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407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1
本公开披露一种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包括:基于待处理眼底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眼底特征图像包括豹纹斑特征区域;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第一可视化图像用于表征豹纹斑的分布情况。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包含豹纹斑特征区域的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由于第一可视化图像能够反映眼底豹纹斑的分布情况,医生能够根据第一可视化图像确定眼底豹纹斑的严重程度。从而,能够辅助医生精细了解近视眼底改变及其进展,提升对豹纹斑及近视眼底改变的认识,实现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近视状况和进展的目的。视状况和进展的目的。视状况和进展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属于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眼底豹纹斑常见于近视眼患者,是近视患者眼部组织的典型眼底变化,会造成视网膜损害。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治疗,眼底豹纹斑最终可能会发展成眼底病理性改变,或诱发黄斑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
[0003]现有的基于眼底图像评估眼底豹纹斑主要基于主观经验评估,无法精细反映豹纹斑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不利于查看。因此医生在相关医疗知识不足的情况下,无法精确诊断眼底豹纹斑的严重程度,眼底豹纹斑的严重程度依赖医生的相关知识水平,限制了眼底豹纹斑精细评估,从而不利于大家精细了解近视眼底改变的情况及其进展,导致一些患者错失干预治疗的最佳时间,给患者视力带来不可逆损伤乃至失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辅助医生精细了解近视眼底改变及其进展,有利于提升大家对豹纹斑及近视眼底改变的认识,实现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近视状况和进展的目的,有利于近视全面精准防控及对应的精准防控体系的建立。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包括:基于待处理眼底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眼底特征图像包括豹纹斑特征区域;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第一可视化图像用于表征豹纹斑的分布情况。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包括: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数字图像以数字的形式表示豹纹斑的分布情况;基于数字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包括:利用预设窗口,确定眼底特征图像中的多个窗口区域,窗口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针对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确定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基于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利用窗口区域的面积或眼底特征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的特征数据,确定豹纹斑指数;基于豹纹斑指数,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包括窗口区域的豹纹斑面积,针对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确定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包括:针对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如果窗口区域包括位于感兴趣区域的边缘的像素且窗口区域位于感兴趣区域外部的面积大于预设阈值,则对感兴趣区域进行边缘处理。
边缘处理包括以感兴趣区域的边缘为基准,对感兴趣区域的边缘的像素进行镜像处理,获得镜像边缘区域;基于包括至少部分镜像边缘区域的窗口区域,确定窗口区域的豹纹斑指数;或针对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如果窗口区域包括位于感兴趣区域的边缘的像素,对感兴趣区域的边缘进行放大处理,确定放大边缘区域;基于包括至少部分放大边缘区域的窗口区域,确定窗口区域的豹纹斑指数。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可视化图像包括二维第一可视化图像或三维第一可视化图像,基于数字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包括:将数字图像映射到二维颜色空间,确定二维第一可视化图像;或,将数字图像映射到三维空间,确定三维第一可视化图像;或,将数字图像映射到二维颜色空间,再将二维颜色空间映射到三维空间,确定三维第一可视化图像。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眼底特征图像还包括萎缩斑区域;在基于待处理眼底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之后,还包括: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中的萎缩斑区域;基于第一可视化图像和萎缩斑区域,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二可视化图像;或基于第一可视化图像、萎缩斑区域以及豹纹斑特征区域,确定第二可视化图像。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眼底特征图像还包括萎缩弧区域、黄斑区域、视盘区域中的至少一种;在基于待处理眼底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之后,还包括: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中的萎缩弧区域;基于萎缩弧区域、黄斑区域、视盘区域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眼底特征图像的标记区域,基于所述标记区域表征提示用户重点关注的区域;基于第一可视化图像和标记区域,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三可视化图像。
[0012]第二方面,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待处理眼底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眼底特征图像包括豹纹斑特征区域;可视化模块,用于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第一可视化图像用于表征豹纹斑的分布情况。
[0013]第三方面,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及的方法。
[0014]第四方面,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及的方法。
[0015]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包含豹纹斑特征区域的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第一可视化图像用于表征豹纹斑的分布情况。由于第一可视化图像能够直观反映眼底豹纹斑的分布情况,医生能够根据第一可视化图像,确定眼底豹纹斑的严重程度。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能够辅助医生精细了解近视眼底改变及其进展,有利于提升大家对豹纹斑及近视眼底改变的认识,实现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近视状况和进展的目的,有利于近视全面精准防控及对应的精准防控体系的建立。
附图说明
[001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
[0017]图1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18]图2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3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4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眼底特征图像,确定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5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确定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6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7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8所示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视眼底改变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待处理眼底图像,确定眼底特征图像,所述眼底特征图像包括豹纹斑特征区域;基于所述眼底特征图像,确定所述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所述第一可视化图像用于表征豹纹斑的分布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眼底特征图像,确定所述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包括:基于所述眼底特征图像,确定所述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所述数字图像以数字的形式表示所述豹纹斑的分布情况;基于所述数字图像,确定所述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眼底特征图像,确定所述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包括:利用预设窗口,确定所述眼底特征图像中的多个窗口区域,所述窗口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针对所述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确定所述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基于所述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利用所述窗口区域的面积或所述眼底特征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的特征数据,确定豹纹斑指数;基于所述豹纹斑指数,确定所述待处理眼底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包括所述窗口区域的豹纹斑面积,所述针对所述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确定所述窗口区域的豹纹斑特征,包括:针对所述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如果所述窗口区域包括位于所述感兴趣区域的边缘的像素且窗口区域位于感兴趣区域外部的面积大于预设阈值,则对感兴趣区域进行边缘处理,所述边缘处理包括以所述感兴趣区域的边缘为基准,对所述感兴趣区域的边缘的像素进行镜像处理,获得镜像边缘区域;基于包括至少部分所述镜像边缘区域的所述窗口区域,确定所述窗口区域的豹纹斑指数;或针对所述多个窗口区域中的每个窗口区域,如果所述窗口区域包括位于所述感兴趣区域的边缘的像素,对所述感兴趣区域的边缘进行放大处理,确定放大边缘区域;基于包括至少部分所述放大边缘区域的所述窗口区域,确定所述窗口区域的豹纹斑指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洲凌赛广柯鑫
申请(专利权)人:依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