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04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是基于“生态技术”与“生物群落”原理开发的,培育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小微动物创造土壤固氮、解磷、固钾功能;采取抑制上层“优势物种”的生长、扶持下层“地被植物”生长的“控草方案”,“以草养地”,使耕作层成为吸水“海绵层”、营养储藏与“缓释库”,促进土壤“增碳培肥”,地上“优势生态位”+地下“有益微生物+微动物”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物”平衡生态种植环境,减少了山银花病、虫、草的危害和农药、化肥用量,从选地整地、幼苗移栽、日常管理,整形修剪、病虫草害生态防治和采收关键技术环节解决山银花生态种植技术“瓶颈”和化肥、除草剂使用过多、土壤板结、易死苗、易早衰的问题。易早衰的问题。易早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山银花种植
,尤其是一种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是不可替代的植物抗菌素,在历次疫情的防治中是重要的组成药物。从2005年版《中国药典》起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开单列,山银花包括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和黄褐毛忍冬。湖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湖北、广东、江西以及浙江、福建等省市区有广泛种植,山银花已被列为湖南、贵州、广西等省重点打造的大宗品种,具有突出的产业地位。然而,目前山银花种植管理粗放,栽培方式基本上靠农户经验总结,施肥量、用种量、用苗量等无统一标准,大量施用化肥,直接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降低,根系病虫害增加,根腐病非常严重,线虫危害很普遍;为了控制草害,大量施用化学除草剂,严重破坏了山银花生长生态条件,地上病虫害危害加剧,导致非常严重的死苗、早衰现象,严重影响山银花的产量和质量以及山银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山银花种植的成活时间几乎在3~5年之间,导致山银花的经济效益有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山银花种植技术粗放,导致死苗、早衰现象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tep1、选地整地;种植土地要求为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向阳坡地,根据山银花品种的不同分别栽种于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与8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坡度小于15
°
的山地可以不开梯,清表后翻耕45cm以上的厚度,把树根、草根、直径大于2cm的石块清除;沿水平线按每20m开一1.0m

1.5m宽的工作道,沿工作道里边开横向排水沟,沿山向在谷底开纵向排水沟,横向与纵向排水沟相连。坡度大于15
°
的山地根据山势开梯,梯宽不少于2m,将20cm的原表层土覆盖在梯面,每梯开一排水沟,与谷底纵向排水沟相连;
[0006]Step2、幼苗移栽;按行距2米、株距1.5

2米挖种植穴,穴宽度、深度40厘米以上,每穴施入有机肥1.5

2.5kg,或菜枯等精制有机肥0.5kg,与土壤拌匀后,覆土10cm,栽苗,浇透水后,覆生土呈“龟背形”,做盘,储水保墒,表面可以覆盖黑地膜保水抑草或覆盖不带成熟种子的杂草;栽种适宜时期为3

5月与7

9月;
[0007]Step3、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中耕松土、施肥及灌溉水,其中除草过程采用人工除草,清除植株大而强势的“莽草”,留下株型矮小,覆盖面宽的地表植物,培育成厚厚的地表植物覆盖层,禁止使用各类除草剂;
[0008]Step4、整形修剪;包括休眠期修剪、生长期修剪与定期整形;
[0009]Step5、病虫草害防治:病害采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安全农药防治;蚜虫、白粉虱在出现虫体的早期喷洒吡虫啉防治,其它虫害通过虫体出现的早期喷洒苦参碱+苏云金
杆菌进行防治;草害通过清除植株高于山银花植株高度的优势物种,保留和培育植株矮小、覆盖宽的地被植物,通过修剪控制低于山银花植株高度的其它植物,便于山银花植株采光、透气;
[0010]Step6、采收;根据不同类别的山银花进行采收,开花型山银花在有70%的花蕾、30%的开花,挂针3至5厘米时可采收;闭花型山银花在花蕾颜色青黄状,挂针4厘米以上方可采收。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2]优选地,所述Step3中中耕除草每年进行2

3次,春季与秋冬季各一次,多雨年夏季进行一次,秋冬季除草结合清园进行,除草过程注意根际深浅,避免伤根影响生长。
[0013]优选地,所述Step3中中耕松土的时间为山银花栽种完成后3年。
[0014]优选地,所述Step3中施肥具体步骤为:
[0015]Step31、在栽植后施足够的基肥;
[0016]Step32、在栽植山银花1年植株成活后,在5

6月追肥一次,以追施稀薄速效肥为主,可以连续追施2

3次;
[0017]Step33、在栽植山银花2年植株成活开始,每年追肥2

3次,冬季根据土壤与山银花生产情况选择性追肥一次,配合清园后收集到大量的地表植物残体进行堆沤成为有机肥,配施无机磷肥、钾肥和氮肥或发酵好的饼肥,以满足植株来年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0018]Step34、山银花盛产期,在山银花现蕾前,对山银花施入速效硫酸钾复混肥或发酵好的速效沼肥等营养全面、易吸收的肥料,杜绝施用高氯基肥;
[0019]在Step31~Step33中以有机肥为主,其中以氮肥、磷肥为主。
[0020]优选地,所述休眠期修剪的时间为12月至第二年3月上旬,主要剪去枯枝和影响树形的交叉枝、徒长枝,可结合清园一起进行;
[0021]所述生长期修剪的时间为5月至8月上旬,重点剪去过密枝、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近地枝、匍匐枝,同时摘心、打顶、抹芽;
[0022]所述休眠期修剪与生长期修剪的修剪要求为疏枝短截、疏除无效、病虫、徒长枝、残枝,短截开花枝,健壮枝留节间4

