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99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中滤尘装置、正压泵、进气阀、储气罐、出气阀、数据分析单元依次连接;储气罐设有压力采集单元;进气阀内设有依次连接的电动机、连杆传动机构、阀杆、阀芯和铁芯,进气阀内还设有位于阀芯下方的线圈,使得在连杆传动机构带动下铁芯能够穿过线圈中心进行移动;进气阀内还设有与线圈连接的信号处理器。该系统中进气阀的信号处理器、信号接收反馈装置、信号接收控制器、正压泵依次连接;上位机分别与压力采集单元、进气阀的信号处理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位机智能控制阀门及正压泵的开闭,进而实现正压泵的间歇式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正压泵长时间不间断工作使用寿命短损耗快的问题。损耗快的问题。损耗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安全监测
,特别是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的自燃火灾严重威胁着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煤在热解时会随着煤温的变化产生相应的标志气体,进而能够通过对气体的检测进一步判断煤的自燃状况和发展程度。束管监测系统主要原理是将井下某处的气体通过管路输送进行集中检测,分析气体的浓度、组分的变化情况,判断井下自燃火灾的发展趋势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性,能够及时、准确预测预报井下煤层的火灾情况,因此被煤炭企业广泛用于火灾监测和防灭火工作中。
[0003]目前的束管监测系统由于正压泵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导致不仅缩短了正压泵的使用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正压泵的故障风险,这对于准确监测预报井下煤自燃火灾发展趋势产生影响,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正压泵的快速损耗,也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此外,束管监测系统往往将井下监测点气体输送到井上进行分析,由于管路铺设过长,气体输送时间较长和分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传输模块、信号控制模块,其中,储气传输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滤尘装置、正压泵、进气阀、储气罐、出气阀、数据分析单元;储气罐设有压力采集单元;进气阀内设有依次连接的:电动机、连杆传动机构、阀杆、阀芯和铁芯,进气阀内还设有位于阀芯下方的线圈,使得在连杆传动机构带动下铁芯能够穿过线圈中心进行移动;进气阀内还设有与线圈连接的信号处理器,用于获取线圈的电感量变化信号,并基于对电感量变化信号的处理得到反映阀门运动路程的阀门位移信号;信号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信号接收反馈装置、信号接收控制器,其中,进气阀的信号处理器、信号接收反馈装置、信号接收控制器、正压泵依次连接,用于基于信号处理器发送的阀门位移信号控制正压泵的开闭;上位机分别与压力采集单元、进气阀的信号处理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采集单元包括:设置于储气罐的压力采集器和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采集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上位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位机连有CAN总线,其中,压力采集单元、进气阀、出气阀分别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自燃高正压储气式传输及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阀和出气阀均为单向阀,进气阀在开启时仅允许气体进入储气罐,出气阀在开启时仅允许气体从储气罐输出,并且在上位机的控制下,两者同时只能有一者处于开启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运涛田富超杨英兵孔彪马灵军朱思想王光雄郭佳策贺兵兵万会锦郭海相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