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形成气
‑
液界面的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气体暴露装置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气体暴露装置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可形成气
‑
液界面的微流控装置,属于生物、分析化学
技术介绍
[0002]组织工程、仿生器官、细胞三维培养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均涉及体外气
‑
液界面的构建,气
‑
液界面存在于人体的多种器官和组织,例如呼吸系统器官、消化系统器官及皮肤等。从体外仿生角度来看,气
‑
液界面概括了许多组织和器官的主要功能,例如口腔、食道、气管、肺、肠道和皮肤等,因此体外气
‑
液界面的建立始终是以上组织或器官仿生的重点和难点。在气
‑
液界面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细胞和不同的物理刺激因素(如,机械循环力、流体剪应力等)等仿生因素进行加和,使体外仿生器官具备对体内生理微环境极大的还原能力。
[0003]生物学效应与化学浓度梯度依赖关系是生物学、医学、药学等科研实验中最基本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形成气
‑
液界面的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气体暴露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在一起的上层芯片、多孔薄膜、下层芯片及底层基板,上层芯片中设有呈平行分布的四条气体通道,下层芯片中设有呈平行分布的四条液体通道,其特征在于:上、下层芯片中的气体通道与液体通道呈上下平行对应设置,上层芯片中的四条通道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相互连通的气体入口和两个相互连通的气体出口,下层芯片中的四条液体通道两端各设有独立的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气
‑
液界面的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气体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芯片中的气体通道深度为800
‑
15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气
‑
液界面的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气体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芯片中的液体通道深度为50
‑
150μm,且通道内设置多个椭圆形区域的细胞培养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气
‑
液界面的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气体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液体通道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工艺组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气
‑
液界面的共培养微流控芯片气体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芯片中四个液体入口和四个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冯博洋,谢复炜,李泽之,薛靖贤,华辰凤,尚平平,赵俊伟,刘克建,张晓兵,聂聪,刘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