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及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05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及施工设备,它包括套筒、连接机构,其中与墙板内经筋连接的套筒的壁面上具有灌浆口和排浆口;套筒通过连接机构与地板上钢筋接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机构可以使得墙体下端的套筒在墙体倾斜状态下与楼层地板上的钢筋接头连接以完成墙体在楼层地板上的竖直安装。的竖直安装。的竖直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及施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及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满足环保和高效的建房需求,装配式建筑越来越普及。
[0003]装配式墙体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墙体中预埋有钢筋和与钢筋连接的套筒。在装配过程中,使用吊车将预制墙体吊起至楼上进行安装,在人工配合下将墙体下端的灌浆套筒嵌套于地板的钢筋接头上,然后向套筒中灌浆使得套筒与钢筋接头固定连接,待套筒中水泥浆凝固后,墙体的装配安装完成。
[0004]墙体上套筒与地板上钢筋接头的对接配合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效率较低并需要占用吊车更长的工作时间。同时,因墙体处于被吊车起吊的悬空状态,墙体有随时掉落的风险。
[0005]目前,具有一种在楼层地板上使用的架子技术。在吊车将墙体起吊至楼层上后,将墙体放置于架子上并保持竖直状态进行安装,从而解放吊车,提高吊车利用率。而在架子上竖直的墙体在安装时不稳定,易出现倾倒发生危险。
[0006]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及施工设备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及施工设备,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它包括套筒、连接机构,其中与墙板内经筋连接的套筒的壁面上具有灌浆口和排浆口;套筒通过连接机构与地板上钢筋接头连接。
[0009]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杆A、杆B、卡套,其中用来插入套筒的杆A的下端具有与地板上钢筋接头螺纹配合的螺纹槽B,杆A上端铰接有用来插入套筒的杆B;杆A与杆B上具有使杆B由其与杆A的共线状态单向摆动45度的结构;杆A铰接处的两个卡凸配合有限制杆B由其与杆A的共线状态发生单向摆动的U型卡套。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其上端的螺纹槽A与墙板内的经筋螺纹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套与杆A嵌套配合,且卡套内壁的两个卡槽与杆A上的两个卡凸一一对应配合。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A的上端具有限幅块,限幅块绕杆A与杆B的铰接轴滑动于杆B下端的摆槽内,且限幅块在摆槽内绕铰接轴的滑动幅度为45度。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内壁具有便于挂浆的螺纹A;杆B上具有便于挂浆的螺纹B。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有四个万向轮的底座上对称安装有四个弧形导轨,在两个电机A驱动下绕导轨弧心轴线摆动的摆板上具有四个与导轨一一对应滑动配合的弧杆;摆板上沿导轨径向滑动有被电机B驱动且用来放置下端带套筒的墙板的滑板,滑
板下端具有若干与其垂直且与底板上钢筋接头不相干涉的支撑板;滑板与被其支撑的墙板之间配合有用来调节墙板下端套筒的轴线与导轨弧心轴线垂直相交的垫板。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上具有梯形导条A,梯形导条A滑动于相应弧杆上的梯形导槽A内。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电机A分别安装有两个导轨上;每个电机A的输出轴与相应导轨上安装的蜗杆传动连接,蜗杆与安装在相应导轨上的涡轮啮合,涡轮所在轴上的齿轮A与相应弧杆上的弧形齿条啮合。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上具有两个梯形导条B,两个梯形导条B分别滑动于摆板上的两个梯形导槽B内。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中部具有螺套,螺套滑动于摆板中部的滑槽内且与安装在摆板上的螺杆螺纹配合,螺杆与电机B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9]相对于传统的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机构可以使得墙体下端的套筒在墙体倾斜状态下与楼层地板上的钢筋接头连接以完成墙体在楼层地板上的竖直安装。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施工设备可以将倾斜状态的墙体上套筒通过连接机构与地板上的钢筋接头连接并最终完成墙体在地板上的竖直安装。施工设备将倾斜状态的墙体进行支撑降低了墙体的重心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墙体在安装过程中倾倒的危险。同时,解放了吊车提高了吊车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套筒剖面示意图。
