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74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是从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叶经水煎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称为覆盆子苷J1,覆盆子苷J1经超导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多种手段检测,确定其分子式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从华东覆盆子叶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新的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也可以作为研制治疗各种临床常见多发癌症的药物。

技术介绍

[0002]覆盆子是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等。目前覆盆子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0003]现代研究表明覆盆子中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目前,已经从覆盆子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类、二萜类、黄酮类等。
[0004]二萜类是一类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二萜的主要骨架多达20种。其中常见的多为贝壳杉烷、赤霉烷、阿替烷、乌头烷等骨架的对映体。许多二萜类的含氧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紫杉醇,穿心莲内酯,丹参酮,银杏内酯,甜菊苷等。二萜具有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炎,免疫抑制作用等。
[0005]现有技术Three new labdane

type d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fruits of Rubus chingii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five humor cell lines.Fitoterapia,2015,102(4),23

26公开了以下三种化合物,
[0006][0007]Ent

labdane

type diterpene glucosides from leaves of Rubus chingii[J].Phytochemistry,1984,23(3):615

621公开了以下四种化合物
[0008][0009]陈丽楠,付辉政,王兰欣,等.覆盆子茎中1个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J].中草
[0010][0011]药,2022,53(10):2941

2948.公开了以下两种化合物。
[0012]覆盆子苷B 3β,18

dihydroxy

manool
[0013]上述化合物据称均具有抗肿瘤作用。
[0014]本专利技术人在对华东覆盆子叶的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得到一种半日花烷型二萜苷新化合物,在已有的文献中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具有优于现有技术的更加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同时降低了副作用,可以在制备治疗癌症或肿瘤的药物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从华东覆盆子中提取得到一个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的制备方法。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在制备癌
症和/或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18]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的覆盆子中其抗癌的活性成分主要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化合物,并经资料查阅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覆盆子苷J1用于癌症和/或肿瘤的治疗。
[0019]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式(I)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20][0021]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结构式(I)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与无机酸、有机酸形成的盐,或者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形成的盐。
[0022]本专利技术人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中首次提取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命名为覆盆子苷J1,3

羰基

15

O

β

D

葡萄糖

13(E)

对映劳丹烷

8(17),13(14)

二双键

3β,15,18

三醇,分子式为C
26
H
42
O8,分子量为505.2771,化学结构式为式(I)。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制备步骤依次如下:
[0024](1)覆盆子叶提取液:覆盆子叶水煎煮2~3次,每次2小时得覆盆子叶水煎煮提取液;
[0025](2)浓缩覆盆子叶提取液:将覆盆子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2.4L;
[0026](3)萃取:取覆盆子叶浓缩液(2.4L),加纯化水稀释至48L,再用48L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三次,得二氯甲烷萃取液、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
[0027](4)浓缩萃取液:将二氯甲烷萃取液、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分别减压浓缩,二氯甲烷部位(15.0g)、乙酸乙酯部分(60.0g)、正丁醇部分(352.0g);
[0028](5)柱层析分离:将乙酸乙酯浓缩液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1:1.5的硅胶拌样,样品干法装入硅胶层析柱(内径为9cm,柱高为120cm,柱填充硅胶粒度100~200目),以二氯甲烷

甲醇(体积比6:1、4:1、3:1、1:1)为洗脱液,每个比例15L,将洗脱液以每份1L进行收集,共收集60份,分别减压浓缩至干,经薄层检测,合并第4~12份洗脱馏分(5.63g),经过反相ODS柱色谱分离,甲醇

水(5:100

100:0)梯度洗脱每个比例2L,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后,合并相同组分,体积分数100%甲醇洗脱的流分,该馏分经Sephadex LH

20柱色谱分离,甲醇洗脱后,经TLC检测得主斑点为覆盆子苷J1粗品(900mg);
[0029](6)单体化合物的纯化:覆盆子苷J1粗品经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色谱柱:C
18 5μm,250mm
×
20mm,检测波长:210nm),以甲醇

水(49:51,v/v,10mL/min)为洗脱液,经制备液相在57.1min处制备得本专利技术的覆盆子苷J1(20.1mg)。
[0030]覆盆子苷J1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
18
(5μm,250mm
×
4.6mm);流动相:甲醇

水(49:5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经面积归一化法计算,覆盆子苷J1纯度≥99%。
[003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或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构式(I)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结构式(I)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与无机酸、有机酸形成的盐,或者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形成的盐。3.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半日花烷型二萜苷化合物覆盆子苷J1的制备步骤依次如下:(1)覆盆子叶提取液:覆盆子叶水煎煮2~3次每次2小时得覆盆子叶水煎煮提取液;(2)浓缩覆盆子叶提取液:将覆盆子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2.4L;(3)萃取:取覆盆子叶浓缩液(2.4L),加纯化水稀释至48L,再用48L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三次,得二氯甲烷萃取液、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4)浓缩萃取液:将二氯甲烷萃取液、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分别减压浓缩,二氯甲烷部位(15.0g)、乙酸乙酯部分(60.0g)、正丁醇部分(352.0g);(5)柱层析分离:将乙酸乙酯浓缩液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1:1.5的硅胶拌样,样品干法装入硅胶层析柱(内径为9cm,柱高为120cm,柱填充硅胶粒度100~200目),以二氯甲烷

甲醇(体积比6:1、4:1、3:1、1:1)为洗脱液,每个比例15L,将洗脱液以每份1L进行收集,共收集60份,分别减压浓缩至干,经薄层检测,合并第4~12份洗脱馏分(5.63g),经过反相ODS柱色谱分离,甲醇

水(5:100

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琦王建雄周年肖小武游媛周志强龚玮蔡靖波付辉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