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贝类疾病治疗用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83350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包括:核(Core),包含选自由伊维菌素(Ivermectin)、美托咪啶(medetomidine)、左旋多巴(Levodopa)、吡硫锌(Zinc Pyrithione)以及鞣酸(Quebracho tannin)构成的群的任意一个以上的药剂成分;以及,壳(Shell),包含选自由PLGA(poly(lac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贝类疾病治疗用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并且在海水中可提高对养殖生物的药物传递性能的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贝类疾病治疗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在鲍鱼等贝类发生疾病(穿孔性多毛类等)的情况下,当前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具有杀菌效果的液体药剂(杀菌剂)中浸泡几十分钟左右,对成体进行杀菌,这是唯一的治疗方式。
[0003]以目前鲍鱼的穿孔性多毛类为例,养殖鲍鱼的30~40%被确认感染了疾病,据推测在其中的大部分中成为抑制正常生长或诱发畸形等降低商品性的原因,以每年7,500亿规模的鲍鱼生产市场为准,经济损失出现约2,000亿以上。
[0004]对于在鲍鱼等生长的“穿孔性多毛类”,通常Life

cycle存活2个月以上,通过繁殖在鲍鱼内部残留幼虫时,杀菌剂无法通过保护卵的保护膜,最终在卵孵化时疾病复发,因此无法根治,由此抑制鲍鱼的生长,引发死亡或畸形,给养殖渔民带来损失,因此当前需要开发出能够治疗这种贝类疾病的治疗剂。并且,通过将治疗剂开发的方法平台(Platform)化,从而在对于多种疾病采用相同的药物传递体系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采用的药剂提供不同的治疗剂,并且通过提高同一生产设备的利用率,有助于降低投资成本,确保快速应对疾病的能力,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效率以及增加收入。
[0005](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10

2000

0075860A“鱼贝类的感染症预防<br/>·
治疗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如上所述出现的贝类疾病,本专利技术的多位专利技术人通过多方研究,通过构成如下平台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1)在油成分的树脂内可以分散储存一段时间,2)在以治疗为目的喷涂或涂抹在养殖器材等上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光或UV lamp(紫外线固化系统)迅速固化,形成涂层,3)内置有药物的载体均匀地分散维持在整个涂膜上并且传递,以便在海水中根据已经赋予的特定条件,承载药剂的载体(Shell)聚合物溶解,从涂膜(coating matrix)中溶出并传递给养殖生物吸收或者传递给存在于养殖生物内的感染症的病原体,从而可治疗原因疾病,4)为了防止疾病复发,构建优化的药物传递体系,以便至少在4~6个月内以一定的比例流出比疾病病原体Life cycle更长时间。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迅速实现涂覆、在贝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突出效果并且具备释放性的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贝类疾病治疗用组合物。
[0009]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包括:核(Core),其包含选自由伊维菌素(Ivermectin)、美托咪啶(medetomidine)、左旋多巴(Levodopa)、吡硫锌(Zinc Pyrithione)以及鞣酸(Quebracho tannin)构成的群的任意一个以上的药剂成分;以及壳(Shell),其包含选自由PLGA(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聚乳酸)、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lica(二氧化硅)、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hitosan(壳聚糖)、Polysaccharide complex of chitosan(壳聚糖多糖复合物)、Polystyrene(聚苯乙烯)以及Polystyrene

polycaprolactone blends(聚苯乙烯聚已酸内酯共混物)构成的群的任意一个以上的高分子。
[0012]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药剂成分混合于水溶性溶剂中,从而制备W1相溶液的步骤;(b)向高分子中混合有机溶剂,从而制备O相溶液的步骤;(c)将上述W1相溶液和O相溶液混合之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从而形成一次乳液(W1/O)的步骤;(d)将在上述(c)步骤中制备的乳液(W1/O)混合于PVA溶液(W2)之后进行搅拌,从而形成二次乳液(W1/O/W2)的步骤;以及,(d)去除上述二次乳液的有机溶剂之后进行离心分离,从而获得微胶囊的步骤。
[0013]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药剂成分和高分子混合于有机溶剂,从而制备O相溶液的步骤;(b)在上述(a)步骤中制备的O相溶液中混合PVA溶液(W)之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从而形成O/W乳液的步骤;以及(c)去除上述乳液的有机溶剂之后进行离心分离,从而获得微胶囊的步骤。
[0014]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贝类疾病治疗用组合物,包括:上述微胶囊;以及,亚麻籽环氧树脂(linseed epoxy resin),包含环氧改性脂肪酸酯、光引发剂、固化剂、催化剂以及填充物。
[0015]专利技术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以及包含其的贝类疾病治疗用组合物,提高包含可治疗贝类疾病的药剂成分的微胶囊的分散性,能够迅速地将包含胶囊的组合物涂抹在器材上,从而针对贝类疾病的治疗具有突出的效果,并且具有释放性,因此具有能够长期治疗贝类疾病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工序的模式图。
[0018]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工序的模式图。
[0019]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
[0020]图4是拍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对比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
[0021]图5是拍摄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对比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
[0022]图6是拍摄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以及颗粒大小的测量数据。
[0023]图7是拍摄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以及颗粒大小的测量数据。
[0024]图8是拍摄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以及颗粒大小的测
量数据。
[0025]图9是拍摄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以及颗粒大小的测量数据。
[0026]图10是拍摄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制备结果的照片以及颗粒大小的测量数据。
[0027]图11是测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稳定性的曲线图。
[0028]图12是测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溶出性能的曲线图。
[0029]图13是测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溶出性能的曲线图。
[0030]图14是测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微胶囊的溶出性能的曲线图。
[0031]图15是测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其包括:核(Core),包含选自由伊维菌素(Ivermectin)、美托咪啶(medetomidine)、左旋多巴(Levodopa)、吡硫锌(Zinc Pyrithione)以及鞣酸(Quebracho tannin)构成的群的任意一个以上的药剂成分;以及壳(Shell),包含选自由PLGA(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MMA、二氧化硅(Silic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壳聚糖(Chitosan)、壳聚糖的多糖复合物(Polysaccharide complex of chitosan)、聚苯乙烯(Polystyrene)以及聚苯乙烯

聚已内酯共混物(Polystyrene

polycaprolactone blends)构成的群的任意一个以上的高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微胶囊总重量的10~80重量%的上述药剂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其特征在于,上述核的平均粒径为500至7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其特征在于,上述壳的平均厚度为10至50nm。5.一种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a)将药剂成分混合于水溶性溶剂中,从而制备W1相溶液的步骤;(b)向高分子中混合有机溶剂,从而制备O相溶液的步骤;(c)将上述W1相溶液和O相溶液混合之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从而形成一次乳液(W1/O)的步骤;(d)将在上述(c)步骤中制备的乳液(W1/O)混合于PVA溶液(W2)之后进行搅拌,从而形成二次乳液(W1/O/W2)的步骤;以及(d)去除上述二次乳液的有机溶剂之后进行离心分离,从而获得微胶囊的步骤。6.一种贝类疾病治疗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a)将药剂成分和高分子混合于有机溶剂,从而制备O相溶液的步骤;(b)在上述(a)步骤中制备的O相溶液中混合PVA溶液(W)之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从而形成O/W乳液的步骤;以及(c)去除上述乳液的有机溶剂之后进行离心分离,从而获得微胶囊的步骤。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常勋文振成
申请(专利权)人:弗里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