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切换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52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在振动环境下长期使用时的细管的强度降低的滑动式切换阀。滑动式切换阀(10)的特征在于,具备:阀壳(11);D接头管(13d);S接头管(13s);C接头管(13c);E接头管(13e);滑动阀芯;先导阀(7);将先导阀(7)与阀壳(11)连接而使驱动流体流通的不锈钢制的第一壳体用细管(14L)及第二壳体用细管(14R);以及将先导阀(7)与D接头管(13d)及S接头管(13s)连接而使驱动流体流通的不锈钢制的高压接头用细管(14d)及低压接头用细管(14s)。用细管(14d)及低压接头用细管(14s)。用细管(14d)及低压接头用细管(14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式切换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空调机等冷冻循环系统中使用、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的滑动式切换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作为将多个接头管中的至少一对接头管连通并且连通对象的接头管能够切换的切换阀,已知有滑动式切换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式切换阀中,在筒状的阀壳的周壁连结多个接头管,使设置于内部的滑动阀芯沿轴向滑动移动,从而将接头管彼此以能够切换的方式连通。滑动阀芯的滑动移动通过使驱动流体在阀壳的内部向在轴向上夹着滑动阀芯的一对空间流通来进行。该滑动式切换阀在不锈钢制的阀壳的内部具备用于使驱动流体流通的多个细管,上述细管由铜形成。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1211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此处,在上述的滑动式切换阀中,若铜制的细管因硬钎焊时的热等而退火变软,则容易变形,从而在振动环境下长期地使用之类的情况下,有细管的强度容易因金属疲劳而降低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在振动环境下长期使用时的细管的强度降低的滑动式切换阀。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式切换阀的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阀壳,其两端被封堵;多个接头管,其以与上述阀壳的内部连通的方式与上述阀壳的周壁连结;滑动阀芯,其设置于上述阀壳的内部,将上述多个接头管连通,并且通过沿上述阀壳的轴向滑动移动来切换连通状态;先导阀,其使驱动流体在上述阀壳的内部向在上述轴向上夹着上述滑动阀的一对空间中的至少一方的空间流通,来使上述滑动阀芯沿上述轴向滑动移动;不锈钢制的壳体用细管,其将上述先导阀与上述阀壳连接而使驱动流体流通;以及不锈钢制的接头用细管,其将上述先导阀与上述多个接头管中的至少一个接头管连接而使驱动流体流通。
[0011]根据该滑动式切换阀,由于壳体用细管以及接头用细管由不锈钢制作,所以各细管得到较高的刚性而提高耐振动性,能够抑制在振动环境下长期使用时的各细管的强度降低。
[0012]此处,优选为,上述阀壳由不锈钢制成,上述壳体用细管与上述阀壳直接连接。
[0013]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壳体用细管与阀壳的连接中不经由中间部件,二者直接连接,所以能够削减构件数量,降低滑动式切换阀的产品成本。
[0014]并且,优选为,上述阀壳具备筒状且由不锈钢制成的阀主体、以及封堵该阀主体的两端开口且分别由不锈钢制成的一对盖部,上述壳体用细管与上述一对盖部的至少一方连接,该连接通过直接连接来进行。
[0015]根据该结构,由于阀主体和盖部由不锈钢制成,所以与例如由黄铜制作的情况等相比,能够实现各构件的薄壁化,进而能够实现滑动式切换阀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壳体用细管与盖部的连接为同种金属彼此的连接,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硬钎焊等的连接。
[0016]并且,优选为,上述多个接头管中的至少一个接头管由不锈钢制成,上述接头用细管与不锈钢制的接头管直接连接。
[0017]根据该结构,由于接头用细管和连接对象的接头管由不锈钢制成,所以与例如由铜制作的情况等相比,能够实现各构件的薄壁化,进而能够实现滑动式切换阀的小型化。另外,由于接头用细管与接头管的连接为同种金属彼此的连接,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硬钎焊等的连接。
[0018]并且,优选为,上述先导阀具备不锈钢制的先导阀壳,上述壳体用细管以及上述接头用细管与上述先导阀壳直接连接。
[0019]根据该结构,由于先导阀壳由不锈钢制成,所以与例如由黄铜制作的情况等相比,能够实现构件的薄壁化,进而能够实现滑动式切换阀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壳体用细管以及接头用细管与先导阀壳的连接为同种金属彼此的连接,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硬钎焊等的连接。