5个,中庸枝留节间2

3个,枝间距离保持8cm

10cm。
[0023]优选地,所述整形的要求为主要伞形树形为主,树高1.2m

1.3m,干高20cm

25cm,冠幅1.5m

2m,自主干高度20cm~25cm处往上均匀着生主枝5

6个,分层或不分层,每个主枝上着生侧枝3

4个,侧枝上着生结花母枝3

5个。
[0024]优选地,所述病虫草害防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tep51、病虫害防治;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开展植株修剪,通过适宜修剪改善山银花植株透光和通风性,清除病虫枝或摘除病虫叶,冬、春季彻底清除园区周围灌木和杂草,消灭害虫越冬场所;
[0026]及时处理清除基地园区废弃物,保持园区清洁;
[0027]选择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栖息地;
[0028]根据实际情况在春季金银花芽萌动前,对山银花枝蔓和周围的土壤喷施低度石硫合剂1次,防治病虫害;
[0029]Step52、草害防治;通过人工采用专用除草工具或辅助少量农艺措施,去除影响山银花生长的杂草,通过控草,以草养花,保证山银花位优势种群。优选地,所述专用除草工具
包括主割草机与位于主割草机侧边的侧割草机,所述主割草机与侧割草机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对侧割草机进行左右移动。
[0030]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tep1、选地整地;种植土地要求为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向阳坡地,根据山银花品种的不同分别栽种于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与8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坡度小于15
°
的山地可以不开梯,清表后翻耕45cm以上的厚度,把树根、草根、直径大于2cm的石块清除;沿水平线按每20m开一1.0m

1.5m宽的工作道,沿工作道里边开横向排水沟,沿山向在谷底开纵向排水沟,横向与纵向排水沟相连。坡度大于15
°
的山地根据山势开梯,梯宽不少于2m,将20cm的原表层土覆盖在梯面,每梯开一排水沟,与谷底纵向排水沟相连;Step2、幼苗移栽;按行距2米、株距1.5

2米挖种植穴,穴宽度、深度40厘米以上,每穴施入有机肥1.5

2.5kg,或菜枯等精制有机肥0.5kg,与土壤拌匀后,覆土10cm,栽苗,浇透水后,覆生土呈“龟背形”,做盘,储水保墒,表面可以覆盖黑地膜保水抑草或覆盖不带成熟种子的杂草;栽种适宜时期为3

5月与7

9月;Step3、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中耕松土、施肥及灌溉水,其中除草过程采用人工除草,清除植株大而强势的“莽草”,留下株型矮小,覆盖面宽的地表植物,培育成厚厚的地表植物覆盖层,禁止使用各类除草剂;Step4、整形修剪;包括休眠期修剪、生长期修剪与定期整形;Step5、病虫草害防治:病害采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安全农药防治;蚜虫、白粉虱在出现虫体的早期喷洒吡虫啉防治,其它虫害通过虫体出现的早期喷洒苦参碱+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草害通过清除植株高于山银花植株高度的优势物种,保留和培育植株矮小、覆盖宽的地被植物,通过修剪控制低于山银花植株高度的其它植物,便于山银花植株采光、透气;Step6、采收;根据不同类别的山银花进行采收,开花型山银花在有70%的花蕾、30%的开花,挂针3至5厘米时可采收;闭花型山银花在花蕾颜色青黄状,挂针4厘米以上方可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3中中耕除草每年进行2

3次,春季与秋冬季各一次,多雨年夏季进行一次,秋冬季除草结合清园进行,除草过程注意根际深浅,避免伤根影响生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3中中耕松土的时间为山银花栽种完成后3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3中施肥具体步骤为:Step31、在栽植后施足够的基肥;Step32、在栽植山银花1年植株成活后,在5

6月追肥一次,以追施稀薄速效肥为主,可以连续追施2

3次;Step33、在栽植山银花2年植株成活开始,每年追肥2

3次,冬季根据土壤与山银花生产情况选择性追肥一次,配合清园后收集到大量的地表植物残体进行堆沤成为有机肥,配施无机磷肥、钾肥和氮肥或发酵好的饼肥,以满足植株来年生长对养分的需求;Step34、山银花盛产期,在山银花现蕾前,对山银花施入速效硫酸钾复混肥或发酵好的速效沼肥等营养全面、易吸收的肥料,杜绝施用高氯基肥;在Step31~Step33中以有机肥为主,其中以氮肥、磷肥为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银花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期修剪的时间为12月至第二年3月上旬,主要剪去枯枝和影响树形的交叉枝、徒长枝,可结合清园一起进行;所述生长期修剪的时间为5月至8月上旬,重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汪启明彭国平刘柯君李岳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