt%;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辛酸亚锡或二醋酸二丁基锡。
[0012]优选地,所述改性片状氧化锌的表面同时接枝磷酰胆碱亲水基团和三甲氧基硅氧烷疏水基团。
[0013]所述的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和乙醇混合,使用干氮气鼓吹所得到的溶液,在70~80℃搅拌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然后放入到去离子水中沉淀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得到磷脂

硅烷共聚物;
[0015]S2.将片状氧化锌、磷脂

硅烷共聚物、乙醇、水和氨水的混合溶液超声处理,加入有机锡催化剂,在室温下搅拌;将所得产物过滤并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多次洗涤,在40~50℃下干燥过夜,得到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
[0016]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3h;步骤S2中超声的时间为30~60min,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48h,所述搅拌的速率为200~500rpm/min。
[0017]所述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方法合成两亲性共聚物,然后将两亲性共聚物接枝到片状氧化锌表面。制备得到的改性片状氧化锌表面同时接入了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因此改性片状氧化锌处于不同相时,其表面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微观结构分布在热力学作用下会发生自转变,使得改性片状氧化锌自适应不同的相,在水相和油相中都有良好的分散性。改性片状氧化锌其表面具有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在水相和油相中的微观结构分布会发生自转变,在水相中,热力学作用使改性片状氧化锌表面亲水基团与水作用最小,亲水基团暴露出来与水接触;在油相中,热力学作用使改性片状氧化锌表面疏水基团与油作用最小,疏水基团暴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片状氧化锌将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氮二异丁腈和乙醇A混合,使用干氮气鼓吹所得溶液,在70~80℃搅拌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室温,然后放入到去离子水中沉淀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磷脂

硅烷共聚物;将片状氧化锌、磷脂

硅烷共聚物、乙醇B、水和氨水的混合溶液超声处理,加入有机锡催化剂,在室温下搅拌,将所得产物过滤并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在40~50℃下干燥过夜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其特征在于,所述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和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8):(3~8);乙醇A的体积与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和3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总质量比为(1~4)mL:1g;所述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50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转变的改性片状氧化锌,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氧化锌和磷脂

硅烷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10):1;所述片状氧化锌、磷脂

硅烷共聚物、水和氨水的混合溶液的总质量和乙醇B的体积比为4g:(10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洪盛吴嘉华李世德吴汉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