[0020]并且,优选为,在上述壳体用细管与上述阀壳的连接部位、以及上述接头用细管与上述多个接头管中的至少一个细管的连接部位,形成有作为临时固定焊接后的痕迹的临时固定焊接痕迹和作为通过硬钎焊进行正式固定后的痕迹的硬钎焊固定痕迹。
[0021]根据该结构,由于壳体用细管与阀壳的连接、以及接头用细管与接头管的连接在硬钎焊之前利用不锈钢彼此的焊接进行临时固定,所以在硬钎焊时不需要各细管的定位,能够削减硬钎焊的工时。
[0022]并且,优选为,在上述壳体用细管以及上述接头用细管与上述先导阀的连接部位,形成有作为临时固定焊接后的痕迹的临时固定焊接痕迹和作为通过硬钎焊进行正式固定后的痕迹的硬钎焊固定痕迹。
[0023]根据该结构,由于壳体用细管以及接头用细管与先导阀的连接在硬钎焊之前利用不锈钢彼此的焊接进行临时固定,所以在硬钎焊时不需要各细管的定位,能够削减硬钎焊的工时。
[0024]并且,优选为,在上述阀壳的内部,由上述滑动阀芯划分出在上述轴向上夹着该滑动阀的一对端部室,上述多个接头管具有高压配管、低压配管、以及一对导管,上述滑动阀芯使上述高压配管与上述一对导管中的一方连通并且使上述低压配管与另一方连通,通过滑动移动来切换上述高压配管以及上述低压配管的连通对象,上述先导阀使上述高压配管的流体向上述一对端部室的一方流通并且使上述低压配管的流体向另一方流通,从而使上述滑动阀芯滑动移动,上述壳体用细管以将上述先导阀与上述一对端部室连接的方式设有一对,上述接头用细管以将上述先导阀与上述高压配管以及上述低压配管连接的方式设有一对。
[0025]具有该结构的滑动式切换阀为切换高压配管、低压配管、以及一对导管等的四根
接头管的连通状态的四通切换阀。在大多情况下,四通切换阀例如安装于空调装置等,在压缩机等的振动的振动环境下长期地使用。根据上述的结构,这样的四通切换阀能够抑制各细管的强度降低。
[0026]本专利技术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其对作为流体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第一换热器,其在冷却模式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第二换热器,其在冷却模式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膨胀机构,其在上述第一换热器与上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使制冷剂膨胀来进行减压;以及作为上述的四通切换阀的滑动式切换阀。
[0027]根据该冷冻循环系统,由于具备作为上述的四通切换阀的滑动式切换阀,所以能够抑制在振动环境下长期使用时的各细管的强度降低。
[0028]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式切换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可提供能够抑制在振动环境下长期使用时的细管的强度降低的滑动式切换阀。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从先导阀侧观察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式切换阀的俯视图。
[0031]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V11方向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滑动式切换阀的侧视图。
[0032]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滑动式切换阀的沿图2中的V12

V12线的截面的剖视图。
[0033]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先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阀壳,其两端被封堵;多个接头管,其以与上述阀壳的内部连通的方式与上述阀壳的周壁连结;滑动阀芯,其设置于上述阀壳的内部而将上述多个接头管连通,并且通过沿上述阀壳的轴向滑动移动来切换连通状态;先导阀,其使驱动流体在上述阀壳的内部向在上述轴向上夹着上述滑动阀的一对空间中的至少一方的空间流通,来使上述滑动阀芯沿上述轴向滑动移动;不锈钢制的壳体用细管,其将上述先导阀与上述阀壳连接而使驱动流体流通;以及不锈钢制的接头用细管,其将上述先导阀与上述多个接头管中的至少一个接头管连接而使驱动流体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壳由不锈钢制成,上述壳体用细管与上述阀壳直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壳具备筒状且由不锈钢制成的阀主体、以及封堵该阀主体的两端开口且分别由不锈钢制成的一对盖部,上述壳体用细管与上述一对盖部的至少一方连接,该连接通过直接连接来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接头管中的至少一个接头管由不锈钢制成,上述接头用细管与不锈钢制的接头管直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先导阀具备不锈钢制的先导阀壳,上述壳体用细管以及上述接头用细管与上述先导阀壳直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用细管与上述阀壳的连接部位、以及上述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聪渡边秀刚村田雅弘三留陵剑持大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