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泵致动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70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用于在凸轮(12)和泵(20)之间使用的泵致动器(10,110)包括外主体(130)、内主体(132)、轴(166)和轴承(170)。该外主体(130)具有外主体内表面(138)。该内主体(132)由该外主体(130)接收。该内主体(132)具有内主体外表面(136,236,336)。该轴(166)由内主体(132)支撑。该轴承(170)被支撑在轴(166)上。该内主体(132)包括从内主体外表面(136,236,336)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134)。该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134)被构造成与该外主体内表面(130)形成过盈配合。(130)形成过盈配合。(130)形成过盈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压泵致动器及其组装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0年12月11日提交的印度临时申请202011053945号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整体涉及一种泵致动器或辊推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冲压的内主体的泵致动器,其中该内主体使用压配合操作与外主体组装在一起。

技术介绍

[0004]泵致动器是火花点火直喷(SIDI)燃料系统的整合部件。泵致动器将燃料泵凸轮旋转运动重新导向为线性燃料泵驱动运动。泵致动器是夹在凸轮和缸内直接喷射(GDI)泵之间的辊从动件。在操作期间,泵致动器将对GDI泵内部的燃料加压,以便保持燃料导轨内部的压力。典型的直接喷射燃料压力可比常规的燃料压力高90倍。希望增加承载能力并减小泵致动器的摩擦。此外,希望通过替代的几何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来降低成本。目前生产的泵致动器主体包括单件冷成形结构。
[0005]本文所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当前指定的专利技术人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其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具有其他资格作为现有技术的说明书的各个方面中进行描述,既不明确也不暗示地被承认为针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用于在凸轮和泵之间使用的泵致动器包括外主体、内主体、轴和轴承。该外主体具有外主体内表面。该内主体由该外主体接收。该内主体具有内主体外表面。该轴由内主体支撑。该轴承被支撑在轴上。该内主体包括从内主体外表面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该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被构造成与该外主体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
[0007]根据附加特征,该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楔形几何结构。在其他示例中,该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梯形几何结构。在其他示例中,该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浅凹形几何结构。
[0008]在其他特征中,该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围绕内主体形成的多个冲压特征部。多个冲压特征部和外主体内表面经历局部弹性变形。内主体和外主体被压配合在一起。内主体还包括成角度的支撑腹板。在示例中,该多个冲压特征部包括(i)具有相对的第一冲压特征部和第二冲压特征部的第一对冲压特征部;以及(ii)具有相对的第三冲压特征部和第四冲压特征部的第二对冲压特征部。
[0009]用于在凸轮和泵之间使用并且根据另一示例构造的泵致动器包括外主体、内主体、轴和轴承。该外主体具有外主体内表面。该内主体由该外主体接收。该内主体由该外主
体接收。该内主体具有内主体外表面。该轴承被支撑在轴上。该内主体包括从内主体外表面向外突出的相对的冲压特征部。该相对的冲压特征部被构造成与该外主体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
[0010]在其他特征中,相对的冲压特征部包括第一对冲压特征部和第二对冲压特征部。第一对冲压特征部包括相对的第一冲压特征部和第二冲压特征部。第二对冲压特征部包括相对的第三冲压特征部和第四冲压特征部。在一种布置中,冲压特征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楔形几何结构。在其他示例中,冲压特征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梯形几何结构。在其他示例中,冲压特征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浅凹形几何结构。
[0011]一种组装用于在凸轮和泵之间使用的泵致动器的方法包括:提供外主体;提供内主体;向外偏转内主体的部分;以及相对于外主体和内主体中的一者可滑动地推进外主体和内主体中的另一者。该外主体具有外主体内表面。该内主体具有内主体外表面。向外偏转的内主体的部分形成从内主体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冲压特征部。冲压特征部沿着外主体内表面可滑动地配合,从而在外主体和内主体之间形成过盈配合。
[0012]在附加特征中,偏转内主体的部分包括形成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楔形几何结构、梯形几何结构和浅凹形几何结构中的一者。在可滑动地推进期间,斜坡表面沿着外主体内表面可滑动地推进。在可滑动地推进期间,内主体和外主体相对于彼此同时对准。在一个示例中,外主体围绕内主体的上表面定位。向下推进外主体,使得外主体的底表面骑跨在倾斜表面上。在另一示例中,外主体围绕内主体的上表面定位。向上推进内主体,使得外主体的底表面骑跨在倾斜表面上。
附图说明
[0013]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0014]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被布置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和高压GDI泵之间的泵致动器的前透视图;
[0015]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构造的泵致动器的顶视图;
[0016]图2B是图2A的泵致动器的截面图,示出了内主体上的楔形突出部;
[0017]图3A是图2A的泵致动器的内主体的第一透视图;
[0018]图3B是图3A的内主体的楔形突出部的详细视图;
[0019]图3C是沿线3C

