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汤-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茶饮料技术

技术编号:383382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茶饮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茶饮料。

技术介绍

[0002]在复杂食品体系中,一类功能性营养物质如川陈皮素、橘皮素等天然多甲氧基黄酮类物质(PMFs),具备抗血细胞凝集、抗血栓形成、抗癌、抗真菌、抗炎、抗过敏和抗癫痫等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极大关注。但由于其难溶解、易结晶、不稳定、生物利用率低等特点,导致经口服后生物可利用率低,影响到食品最终的营养及功能特性。因此,如何提高强疏水、易结晶功能性组分的溶解度,并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是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
[0003]植物多酚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中,在结构支持、氧运输和粘附(Guo J,Ping Y,Ejima H,Alt K,Meissner M,Richardson JJ,et al,2014)等一系列生物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植物多酚中二羟基苯基(邻苯二酚)和三羟基苯基(没食子酸)含量高,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吸收紫外辐射、清除自由基和金属离子络合(Sileika TS,Barrett DG,Zhang RKHA,Lau PB,2013)。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基于多酚的这些特性的组装体引起了化学家们极大的兴趣。例如,多酚可以用于表面改性,因为已知儿茶酚通过共价和非共价相互作用在底物表面沉积薄膜。具体来说,多酚可以组装成具有增强的机械/热稳定性和刺激响应性(Park JH,Kim K,Lee J,Choi JY,Hong D,Yang SH,et al,2014)的功能材料。CN107998073A公开了利用多酚物质在弱碱性条件下发生的的氧化聚合反应包载功能因子;CN115413788A公开了利用多酚

蛋白质负载体系包载川陈皮素;申桂芝(Shen et al,2016)制备了单宁酸

铁离子的交联膜,包埋紫杉醇纳米粒子,有效提高了其抗癌活性;CN106310977A公开了一种用单宁酸和Fe
3+
共涂制备纳米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采用的多酚均是从植物中经过复杂手段处理的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并提高生产成本。
[0004]茶已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之一。茶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已成为世界性饮料。喝茶有利于健康早已被人们所接受,研究表明,茶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的茶多酚,它是从茶叶特别是绿茶中分离提纯的多酚类化合物,是黄烷醇类、黄酮及类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化合物的总称。在已公开的研究文献和专利中,还未见直接采用茶汤稳定川陈皮素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天然富含多酚的茶汤稳定川陈皮素,实现体系的高效负载及长效稳定;为多甲氧基黄酮类食品功能因子的稳态化奠定基础,也为茶饮料的生产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6]一种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所述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的原料由以下体积份数的成分组成:
[0007]浓度为5

12 mg/mL的川陈皮素

乙醇溶液
ꢀꢀꢀꢀꢀ1‑
5份
[0008]茶汤
ꢀꢀꢀꢀꢀꢀꢀꢀꢀꢀꢀꢀꢀꢀꢀꢀꢀꢀꢀꢀꢀꢀꢀꢀꢀꢀꢀꢀꢀꢀꢀꢀꢀꢀꢀꢀ5‑
20份;
[0009]其中,茶汤的原材料包括茶叶和水;且每克茶叶,水的用量为10

40mL。
[0010]优选的,所述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的原料由以下体积份数的成分组成:
[0011]浓度为5

10 mg/mL的川陈皮素

乙醇溶液
ꢀꢀꢀꢀꢀ1‑
3份
[0012]茶汤
ꢀꢀꢀꢀꢀꢀꢀꢀꢀꢀꢀꢀꢀꢀꢀꢀꢀꢀꢀꢀꢀꢀꢀꢀꢀꢀꢀꢀꢀꢀꢀꢀꢀꢀꢀꢀ5‑
15份。
[0013]其中,茶汤的原材料包括茶叶和水;且每克茶叶,水的用量为10

30mL。
[0014]优选的,所述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的原料由以下体积份数的成分组成:
[0015]浓度为10 mg/mL的川陈皮素

乙醇溶液
ꢀꢀꢀꢀꢀꢀ
1份
[0016]茶汤
ꢀꢀꢀꢀꢀꢀꢀꢀꢀꢀꢀꢀꢀꢀꢀꢀꢀꢀꢀꢀꢀꢀꢀꢀꢀꢀꢀꢀꢀꢀꢀꢀꢀꢀꢀ
9份。
[0017]其中,茶汤的原材料包括茶叶和水;且每克茶叶,水的用量为15mL。
[0018]如上所述的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按上述用量称取茶叶和水,将茶叶与预热的水混合,保温浸提3min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在离心力为10000g的条件下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后用0.45μm的滤头过滤,所得滤液即为茶汤;
[0020]2)取川陈皮素溶解于无水乙醇中,保持搅拌,将川陈皮素

无水乙醇溶液加入至茶汤中,搅拌30s至体系达到平衡,即得到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茶叶为绿茶叶、红茶叶或黑茶叶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进一步优选,茶叶为绿茶叶。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水预热温度为60

90℃;进一步优选,水预热温度为75℃。水可采用超纯水。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反应温度为4~50℃;进一步优选,搅拌温度为25℃。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茶饮料,所述茶饮料的原料包括上述川陈皮素

茶汤复合粒子体系和配料。
[0025]优选的,所述配料包括糖、维生素C、果葡糖浆、柠檬酸钠、柠檬酸、D

异抗坏血酸钠、六偏磷酸钠、食用香精。
[0026]优选的,所述茶饮料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
[0027][0028][0029]上述茶饮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料经过孔径为1μm的滤袋过滤后与所述川陈皮素

茶汤复合粒子体系混合,杀菌、灌装。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1、本专利技术利用食品体系

天然茶汤为稳定剂,通过与疏水性功能因子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其溶解性,提高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率。同时形成的茶汤

功能因子体系粒径达到
200~300nm,相较于疏水性营养素本身不易溶于水而析出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疏水性营养素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0032]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便,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对多酚进行处理或改性而言极大程度减少污染和生产成本,同时能够使产品更加绿色环保。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的原料由以下体积份数的成分组成:浓度为5

12 mg/mL的川陈皮素

乙醇溶液
ꢀꢀꢀꢀꢀ1‑
5份茶汤
ꢀꢀꢀꢀꢀꢀꢀꢀꢀꢀꢀꢀꢀꢀꢀꢀꢀꢀꢀꢀꢀꢀꢀꢀꢀꢀꢀꢀꢀꢀꢀꢀꢀꢀꢀꢀ5‑
20份;其中,茶汤的原材料包括茶叶和水;且每克茶叶,水的用量为10

40mL。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的原料由以下体积份数的成分组成:浓度为5

10 mg/mL的川陈皮素

乙醇溶液
ꢀꢀꢀꢀꢀ1‑
3份茶汤
ꢀꢀꢀꢀꢀꢀꢀꢀꢀꢀꢀꢀꢀꢀꢀꢀꢀꢀꢀꢀꢀꢀꢀꢀꢀꢀꢀꢀꢀꢀꢀꢀꢀꢀꢀꢀ5‑
15份;其中,茶汤的原材料包括茶叶和水;且每克茶叶,水的用量为10

30mL。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汤

川陈皮素自稳定体系的原料由以下体积份数的成分组成:浓度为10 mg/mL的川陈皮素

乙醇溶液
ꢀꢀꢀꢀꢀ
1份茶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闪陈晓娟周彬马文秀陈佳敏黄荣李杉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