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厂波动瞬态的自动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性能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波动瞬态的自动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在运营期间机组运行工况的变化,通常会产生瞬态,对一回路设备造成疲劳损伤。为了防止一回路承压边界强度破坏和疲劳破坏,核电机组采用了根据系统设计基准的标准瞬态来间接监测一回路设备、管道应力状况和寿命的方法,即瞬态统计。
[0003]瞬态中的波动瞬态通常发生于一回路辅助系统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相连接的管嘴处。波动瞬态具有温度变化速率快、幅度大、消耗快的特点,从而对相关的设备和部件造成严重的冲击和损伤;同时波动瞬态还具有温度曲线复杂,多个瞬态连续发生的特点,识别和统计难度大,是核电厂运营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瞬态。
[0004]然而,目前国内核电厂瞬态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工识别和统计,缺少具备自动识别功能的管理方法。随着在役机组数量的增多以及运行年限的延长,瞬态数据量逐年增长,且波动瞬态通常波动连续出现,识别难度大。导致人工识别的问题愈发显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波动瞬态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管嘴的相对温度变化曲线,并对所述相对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峰谷值检测;以峰谷值为分界点划定相对温度变化曲线上的峰谷值组合区间,采用瞬态阈值对峰谷值组合区间进行判断,并对满足预设条件的峰谷值组合区间采用阈值窗口法进行详细判断,最终输出自动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瞬态阈值对峰谷值组合区间进行判断的步骤为:提取峰谷值组合区间内的特征参数;根据核电厂金属部件疲劳分析结果得到瞬态的温度阈值T
阈值
和时间阈值t
阈值
判断各峰谷值组合区间内是否发生瞬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参数包括组合区间段内的温度差值ΔT、时间差值Δt、温度上升和温度下降情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度阈值T
阈值
和时间阈值t
阈值
判断各峰谷值组合区间是否发生瞬态的步骤具体如下:首先判断每个组合区间段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不满足则直接可判定组合区间无瞬态发生;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继续判断每个组合区间段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不满足,则直接可判定该组合区间有瞬态发生,同时输出瞬态开始时刻和瞬态终止时刻以及对应的温度值和温度差值;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采用阈值窗口法进行详细判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组合区间段的温度差值ΔT≥温度阈值T
阈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组合区间段的时间差值Δt>时间阈值t
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条件为峰谷值组合区间段的温度差值ΔT超过温度阈值T
阈值
,且时间差值Δt超过时间阈值t
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详细判断为采用阈值窗口法针对每个温度点t0往后选取长度为时间阈值t
阈值
的区间(t0,t0+t
阈值
),按顺序遍历区间内所有的温度点查找区间温度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判断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表明区间内有瞬态发生,并输出初步的瞬态开始时刻和瞬态终止时刻以及对应的温度值和温度差值;若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区间内无瞬态发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区间温度点最大值减去最小值≥设定的瞬态温度阈值。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详细判断还包括对输出的初步瞬态时间区间进行是否存在交集的判断,判断相邻瞬态的时间区间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若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表明相邻瞬态时间区间存在交集,需要进行两个时间区间合并,并输出合并后的瞬态开始时刻和瞬态终止时刻以及对应的温度值和温度差值;若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瞬态区间不需要合并,瞬态开始时刻和瞬态终止时刻以及对应的温度值和温度差值不变。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前一个瞬态的终止时刻>后一个瞬态的起始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为瞬态的开始时刻不变,结束时刻改为后一个瞬态的结束时刻,并遍历所有瞬态时间区间。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林,钱王洁,路富强,吕峰,汪瑜裕,张晏玮,吴潞华,陈忻,边守利,陈汉明,顾政,范念青,张润泽,黄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