3C截取的图3B的楔形突出部的截面图;
[0020]图4A是泵致动器的内主体的第一透视图,该内主体包括根据本公开的附加特征构造的梯形突出部;
[0021]图4B是图4A的内主体的梯形突出部的详细视图;
[0022]图4C是沿线4C

4C截取的图4B的梯形突出部的截面图;
[0023]图5A是泵致动器的内主体的第一透视图,该内主体包括根据本公开的附加特征构造的浅凹形突出部;
[0024]图5B是图5A的内主体的浅凹形突出部的详细视图;
[0025]图5C是沿线5C

5C截取的图5B的浅凹形突出部的截面图;
[0026]图6A至图6C是图4A的内主体被可滑动地推进到外主体中,从而在内主体和外主体
之间在楔形突出部处实现压配合的序列视图;
[0027]图7A至图7C是图5A的内主体被可滑动地推进到外主体中,从而在内主体和外主体之间在梯形突出部处实现压配合的序列视图;并且
[0028]图8A至图8C是图5A的内主体被可滑动地推进到外主体中,从而在内主体和外主体之间在浅凹形突出部处实现压配合的序列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首先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构造的泵致动器或辊推杆,并且其通常以附图标号10标识。泵致动器10被示出为与凸轮轴14上的凸轮12可操作地接合。泵致动器10的平移对GDI泵20内部的燃料加压。泵致动器10使用凸轮轴14的可旋转运动并将该可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燃料泵驱动运动。
[0030]现在转到图2A至图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构造的泵致动器,并且通常以标号110标识。如通过下面的讨论将理解的,泵致动器110是两件式泵致动器,其具有包括外主体或套筒130和内主体或杯132的主体组件122。外主体130用作发动机缸径中的引导件。内主体132支撑功能负载路径(通过泵垫接触点的轴承支撑)。内主体132还包括增加强度和刚度的成角度的支撑腹板150。
[0031]根据本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在凸轮和泵之间使用的泵致动器,所述泵致动器包括:外主体,所述外主体具有外主体内表面;内主体,所述内主体由所述外主体接收,所述内主体具有内主体外表面;轴,所述轴由所述内主体支撑;以及轴承,所述轴承被支撑在所述轴上;其中所述内主体包括从所述内主体外表面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所述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被构造成与所述外主体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楔形几何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梯形几何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其上具有斜坡表面的至少一个浅凹形几何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冲压特征部包括围绕所述内主体形成的多个冲压特征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多个冲压特征部和所述外主体内表面经历局部弹性变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内主体和所述外主体被压配合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内主体还包括成角度的支撑腹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述多个冲压特征部包括:第一对冲压特征部,所述第一对冲压特征部具有相对的第一冲压特征部和第二冲压特征部;以及第二对冲压特征部,所述第二对冲压特征部具有相对的第三冲压特征部和第四冲压特征部。10.一种在凸轮和泵之间使用的泵致动器,所述泵致动器包括:外主体,所述外主体具有外主体内表面;内主体,所述内主体由所述外主体接收,所述内主体具有内主体外表面;轴,所述轴由所述内主体支撑;以及轴承,所述轴承被支撑在所述轴上;其中所述内主体包括从所述内主体外表面向外突出的相对的冲压特征部,其中所述相对的冲压特征部被构造成与所述外主体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致动器,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