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76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头戴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头戴设备本体、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连接的至少一个穿戴部以及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穿戴部包括位于所述穿戴部端部的第一音腔、位于所述穿戴部中部的第二音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音腔、所述第二音腔的传音通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能够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出音部朝向所述传音通道,所述第二音腔开设有第一出音孔。第一出音孔。第一出音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头戴设备及语音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眼显示技术及穿戴设备的发展,可穿戴电子产品逐渐进入消费市场。其中,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XR(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等智能眼镜或者蓝牙音频眼镜等得到不同客户群体的关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人们对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体验。其中,扩展现实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多种形式。换句话说,XR其实是一个总称,包括了AR,VR,MR。XR分为多个层次,从通过有限传感器输入的虚拟世界到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
[0004]一种头戴设备,其中,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头戴设备本体、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连接的至少一个穿戴部以及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穿戴部包括位于所述穿戴部端部的第一音腔、位于所述穿戴部中部的第二音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音腔、所述第二音腔的传音通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能够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出音部朝向所述传音通道,所述第二音腔开设有第一出音孔。
[0005]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头戴设备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头戴设备无线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可拆卸地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并且能够从第一音腔取下,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被构造成入耳式。
[0006]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头戴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位置是处于所述第一音腔还是已从所述第一音腔取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或超声传感器。
[0007]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穿戴部包括耳廓接触部,用于在用户穿戴所述头戴设备时与用户的耳廓相接触,所述第一出音孔开设于所述耳廓接触部。
[0008]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穿戴部还包括第三音腔,所述第三音腔位于所述穿戴部的中部,并相比于所述第二音腔更接近所述头戴设备本体,在所述第三音腔内设置有第二发声单元,并且所述第三音腔开设有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出音孔连通,所述第二出音孔与外界环境导通。
[0009]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体积,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对于高频信号的声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对于高频信号的声功率,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对于低频信号的声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对于低频信号的声功率。
[0010]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构造成动铁式发声单元、
压电式发声单元或者静电式发声单元,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构造成动圈式发声单元。
[0011]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头戴设备具有第一发声模式和第二发声模式,在所述第一发声模式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并且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共同发声,在所述第二发声模式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不被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发声且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不发声。
[0012]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头戴设备还包括彼此依次连接的中央处理器、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多个音频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分别独立地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连接。
[0013]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发声模式中,音频信号能够经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分成中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接收中低频信号进行发声,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接收高频信号进行发声;或者,音频信号能够经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不分成中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共同接收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0014]在所述第二发声模式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接收音频信号进行发声。
[0015]可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头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镜框作为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与所述镜框连接的至少一个镜腿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穿戴部。
附图说明
[0016]参考附图,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设备在外放模式下的佩戴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设备在隐私模式下的佩戴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镜腿的剖视图;
[0021]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发声单元安装在头戴设备本体时的剖视图;
[0022]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发声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设备在外放模式下的音频传输链路;
[0024]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设备在隐私模式下的音频传输链路;以及
[0025]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设备的声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容易理解,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公开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公开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27]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
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0028]目前,头戴设备上的发声装置与佩戴者耳道耦合的方式可分为入耳式和开放式两种。入耳式指的是发声单元直接和使用者的外耳道接触,发出的声音直接由外耳道进入内耳,刺激使用者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开放式指的是发声单元不与外耳道直接接触,而是存在一定的间距,发声单元产生的声音既可以被佩戴者耳道接收,也会辐射到周围环境中,产生声泄漏。入耳式的声学私密性更高,但是长时间佩戴会压迫耳廓使得佩戴者产生不适,并且入耳式结构隔绝了外界声音进入佩戴者的耳道,使用者由此不能感知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开放式相比于入耳式佩戴起来更加简便舒适,长时间佩戴不会造成耳朵不适。佩戴者在接收头戴设备播放的声音时,也能感知到外界环境中的声音,使用安全性更高。但开放式耦合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声音泄漏较大,不利于个人隐私的保护。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头戴设备本体、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连接的至少一个穿戴部以及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穿戴部包括位于所述穿戴部端部的第一音腔、位于所述穿戴部中部的第二音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音腔、所述第二音腔的传音通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能够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出音部朝向所述传音通道,所述第二音腔开设有第一出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头戴设备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头戴设备无线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可拆卸地布置于所述第一音腔并且能够从第一音腔取下,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被构造成入耳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位置是处于所述第一音腔还是已从所述第一音腔取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或超声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包括耳廓接触部,用于在用户穿戴所述头戴设备时与用户的耳廓相接触,所述第一出音孔开设于所述耳廓接触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还包括第三音腔,所述第三音腔位于所述穿戴部的中部,并相比于所述第二音腔更接近所述头戴设备本体,在所述第三音腔内设置有第二发声单元,并且所述第三音腔开设有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出音孔连通,所述第二出音孔与外界环境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体积,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对于高频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统王勇程微张佳圆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