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颅标本及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3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颅标本及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头颅标本成功率的基础上,可以将各组织完整的拆离和复位,提高标本的展示效果,并赋予头颅“组织可活动”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且该法尽可能保留组织原貌和完整性,对标本的损伤极小,同时减少报废率,相比传统标本处理方法,并没有过多投入其余原材料,减少成本的投入。同时此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额颞部手术的常规步骤,能从最浅表结构层层打开看到最深层的组织结构,即节约了日渐紧张制作标本的材料,又方便出入脑外科、脑神经科的初学者们更好理解额颞部手术的步骤及主要结构。者们更好理解额颞部手术的步骤及主要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颅标本及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头颅展示标本制作
,特别是一种头颅标本及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外科手术学习中,第一堂课基本上都是从认识人体组织结构开始,一般会借助模型或者人体标本来促进学习和提高效率。尤其对脑外科、脑神经科等方面的初学者来说,头颅为人体重要结构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要十分了解头颅的组织结构,对于初学者至少要求做到开颅和组织复位。
[0003]一般的头颅标本在制备时,考虑到加工的难度和原料的稀缺性,制造方为了尽可能减少报废率和成本,往往会减少头颅标本的加工步骤,导致做出的头颅标本要么是切片的、要么是解剖的,只侧重于展示组织结构,而且很多组织被遮挡或者显示局部,不能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头颅各部位的整体组织结构(如皮瓣、肌肉、脑膜、骨瓣),也不能借助头颅标本展示一些头颅手术的关键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颅标本及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以解决头颅标本不能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头颅各部位的整体组织结构,也不能借助头颅标本展示一些头颅手术的关键点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选材:取新鲜头颅一个,剔除毛发;S2、插管:在头颅颈部对颈内外动静脉进行插管;S3、清理:把头颅倒置在合适的容器里,从动脉插管处用注射器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直至静脉出流出的水无色,注水的同时观察颈部并结扎椎动脉等细小的血管;S4、内部防腐:从插管处注入福尔马林防腐,然后头颅倒置24~36小时;S5、S4中处理后的头颅,用注射器先从静脉插管处注入适量的蓝色乳胶,再从动脉插管处注入适量红色乳胶;S6、防腐:把S5中灌注好乳胶的头颅浸入福尔马林液中半年以上,得到头颅标本。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6中的头颅标本放入流速为0.1~0.5m/s的流水中6~12小时以减少福尔马林的味道。
[0007]一种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

2所述的头颅标本,并按照以下制作步骤:S7、划线:选用S6中的头颅标本,用记号笔沿颧弓的上方、耳屏的前方、正中矢状线外侧2~3cm发际前缘做一个弧形划线;S8、剥离肌肉:先沿S7中的弧形划线用手术刀轻轻把皮肤划开并把皮瓣沿帽状腱
膜翻开,不得伤害皮瓣下方的血管神经,然后从颞线剥离颞肌及其附着的筋膜,再向下从大部分的颞窝,在接近中颅窝底的平行于颧弓水平终止,最后在颞肌及其筋膜沿其肌腱附着点向后下方向翻开;S9、四孔开颅:第一孔,位于颞上线前端的外侧缘、额颧缝的上方;第二孔,位于框上切迹的上方;第三孔,位于冠状缝后方的颞上线;第四孔,位于蝶鳞缝后面的颞骨鳞部;S10、骨瓣游离:经S9中的四孔分离骨嵴与硬脑膜粘连,并把骨瓣游离,然后硬脑膜沿蝶骨嵴做弧形切口翻开,直至看到大脑半球额颞部外侧面的动、静脉;S11、漂白及冲洗:把S10中的头颅标本放入双氧水中进行漂白24~36小时;接着漂白的头颅标本放入流速为0.1~0.5m/s的流水中12~24小时进行冲洗,冲洗后沥干;S12、复原:将S11中头颅标本所打开部位的皮瓣、肌肉、脑膜进行缝合,骨瓣也进行复位;S13、脱水脱脂:把S12中头颅标本放入酒精溶液或丙酮溶液中逐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脱水脱脂,时间为50~60天;S14、负压浸胶:将S13中头颅标本移入负压仓里浸胶15天;S15、切除脑组织:将S14中负压浸胶后的头颅标本捞出且控除表面的胶,拆开缝合的针线取下骨瓣,露出的所有脑组织用快刀从上到下平整的切除并暴露深层的脑血管及其结构;S16、结构复原:S15中的头颅标本,根据各部组织之间原有的位置关系,在游离的皮瓣、肌肉、骨瓣的上方边缘处及其原先的附着点处粘贴固定合适且相互吸引的磁条,切除的脑组织放入原位;S17、固化:对S16中的头颅标本打硅橡胶固化剂,放入高温固化箱加速固化;S18、修整:对S17中固化后的头颅标本进行修整复位。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13中,依次按照酒精溶液浓度的阶梯顺序50%、65%、75%、85%、95%和100%,每10天换一下阶梯浓度的酒精溶液。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13中,依次按照丙酮溶液浓度的阶梯顺序80%、90%、100%、100%、100%和100%,每10天换一下阶梯浓度的丙酮溶液。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14中,负压仓的负压在

