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933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取消了镀锌钢板风管的使用,将风管的外敷保温层移到混凝土管道外侧,利用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作为通风管道,再利用高密度聚乙烯板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最外侧利用防水膜进行防水,对内进行密封保证通风管道的严密性,施工方法简单,专业单一,施工费用低,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型场馆设计施工中,为了节约建筑面积,增加使用空间,所以将空调机房(冷冻机房)等设备用房,单独设置在场馆外部,用通风管道与场馆内空调通风系统连接,但围绕场馆周边均需设置消防通道,因此连接场馆与空调用房的管道就需要规避消防通道,在此,有两种设计,一为架空通过,在消防通道上方标高≥4.5m;二为埋地通过,在消防道路下方穿过。但由于此管道是为场馆主空间提供空调和通风用管道,截面积大,数量多,在消防通道上方通过会影响整个建筑的整体美观和布局,因此一般选在埋地通过,而埋地通过通常选择浇筑管廊,管道由管廊穿过,连接设备用房和主要场馆。
[0003]现在传统的埋地通风管道多采用镀锌钢板通风管道外敷混凝土通廊保护的方式,此种方式分为两种施工方法:一为镀锌钢板风管先进行施工,风管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再用钢筋混凝土通廊进行保护,施工工艺复杂,需要多专业配合施工,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二为先进行混凝土通廊施工,施工完成后在通廊内部进行镀锌钢板风管施工,风管外敷保温隔热层,此种施工方法需要加大钢筋混凝土通廊截面,以便施工人员进入内部进行施工,施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简单的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夯实,使施工场地达到设计标高。
[0006]S2:在施工场地上浇筑素混凝土作为管道垫层,浇筑完成后进行压光。
[0007]S3:在管道垫层上铺设防水膜,防水膜的宽度大于管道垫层的宽度,将防水膜延伸出管道垫层的两侧收起,在防水膜上铺设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防水膜的宽度为通风管道周长+高密度聚乙烯板厚度
×
4+防水膜的搭接长度,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的宽度为通风管道底板宽度+高密度聚乙烯板的厚度
×
2。
[0008]S4:在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上浇筑通风管道。
[0009]S5:通风管道施工完成后,在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上且位于通风管道的两侧分别安装侧面高密度聚乙烯板,在通风管道顶面上安装顶面高密度聚乙烯板,顶面高密度聚乙烯板的两侧搭接在侧面高密度聚乙烯板上。
[0010]S6:将防水膜的两侧展开并将通风管道四周的高密度聚乙烯板包裹。
[0011]S7:进行土方回填,在防水膜周围使用细沙进行回填。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取消了镀锌钢板风管的使用,将风管的外敷保温层移到混凝土管道外侧,利用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作为通风管道,再利用高密度聚乙烯板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最外侧利用防水膜进行防水,对内进行密封保证通风管道的严密性,施工方法简单,专业单一,施工费用低,施工周期短。
[0013]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管道垫层的宽度>通风管道底板宽度+高密度聚乙烯板厚度
×
2+防水膜厚度
×
2。
[0014]防水膜包括沿管道垫层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PVC膜,每个PVC膜包裹高密度聚乙烯板后在顶面上搭接闭合,相邻的PVC膜之间进行搭接,搭接部分通过防水胶粘合。
[0015]搭接的宽度≥5mm;相邻PVC膜沿管道垫层长度方向的轴线间的距离≥150mm。
[0016]细沙回填的厚度≥100mm。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管道垫层1、防水膜2、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3、侧面高密度聚乙烯板4、顶面高密度聚乙烯板5、通风管道6。
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一种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夯实,使施工场地达到设计标高。
[0020]S2:在施工场地上浇筑素混凝土作为管道垫层1,管道垫层1的宽度>通风管道6底板宽度+高密度聚乙烯板厚度
×
2+防水膜2厚度
×
2,浇筑完成后进行压光,不能存在尖锐物和凸起凹陷,以免损坏防水膜2。
[0021]S3:在管道垫层1上铺设防水膜2,防水膜2的宽度大于管道垫层1的宽度,将防水膜2延伸出管道垫层1的两侧收起,在防水膜2上铺设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3,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3沿长度方向的轴线与通风管道6沿长度方向的轴线重合,防水膜2的宽度为通风管道6周长+高密度聚乙烯板厚度
×
4+防水膜2的搭接长度,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3的宽度为通风管道6底板宽度+高密度聚乙烯板的厚度
×
2,防水膜2包括沿管道垫层1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PVC膜,每个PVC膜包裹高密度聚乙烯板后在顶面上搭接闭合,相邻的PVC膜之间进行搭接,搭接部分通过防水胶粘合,搭接的宽度≥5mm,相邻PVC膜沿管道垫层1长度方向的轴线间的距离≥150mm,每个PVC膜在顶面上搭接闭合后形成接口,相邻的接口之间错位设置防止接口在一条线上容易造成渗漏。
[0022]S4:在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3上浇筑钢筋混凝土通风管道6。
[0023]S5:通风管道6施工完成后,在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1上且位于通风管道6的两侧分别安装侧面高密度聚乙烯板4,在通风管道6顶面上安装顶面高密度聚乙烯板5,顶面高密度聚乙烯板5的两侧搭接在侧面高密度聚乙烯板4上,通过高密度聚乙烯板将通风管道6包裹进行保温。
[0024]S6:将防水膜2的两侧展开并将通风管道6四周的高密度聚乙烯板包裹。
[0025]S7:进行土方回填,在防水膜2周围使用细沙进行回填,细沙回填的厚度≥100mm。
[0026]专利技术人采用不同材质的通风管道进行核算和试验,验证后发现费用较低、节省工期、施工方便、满足设计要求的优选方案为混凝土通风管道外覆保温材料,但采用此种工艺就需要解决混凝土通风管道的防水和防潮问题,因此在最外层采用了PVC膜,解决了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取消了镀锌钢板风管的使用,将风管的外敷保温层移到混凝土管道外侧,利用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作为通风管道,再利用高密度聚乙烯板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最外侧利用防水膜进行防水,对内进行密封保证通风管道的严密性,施工方法简单,专业单一,施工费用低,施工周期短。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通风管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夯实,使施工场地达到设计标高;S2:在施工场地上浇筑素混凝土作为管道垫层,浇筑完成后进行压光;S3:在管道垫层上铺设防水膜,防水膜的宽度大于管道垫层的宽度,将防水膜延伸出管道垫层的两侧收起,在防水膜上铺设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防水膜的宽度为通风管道周长+高密度聚乙烯板厚度
×
4+防水膜的搭接长度,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的宽度为通风管道底板宽度+高密度聚乙烯板的厚度
×
2;S4:在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上浇筑通风管道;S5:通风管道施工完成后,在底面高密度聚乙烯板上且位于通风管道的两侧分别安装侧面高密度聚乙烯板,在通风管道顶面上安装顶面高密度聚乙烯板,顶面高密度聚乙烯板的两侧搭接在侧面高密度聚乙烯板上;S6:将防水膜的两侧展开并将通风管道四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军闵宁肖立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