[0022]图2是连接机构及其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卡套示意图。
[0024]图4是卡套与连接机构配合剖面示意图。
[0025]图5是施工设备两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6]图6是摆板驱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图7是摆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滑板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施工设备与墙板配合剖面示意图。
[0031]图11是倾斜墙板上套筒、连接机构及底板上钢筋接头配合剖面示意图。
[0032]图12是竖直墙板上套筒、连接机构及底板上钢筋接头配合剖面示意图。
[0033]图中标号名称:1、套筒;2、螺纹槽A;4、螺纹A;5、灌浆口;6、排浆口;8、连接机构;9、杆A;10、螺纹槽B;11、卡凸;12、限幅块;13、杆B;14、摆槽;15、螺纹B;16、卡套;17、卡槽;18、底座;19、万向轮;20、导轨;21、梯形导条A;22、摆板;23、梯形导槽B;24、滑槽;25、弧杆;26、梯形导槽A;27、齿条;28、齿轮A;29、涡轮;30、蜗杆;31、电机A;32、滑板;33、支撑板;34、梯形导条B;35、螺套;36、螺杆;37、电机B;38、垫板;39、墙板;40、经筋;41、地板;42、钢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附图均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
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0035]如图1、2、3所示,它包括套筒1、连接机构8,其中如图1、12所示,与墙板39内经筋40连接的套筒1的壁面上具有灌浆口5和排浆口6;套筒1通过连接机构8与地板41上钢筋接头42连接。
[0036]如图2、3所示,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杆A9、杆B13、卡套16,其中如图2、11、12所示,用来插入套筒1的杆A9的下端具有与地板41上钢筋接头42螺纹配合的螺纹槽B10,杆A9上端铰接有用来插入套筒1的杆B13;杆A9与杆B13上具有使杆B13由其与杆A9的共线状态单向摆动45度的结构;如图2、3、4所示,杆A9铰接处的两个卡凸11配合有限制杆B13由其与杆A9的共线状态发生单向摆动的U型卡套16。
[0037]如图1、11、12所示,所述套筒1其上端的螺纹槽A2与墙板39内的经筋40螺纹连接。
[0038]如图3、4所示,所述卡套16与杆A9嵌套配合,且卡套16内壁的两个卡槽17与杆A9上的两个卡凸11一一对应配合。
[0039]如图2所示,所述杆A9的上端具有限幅块12,限幅块12绕杆A9与杆B13的铰接轴滑动于杆B13下端的摆槽14内,且限幅块12在摆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套筒、连接机构,其中与墙板内经筋连接的套筒的壁面上具有灌浆口和排浆口;套筒通过连接机构与地板上钢筋接头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杆A、杆B、卡套,其中用来插入套筒的杆A的下端具有与地板上钢筋接头螺纹配合的螺纹槽B,杆A上端铰接有用来插入套筒的杆B;杆A与杆B上具有使杆B由其与杆A的共线状态单向摆动45度的结构;杆A铰接处的两个卡凸配合有限制杆B由其与杆A的共线状态发生单向摆动的U型卡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其上端的螺纹槽A与墙板内的经筋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与杆A嵌套配合,且卡套内壁的两个卡槽与杆A上的两个卡凸一一对应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A的上端具有限幅块,限幅块绕杆A与杆B的铰接轴滑动于杆B下端的摆槽内,且限幅块在摆槽内绕铰接轴的滑动幅度为45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壁具有便于挂浆的螺纹A;杆B上具有便于挂浆的螺纹B。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浮阮王伟奚祖杰虞介泽姚田荣袁佳栋黄东升陈嵩平周沆俞宝达方少寅章杰杨鑫刚史佳杰
申请(专利权)人:恒中达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