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绕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72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缓和与离合器凸轮的设计相关的限制的双轴承绕线轮。双轴承绕线轮(1)具备绕线轮主体(3)、卷筒(5)、手柄(7)、离合器操作部件(9)、离合器控制机构(17)。离合器操作部件相对于绕线轮主体在第1位置、第2位置、位于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间的第3位置之间移动。离合器控制机构具有离合器爪(47)、离合器凸轮(49)。离合器凸轮被离合器爪推压,由此,仅沿既定的第1方向旋转。在离合器操作部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1推压部(63a)推压第1被推压部(69a)。在离合器操作部件从第3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2推压部(63b)推压第2被推压部(69b)。压第2被推压部(69b)。压第2被推压部(69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承绕线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轴承绕线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的双轴承绕线轮具备将手柄的旋转力相对于卷筒传递及切断的离合器机构、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的操作将离合器机构切换成传递状态及切断状态的离合器控制机构。
[0003]该结构中,使离合器操作部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由此,离合器凸轮旋转,离合器控制机构将离合器机构交替地切换成传递状态及切断状态。该情况下,在离合器机构为传递状态的情况和离合器机构为切断状态的情况的两方的情况下,离合器操作部件被配置于第1位置。
[0004]专利文献2的双轴承绕线轮与专利文献1的双轴承绕线轮相同地具备离合器机构和离合器控制机构。离合器控制机构具有离合器爪和离合器凸轮。
[0005]该结构中,离合器爪具有一个爪尖。离合器操作部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离合器爪的爪尖推压离合器凸轮的棘轮齿。由此,离合器凸轮旋转,离合器控制机构将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成切断状态。离合器机构为切断状态的情况下,离合器操作部件被配置于位于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间的第3位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具备绕线轮主体、卷筒、手柄、离合器机构、离合器操作部件、离合器控制机构,前述卷筒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前述绕线轮主体旋转,前述手柄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前述绕线轮主体旋转,前述离合器机构设置于前述卷筒及前述手柄之间,前述离合器操作部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前述绕线轮主体移动,相对于前述绕线轮主体在第1位置、第2位置、位于前述第1位置及前述第2位置之间的第3位置之间移动,前述离合器控制机构具有离合器爪和离合器凸轮,前述离合器爪设置于前述离合器操作部件,前述离合器凸轮被前述离合器爪推压,由此仅沿既定的第1方向旋转,前述离合器控制机构通过前述离合器凸轮的旋转控制前述离合器机构,前述离合器爪具有第1推压部、与前述第1推压部不同的第2推压部,前述离合器凸轮具有第1被推压部和第2被推压部,前述第1被推压部被前述第1推压部推压,前述第2被推压部被比前述第1被推压部靠与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侧地配置,被前述第2推压部推压,前述离合器操作部件从前述第1位置向前述第2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前述第1推压部推压前述第1被推压部,前述离合器操作部件从前述第3位置向前述第2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前述第2推压部推压前述第2被推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合器控制机构通过前述离合器凸轮的旋转,将前述离合器机构切换成第1状态、与前述第1状态不同的第2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状态是将前述手柄的旋转力向前述卷筒传递的传递状态,前述第2状态是将前述手柄的旋转力相对于前述卷筒的传递切断的切断状态。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在关于前述离合器凸轮的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前述第2被推压部与前述第1被推压部至少部分地偏离。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合器爪还具有限制前述第2推压部相对于前述第1被推压部的卡合的壁部。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前述离合器爪还具有定位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口仁志林健太郎村山聪森成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