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下行链路自适应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15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下行链路自适应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整合有前景认知无线电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提出了基于频谱共享的自适应动态多址接入技术,来匹配ISTCN中业务需求和可用频谱资源不均匀分布且时变特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接入密度。入密度。入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下行链路自适应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
,特别是涉及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下行链路自适应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未来6G网络全球覆盖、随时接入、按需服务的无缝信息服务要求,星地融合网络(Integrated Satellite 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ISTCN)通过有机整合卫星系统和地面网络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已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重点专项之一。然而,星地融合网络是典型的资源受限系统,面对终端数量指数爆发,无线通信资源竞争愈发激烈,需要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更高、连接密度更大、接入方式更灵活的新型多直接入技术。同时,考虑到ISTCN中地面小区的流量需求具有分布不均匀性和时变性。在ISTCN中,请求服务的终端数量和可用的频谱资源是时变的,单一的多址方式不能充分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整合有前景认知无线电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提出了基于频谱共享的自适应动态多址接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下行链路自适应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卫星控制中心首先分析某一时隙内的地面流量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卫星终端协同捕获周围环境中地面终端的状态信息,实时检测频谱空洞;步骤二:在集中式协作频谱感知模式下,卫星终端获得地面终端频谱使用情况,并将其感知结果报告给统一的融合中心;步骤三:融合中心根据卫星终端感知到的可用频谱资源,对所有终端信道进行分析,根据终端的业务需求和通信服务质量QoS分配最适合接入的信道;步骤四:星地融合网络中,卫星控制中心和地面基站协作,使卫星终端和地面终端能够共享相同的频谱资源;步骤五:判断卫星终端是否可以继续使用频谱资源,假设卫星终端仅暂时使用地面终端的频谱资源,如果地面终端想要在卫星终端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恢复通信,卫星终端则转移到另一个空闲的频谱资源;步骤六:卫星控制中心和地面站共同选择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频谱共享模式;步骤七:卫星控制中心根据当前时隙可利用的频谱资源以及请求接入的终端数量,分析和决定非正交多址接入的过载因子;步骤八:卫星控制中心根据过载因子,确定每一个资源块上的终端数量K;K个用户利用一层速率分裂技术将自己的数据分为共有数据W
k,c
和私有数据W
k,p
;其中,私有数据W
p,c
,被编码到数据流s
k
,K个用户的公共数据合成W
k,c
被编码到数据流s0,总的数据流为s=[s0,s1,...,s
K
];步骤九:卫星控制中心用预编码矩阵对总的数据流s=[s0,s1,...,s
K
]进行线性预编码,通过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韩帅孟维晓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