0.01~

0.07MPa,每30小时调压0.005MPa。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16中,对于不规则的组织结合面选用软磁条进行固定。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9中的开孔大小在0.5~0.8cm之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头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可以快速制备出能够展示出组织中动、静脉的头颅标本,方便头颅外科手术初学者了解动静脉的分布。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在头颅标本的基础上制备出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制作时对头颅标本进行组织剥离、四孔开颅、骨瓣游离、漂白和组织复原等处理,将各组织完整的拆离和复位,提高标本的展示效果,并赋予头颅“组织可活动”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且该法尽可能保留组织原貌和完整性,对标本的损伤极小,同时减少报废率,相比传统标本处理方法,并没有过多投入其余原材料,减少成本的投
入。
[0015]同时此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额颞部手术的常规步骤,能从最浅表结构层层打开看到最深层的组织结构,即节约了日渐紧张制作标本的材料,又方便出入脑外科、脑神经科的初学者们更好理解额颞部手术的步骤及主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17]因此,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实施例一:一种头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选材:取新鲜头颅一个,剔除毛发;一般为未二次冷藏的人体头颅。
[0020]S2、插管:在头颅颈部对颈内外动静脉进行插管;S3、清理:把头颅倒置在合适的容器里,从动脉插管处用注射器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直至静脉出流出的水无色,注水的同时观察颈部并通过结扎钳结扎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选材:取新鲜头颅一个,剔除毛发;S2、插管:在头颅颈部对颈内外动静脉进行插管;S3、清理:把头颅倒置在合适的容器里,从动脉插管处用注射器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直至静脉出流出的水无色,注水的同时观察颈部并结扎椎动脉等细小的血管;S4、内部防腐:从插管处注入福尔马林防腐,然后头颅倒置24~36小时;S5、S4中处理后的头颅,用注射器先从静脉插管处注入适量的蓝色乳胶,再从动脉插管处注入适量红色乳胶;S6、防腐:把S5中灌注好乳胶的头颅浸入福尔马林液中半年以上,得到头颅标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头颅标本放入流速为0.1~0.5m/s的流水中6~12小时以减少福尔马林的味道。3.一种经额颞开颅翼点入颅标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2所述的头颅标本,并按照以下制作步骤:S7、划线:选用S6中的头颅标本,用记号笔沿颧弓的上方、耳屏的前方、正中矢状线外侧2~3cm发际前缘做一个弧形划线;S8、剥离肌肉:先沿S7中的弧形划线用手术刀轻轻把皮肤划开并把皮瓣沿帽状腱膜翻开,不得伤害皮瓣下方的血管神经,然后从颞线剥离颞肌及其附着的筋膜,再向下从大部分的颞窝,在接近中颅窝底的平行于颧弓水平终止,最后在颞肌及其筋膜沿其肌腱附着点向后下方向翻开;S9、四孔开颅:第一孔,位于颞上线前端的外侧缘、额颧缝的上方;第二孔,位于框上切迹的上方;第三孔,位于冠状缝后方的颞上线;第四孔,位于蝶鳞缝后面的颞骨鳞部;S10、骨瓣游离:经S9中的四孔分离骨嵴与硬脑膜粘连,并把骨瓣游离,然后硬脑膜沿蝶骨嵴做弧形切口翻开,直至看到大脑半球额颞部外侧面的动、静脉;S11、漂白及冲洗:把S10中的头颅标本放入双氧水中进行漂白24~36小时;接着漂白的头颅标本放入流速为0.1~0.5m/s的流水中12~24小时进行冲洗,冲洗后沥干;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琳刘文涛曹敏马永伟李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育林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